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非药物降压,除了“减钠”还得“增钾”

鸟儿评健康 2024-08-30 14:21:02

一直以来,“非药物降压”都是血压控制的基石,有时候,其所能发挥出的降压效果甚至不弱于降压药。

在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在内的众多“非药物降压”手段当中,【限制食盐摄入】的效果被认为是最显著的之一。

对此,《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早就指出:【限制食盐摄入】有可能让收缩压最多下降8mmHg。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

而如今,在降压治疗领域非常权威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经更新到了2024版。

这份医学指南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证据与降压治疗理念,对高血压患者提出了【不光 “减钠”、还得“增钾”】的新要求。

由此推测,仅仅“减钠增钾”这一项饮食调控措施就有可能给高血压患者带来至多10mmHg左右的收缩压下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那么,“减钠增钾”究竟是如何进一步提升降压效率的?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当中该如何分步骤并切实地执行这项策略?又有怎样极其便捷的手段能够轻松实施呢?

这篇文章就来仔细回答这些问题!

“减钠”的同时 还得“增钾”

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 NaCl】,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减盐”的本质其实就是“减钠”。

而除了大家通常都能想到的“减少钠摄入”这条单一路径以外,“增加机体钠排泄”同样是可以起效的方法。

那么,如何增加“钠离子 Na+”的排泄呢?这就要说到在机体内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解质“钾离子 K+”了。

通俗一点儿来说,在我们的肾脏当中,“钾离子 K+”与“钠离子 Na+”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抗或制约关系:“钾离子 K+”越多,往往“钠离子 Na+”就随尿液排出得越多;反之,“钾离子 K+”不够,则“钠离子 Na+”就排泄得较少……

由此可见,在适当的范围内提升“钾离子 K+”的浓度,正是有利于增加“钠离子 Na+”排泄的措施。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大家所期望的完全相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明确提到:“钠盐”摄入过多与“钾盐”摄入不足都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在中国人群当中普遍存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推荐:一般人群每天摄入的“钠离子”应≤2000mg(相当于食盐5 g/天),并且,每天摄入的“钾离子”应≥3510mg。而我国居民实际的每日“钠离子”摄入量为4431mg,相当于WHO推荐量的2倍多,与此同时,每日“钾离子”的摄入量为1932mg,仅为WHO推荐量的一半。

也就是说,从平均水平来看,我们国人不光日常“钠离子”摄入过多,同时,“钾离子”的摄入也明显不足!

这也就是为何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特别强调:高血压患者除了“减钠”,还得“增钾”。

五大具体措施 “减钠增钾”

关于应该如何来执行这项非常关键的“减钠增钾”,《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五项措施:

第一,先在原有基础之上把食盐摄入量减少>30%,然后,尽量努力做到每人每日“氯化钠”摄入总量<5g。

如果说,大家对于自己每天究竟吃进去了多少“氯化钠”完全没有概念的话,那么,先按照1/3~1/2的粗略比例来减少平时烹饪时的食盐添加,这是比实现“<6g/天”或“<5g/天”的定量目标要更为实际的做法。

此外,使用【定量盐勺】是一种可以在烹饪时提供警示作用的方法。

第二,在烹饪时除了要减少食盐的添加以外,还要大幅度减少其他含钠量较高的调味料,常见的比如味精、鸡精、酱油、耗油等。

当然,很多人表示“食物一旦失去了味道,那吃饭的动力就大打折扣了”。为了在减盐的同时能给食物增加美味,医学指南特别推荐可以适当多使用辣椒、粗、大蒜以及胡椒等其他含钠量低的调味料。

例如,就有医学研究证据表明:“辣膳食”可以间接通过减少食盐摄入来帮助控制血压。

第三,要尽量避免食用含钠量较高的加工食品。

在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里,像咸菜、火腿、很多炒货和各种腌制品都是含钠量较高的;而另外一些诸如薯片、膨化食品以及很多袋装零食里也添加了很多食盐。

原则上,高血压患者不是仅仅少吃这些食物就可以,而是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第四,增加富含钾离子的天然食物。

日常生活当中的“富钾天然食物”主要有:

新鲜蔬菜,比如芹菜、韭菜、菠菜、白菜、西红柿、土豆、茄子、豆角等等;新鲜水果,比如橘子、柠檬、柚子、橙子、香蕉、西瓜等等;豆类,比如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等等。

这些本就是平时大家经常食用的食物,在保证食物新鲜度的前提下,增加它们的食用频率与单次食用量就可以了。

第五,不提倡使用钾离子补充剂或药物来“增钾”。

很多人都知道,在人体内“钾离子”过多,也是可能引起健康风险的,这在医学上被称之为“高钾血症”。

之所以医学指南不提倡通过钾离子补充剂或药物来“增钾”,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高钾血症”的出现。

而一般来说,通过天然食物“增钾”,则不存在这样的风险!

简单且高效:【低钠富钾盐】

说到这里,可能有不少高血压患者表示:前面所提到的这些做法早就尝试过了,但效果确实不怎么明显。

一方面,很多措施过于理想化,实际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即便有些措施在早期能够执行,但时间一长也逐渐被打了折扣。

那么,究竟有没有执行起来几乎没有难度,与此同时,又不难长期坚持下去的“减钠增钾”措施呢?

别说,还真的有!这就是近年来在高血压治疗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低钠富钾盐】的应用。

所谓【低钠富钾盐】,顾名思义就是减少食盐当中“氯化钠”的占比,与此同时,适当使用“氯化钾”来替代。

如此一来,同样是在烹饪时给了一勺盐,其中,不光“钠”的含量明显减少了,同时“钾”也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此外,与“氯化钠”的味道类似,“氯化钾”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咸味儿。

有研究显示,当【低钠富钾盐】中的“氯化钾”比例不超过30%时,八成以上的受试者其实区分不开其与普通食盐的口味区别。

而当前我国市场上比较主流的【低钠富钾盐】,多为“氯化钾”比例在30%以内的。

可以说,拿【低钠富钾盐】来替代普通食盐,正是一种极为简便且能够一箭双雕的“减钠增钾”策略。

对此,2024年7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目的就是在高血压患者甚至高血压风险人群当中大力推动【低钠富钾盐】的使用。

《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

而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同样明确提到:推荐肾功能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低钠富家盐】。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一般来说,在肾功能正常的人群身上使用【低钠富钾盐】是相对安全的,而肾功能有异常的患者则应谨慎使用【低钠富钾盐】,以防出现“高钾血症”。

综上所述,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高血压患者在“减钠”的同时还得“增钾”。理论上,这会比单纯“减少食盐摄入”带来更大的降压获益。

而近年来,【低钠富钾盐】的使用,被认为是一种既简便又能长期坚持的“减钠增钾”策略。建议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都积极尝试一下!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年7月 第32卷 第7期

2,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网络首发时间:2024-07-04

3,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 第13卷 第4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