📜历史溯源:三代僧人的千年佛愿
东晋永和元年(345年),高僧昙光于新昌石城山结庐修行,开创隐岳寺。南朝齐梁时期,三代僧人僧护、僧淑、僧祐接力30年,以山为纸,凿刻出江南第一大佛——通高16.3米的石弥勒像。佛像两膝间距10.6米,掌心可容十余人,被刘勰《文心雕龙》誉为“不世之宝”。2013年,大佛与千佛岩一同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可见南朝工匠斧凿间的虔诚印记。
🏯 建筑与艺术:山体为佛,石窟为经
江南第一大佛
大雄宝殿内的弥勒石像依山而凿,耳长2.7米,垂目含笑。远观庄严,近看慈悲,暗含南朝“目准心计”的视觉校正智慧——工匠利用透视原理,让佛像在不同距离呈现最佳神态,堪称古代工程学奇迹。
千佛禅院
485年开凿的火山凝灰岩洞窟中,1075尊佛像密布如星,最小仅手掌大小。阳刻线条从犍陀罗风格的深目高鼻,渐变为江南韵味的圆润面容,记录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关键历程。
般若谷
明代采石场废墟化身禅意空间,50米高七级瀑布暗合“七级浮屠”佛理,汉白玉经幢镌《心经》,飞瀑声与梵音共鸣,成为网红打卡点。
亚洲第一卧佛
2003年凿刻的涅槃卧佛全长37米,天然岩层褶皱化作袈裟纹理。空中栈道俯瞰,佛像似与群山共呼吸,禅意直抵人心。
🌿文化体验:从佛偈到武侠的时空穿越
晨钟暮鼓·禅修日常
6:00晨诵:薄雾中僧众于大雄宝殿诵《华严经》,梵音绕梁。
佛心广场:20米高“佛”字石刻传为弘一法师墨宝,天然叠石成“心”字造型,晨光穿透银杏时丁达尔效应最易出片。
栖光净院:茶禅一味堂供应新昌大佛龙井,配支遁大师舍利塔的铜铃清音,偷得浮生半日闲。
地质奇观
石城山球状凝灰岩记录火山活动史诗,放生池畔1.5亿年前的龟化石、解开岩地质剖面,竟成“佛教+科普”跨界课堂。
🚗2025实用指南
交通:高铁至嵊州新昌站,打车20分钟直达;自驾导航“大佛寺停车场”
门票:全票70元(60-69岁半价,70岁以上免票),景交车5元
开放时间:夏季6:00-17:30 / 冬季6:00-17:00
半日路线:景区门→双林石窟(卧佛)→千佛禅院→佛心广场→般若谷→栖光净院→射雕村
🌌人文哲思:石壁上的永恒对话
这座将山体转化为佛相的千年古刹,既是南朝工匠“以天为幕,以石为宣”的艺术实验,更是佛教中国化的鲜活见证。当游客立于般若谷瀑布前闭目听《心经》,或触摸千佛岩模糊的唐代供养人题记,历史不再是课本名词,而是可触可感的生命叙事。
正如采石场废墟中重构的禅意空间,既延续“农禅并重”的古韵,也回应着现代人对精神归宿的追寻——真正的圣地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在人间烟火中照见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