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四十二岁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他终究辜负了麒麟才子梅长苏

谢博远啊 2025-02-21 09:47:38

看到红星新闻整胡歌,突发是把人吓得不轻,还配上个黑白图,搞得跟出事了似的,点进去一看啥事没有,就聊了死亡而已,这种标题党的手法不就是卖惨蹭热度么,用这种方式吸引眼球真有够低俗的。

人家正经媒体的标题和配图就不会这么吓人,搞得好像某明星出事了一样,太不厚道了,点进去才知道不过是胡歌在接受《ELLE世界时装之苑》采访时候随口说了些对死亡的看法罢了,明明是很正常的人生感悟,非要搞得像什么大事似的。

那个视频里胡歌就是说了一些对死亡的思考,而且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话题,因为他们聊到了年龄,他说四十岁已经进入人生的倒计时了,觉得应该早点做好准备面对死亡这件事,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然后留下遗憾,有很多事情都没能来得及完成。

胡歌说起怕死这事还有段童年往事,初中时候老师讲了些宇宙啊空间啊时间交错的概念,他忽然感到特别震撼,从那会儿就开始特别害怕死亡,害怕生下来之前那种对世界一无所知的状态,更害怕死了之后又回到那种什么都没有的虚无感觉里。

那阵子胡歌被死亡的念头折磨得可不轻,晚上都不敢睡觉,因为他觉得睡觉那个状态跟死了很像,都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所以特别抗拒睡眠,这种恐惧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始终难以摆脱这种恐惧。

带着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他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演艺圈,成了专业演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他慢慢在圈内有了知名度,拍了些代表作,成了当红的一线小生,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2006年8月29日那天,命运给了他当头一棒,在拍《神雕英雄传》期间,胡歌遭遇了那场改变他一生的严重车祸,虽然他侥幸活了下来,但是脸上缝了一百多针,对于一个正走红的偶像派演员来说,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要知道出事前他已经拍了《仙剑奇侠传》《天外飞仙》等多部代表作,如果按那个势头发展下去,他的演艺事业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可这场意外彻底打破了他原本的人生轨迹,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更令胡歌痛苦的是,和他同车的女助理张冕为了救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才是真正击垮他的致命一击,亲眼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因为自己而消逝,那种内疚和自责几乎压垮了他,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低谷。

一个年轻姑娘,本来有大好的前途和生活,却因为意外早早离开人世,这种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让胡歌对死亡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不再只是小时候那种概念上的恐惧,而是实实在在的撕心裂肺的痛。

到了2012年,也就是车祸后的第六个年头,胡歌加入了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梦之梦》,在排演过程中,他似乎找到了某种顿悟,对生死有了新的认识,他想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临死前能够回想这一生没有留下遗憾,那生命就是有意义的,他就能坦然面对死亡了。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真正领悟并接受这一点,需要经历多少挣扎和思考啊,胡歌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才从那场车祸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和方向,这是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

我很赞同胡歌的这种看法,人到中年,特别是超过四十岁之后,死亡这个话题确实是绕不开也躲不掉的,随着年龄增长,身边的老人一个接一个离世,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感会渐渐深入骨髓,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虽然我们本能地抗拒和畏惧死亡,但它确实就在那里,而且感觉越来越近,近到伸手就能碰到,有时候甚至能感受到它的呼吸和温度,这种感觉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强烈,让人不得不正视它的存在。

2019年,胡歌的母亲去世,他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也让他再次深刻体会到死亡的残酷,当至亲的人离你而去,那种无法挽回的痛苦和遗憾,会深深刻在你的灵魂深处,成为永远的伤疤。

经历了母亲的离世,胡歌反而开始设想自己将来也会躺在病床上等死的那一天,奇怪的是,他竟然不再害怕了,似乎接受了生命终将走向终点的事实,对于死亡,他找到了一种平静的接纳态度。

可是到了2023年,胡歌的女儿小茉莉出生后,那种对死亡的恐惧感又重新袭来,不过这次的恐惧不再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而是对错过女儿成长的不舍,他说感觉自己时间不够用了,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女儿突然会走路了,会说话了,会说整句了,他想多活几年,想多陪伴她,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多么朴实的愿望啊,作为父亲,就是希望能看着孩子长大,希望能见证她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个欢笑,担心自己会因为死亡而错过这些美好时刻,这种恐惧源于爱,源于不舍,源于无法割舍的亲情,这是一种美好的恐惧。

胡歌这一路走来,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助理张冕的离世,第二次是母亲的去世,第三次是女儿的出生,还有一次是对自己生命的思考,每一次都让他对生死有了更深的体悟。

回顾胡歌的四十二年人生,他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节点:《仙剑奇侠传》让他一举成名,车祸让他顿悟人生,《琅琊榜》让他的演艺事业达到新高峰,而结婚生女则让他回归平凡生活,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琅琊榜》中他饰演的梅长苏这个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本人的经历有着奇妙的重合,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胡歌在演梅长苏,还是梅长苏在演胡歌,这个角色除了他没人能演好,因为胡歌就是梅长苏,他们共享着相似的生命经历和心路历程。

但是当胡歌宣布自己已经结婚生女的消息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胡歌其实永远无法成为梅长苏,因为梅长苏并不属于这个现实世界,他只是一个虚幻的梦想,一个理想中的化身,一个完美的符号。

梅长苏身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品质,他有着坚强和善良,有着宏大的抱负和成全别人的胸怀,有着决绝的意志和牺牲精神,这些品质固然美好,但毕竟只存在于理想中,现实中的人不可能如此完美无缺。

梦想终究只是梦想,再美好的梦想也会被现实打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胡歌确实辜负了麒麟才子梅长苏这个角色,但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他选择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一个会惧怕死亡的普通父亲。

胡歌的选择让我明白,惧怕死亡才是人的真善美所在,正是因为害怕死亡,我们才会珍惜当下的生活,珍视身边的人,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这种恐惧反而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有爱人和女儿在身边,胡歌觉得自己不枉此生,这种简单的幸福感,比那些虚无缥缈的成就和梦想要实在得多,也温暖得多,他放弃了成为梅长苏那样完美角色的可能,换来了做一个普通人的自由和快乐。

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到,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明天的数量会越来越少,所以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在生命的倒计时中,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在走向死亡。

人生就像一张单程车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点站,区别只是沿途的风景不同,有人上车,有人下车,重要的是旅途中的体验和感受,与其恐惧终点的到来,不如享受沿途的风景和陪伴,看开点,开心度过每一天。

那场车祸对胡歌的打击太大了,不仅仅是差点失去性命,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朋友,背负着别人为救他而死的沉重心理负担,这种负罪感和自责可能会伴随他一生,成为他心底永远的阴影,甩都甩不掉的。

想象一下,一个年轻小伙子,正是事业腾飞的时候,突然遭遇这种变故,不仅脸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更重要的是心灵受到了永久的创伤,那种痛苦绝非常人能够理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苦。

很多人可能觉得胡歌命好,车祸后还能东山再起,还能再创辉煌,但谁又知道他内心承受了多少煎熬,他能重新站起来,靠的不仅是运气,更是那种超乎常人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车祸之后,胡歌对生命的理解肯定与常人不同,他亲历了死亡的边缘,目睹了生命的脆弱,所以他比一般人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更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如梦之梦》这部话剧对胡歌来说应该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这部探讨生死的作品中,他仿佛找到了某种精神的寄托,找到了面对死亡的勇气,也找到了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这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在排演过程中,胡歌应该经历了许多内心的挣扎和思考,通过表演艺术,他得以宣泄内心的情感,抚平心灵的伤痕,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对于他走出车祸阴影应该有着很大的帮助。

赖声川导演的这部话剧以梦境为载体,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对胡歌这样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来说,无疑有着特殊的共鸣和触动,通过扮演角色,他或许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经历,从而获得某种释然和超脱。

艺术的力量有时候就是如此神奇,它能够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予人们面对困境的勇气,通过《如梦之梦》这面镜子,胡歌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前行的方向,这对他后来的成长和蜕变应该有着不小的影响。

2019年母亲去世,胡歌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这肯定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亲人离世已经够痛苦了,更别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那种遗憾和自责会像一把刀一样,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割,怎么都无法平复。

母亲的离世让胡歌再次直面死亡这个话题,但这次与车祸不同,这次死亡降临在了他最亲近的人身上,那种痛苦和无力感肯定比车祸时更加强烈,更加撕心裂肺,也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他对生死的看法。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生死离别,胡歌才更加明白生命的珍贵,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每一段感情,因为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与其担忧未来,不如活在当下。

母亲的离世可能让胡歌更加明白家人的重要性,也让他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人生苦短,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利和成就,不如把时间留给最爱的人,陪伴他们,爱护他们,给予他们最真挚的关怀和温暖。

女儿小茉莉的出生,给了胡歌全新的人生体验和意义,成为父亲是一种奇妙的感受,那种血脉相连的亲情,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让一个人的生命有了全新的方向和目标,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胡歌肯定充满了欣喜和期待,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每一次温暖的互动,都会给他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满足,这种单纯而朴实的幸福感,恐怕是任何荣誉和成就都无法比拟的。

但同时,女儿的出生也让他对死亡有了新的恐惧,怕自己来不及陪她长大,怕自己会错过她成长中的重要时刻,这种恐惧源于爱和责任,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情感,促使他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注重健康,更加热爱生活。

胡歌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完美和永恒,而在于接受不完美和短暂,在有限的时光里,尽可能地活出精彩,活出价值,活出爱,这才是对抗死亡最好的武器,也是生命最美的姿态。

0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