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鸦片战争后却被骂“罪臣”

历史那堆事儿 2025-04-29 09:47:33

咱今天要唠唠的这位,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林则徐。林则徐出生在1785年,去世于1850年,是福建省侯官人(也就是现在福建闽侯)。他字元抚,还有字少穆、石麟,到了晚年,又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林则徐是清朝后期特别牛的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个诗人呢。他因为禁毁鸦片这事儿,被大家称作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时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史学界,他还被叫做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伶俐,4岁就开始读书识字,7岁就琢磨着写文章了。13岁的时候,参加乡试就拿了第一,14岁考上秀才,20岁又中了举人。他能有这么不一般的进步,一方面是天生脑子好使,另一方面也是后天刻苦磨炼的结果。林则徐在幼年、少年时期,受他母亲的影响特别大。从母亲那儿,他学到了节俭、勤劳、仁义,待人温厚又能克制自己这些好品德,一辈子都受益无穷。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去参加会试,考上了,还被赐进士,选进翰林院当了庶吉士,就这么开始踏入官场了。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派到浙江杭嘉湖道任职。他到了那儿,可积极了,又是选拔人才,又是建议兴修海塘水利,干得那叫一个出色。道光二年(1822年),林则徐又被派到浙江,本来是要去当江南淮海道的,还没上任呢,就先代理了浙江盐运使,把盐政好好整顿了一番,效果还挺不错。就因为这些,林则徐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在官场上那是一路高升。道光三年(1823年),林则徐就当上江苏按察使了。在这个职位上,他大力整顿吏治,把积压的案子都清理了,还给冤假错案平反。他还把鸦片的危害看成是社会的大弊病,坚决要严禁。

从那以后,林则徐又先后当过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还有江苏巡抚这些官职。在这期间,他又是兴修水利,又是查看灾情,忙着救灾、办赈济,在农业、漕务、水利、救灾,还有吏治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成绩,一时间,“贤名”传遍了天下。另外,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反对一股脑儿地禁用洋钱,还头一回给道光帝提了一套自己铸造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可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也是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保护咱们本国的工商业者,让民族经济能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升职成湖广总督了。湖北这地方,一到夏天,大河就经常泛滥成灾。林则徐就采取了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的办法,最后让“江汉数千里长堤,都稳稳当当,平安无事,就连支河里堤,也没有一处决口”,为保障江汉沿岸州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立下了大功。同时,林则徐还整顿吏治,对那些贪赃枉法的人严惩不贷。在当总督的时候,他一直保持着“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那可是当时官场里最廉洁、最能干、最正直无私,也是最受老百姓爱戴的好官。

这时候,鸦片问题慢慢成了朝廷里争论的大问题。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就给朝廷上奏章,请求严禁鸦片。还没等皇上批示呢,他就在自己管辖的全省开始大力禁烟了。又是收缴烟土、烟膏和烟具,还配制“断瘾药丸”,帮着老百姓戒烟,效果特别好。紧接着,他又上了一道奏折,详细说了严禁鸦片,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还给出了禁烟的办法。本来还拿不定主意的道光帝,这下明白了严禁鸦片又紧迫、又必要,而且是能做到的,就接受了严禁鸦片的主张,还专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办禁烟的事儿。

在去广州之前,林则徐先把广州受鸦片毒害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把各家烟馆都找出来,掌握了一大堆第一手资料。到了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到了广州,就和邓廷桢等人一起,把十三行的洋商传来问话,让他们把谕帖转交给外国鸦片贩子,限期让他们把鸦片交出来。还让他们保证以后再也不带鸦片来。林则徐还斩钉截铁地说:“只要鸦片一天不绝,我这个大臣就一天不回去,我发誓要跟这事儿干到底,绝对不会中途放弃。”可那些外商就是不肯交鸦片。经过一番坚决的斗争,林则徐把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那些鸦片贩子都给收拾了,收缴了差不多2万箱鸦片,大概有237万多斤呢。然后就在虎门海滩上,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些鸦片都销毁了。

“虎门销烟”那可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里特别光辉的一页。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取得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大胜利。这事儿可太提气了,狠狠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咱们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也让中国人民的斗志更昂扬了。

“虎门销烟”之后,英国那些殖民者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还打算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这边,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又是修建炮台,又是拉上拦江的木排铁链,还把渔民招募起来编成水勇。英军来挑衅,都被林则徐打回去了,像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这些反击战,都取得了胜利。道光帝一看打了胜仗,就盲目骄傲起来,下旨停止和英国的贸易,还在1840年1月,任命林则徐为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定海失陷了。琦善跑到广州,和林则徐对着干。在英国侵略者的威胁和利诱下,琦善擅自签订了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的《穿鼻草约》,可他还把这事儿都怪到林则徐头上。林则徐抗击英军立了功,反倒被投降派诬陷,道光帝就把他革职了,还说“从重发往伊犁,去那儿效力赎罪”。

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又重新启用林则徐,让他当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后来又当云贵总督。在当云南总督的时候,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还提倡商办这些主张,从这儿能看出,他的思想里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因为生病,辞官回家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就这么结束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要去围剿太平军,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让他去督理广西军务。结果在去上任的路上,林则徐在潮州普宁县的行馆突然去世了,享年66岁。

林则徐从政40年,在13个省都当过官,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说他是封建官吏,有“忠君”思想,也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可在中华民族眼看就要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急关头,他站出来了,把个人的祸福荣辱都抛到脑后,坚决禁烟,抵抗外国的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而且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可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