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双方又是激战的一天。今天是2023年3月7日,星期二,聊一聊3条最新消息。
一、乌克兰的新战机到了,俄联军又出现内讧
前两天,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的创始人普里戈津身穿军装,在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乌克兰城市巴赫穆特已几乎被他的雇佣军包围,乌克兰部队只剩下一条路。他还呼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从巴赫穆特撤军。
他发布的另一段视频显示,他的雇佣军在巴赫穆特市内。路透社将这段录像定位在巴赫穆特市东部,距离市中心只有约两公里。
这意味着,乌军很快就会失守巴赫穆特地区。
这几个月来,普里戈津的雇佣军突击队,一直带头在乌克兰东部发动攻击。
就在巴赫穆特包围圈越来越紧,战斗即将收尾之际,乌克兰的新战机来了,这对乌军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俄联军又出现内讧了。
普里戈津在即时通信平台Telegram发文说,“3月5日,我给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官写信,要求继续(获得当局)分配的弹药。3月6日上午,我在总部的代表被取消了通行证,还被禁止进入。”
这再次表明,瓦格纳雇佣军被禁止进入俄罗斯在乌东地区的军事指挥部,俄军高层正在限制瓦格纳雇佣军的行动。
实际上,俄联军内部早就传出内讧。2月21日,普里戈津曾炮轰莫斯科军方高层,切断瓦格纳战士的弹药供应,指军方意图摧毁他的私营军事公司属“叛国行为”。
对此,俄罗斯国防部驳斥了普里戈津的指控。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尽管民兵组织依赖国家提供部分武器和后勤保障,但瓦格纳集团不受国防部管制。
普里戈津日前重复了这一指控,称“若瓦格纳集团现在从巴赫穆特撤退,将导致整个战线崩溃”。
限制招募人员,限制供应武器弹药,看来俄军高层对瓦格纳集团早有不满。
在巴赫穆特地区作战中,瓦格纳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似乎有些得意忘形。
前两天,普里戈津3月1日在Telegram社交平台针对美国的指控说:“我们不需要购买任何他国的卫星影像,瓦格纳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拥有了20余颗遥感卫星,其中一部分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另一部分则是光学卫星。”
尽管这是瓦格纳集团否认向中国商业卫星公司购买乌克兰的卫星图像,但也暴露出瓦格纳集团的实力相当雄厚。
倘若乌克兰能抓住俄联军内部的矛盾,或许在巴赫穆特地区作战中还有一线生机。如果能利用俄军和瓦格纳集团的进攻结合部间隙,可能能够撤出部分兵力,以保存实力。
不过,依泽连斯基目前的态度,乌军是要死守巴赫穆特,这场消耗战还将持续下去。这也正合了俄罗斯的心意,围点打援,歼灭乌军的精锐力量。
第二,俄核潜艇在美海岸附近频繁活动,向美发出核威慑信号
随着俄乌冲突继续激烈进行,俄罗斯向美国发出强硬的核威慑信号了。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3月6日报道,美军官员称,俄罗斯核潜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海岸外和地中海附近。
种种迹象表明,俄海军核动力潜艇已经部署在美国海岸外,进入地中海和欧洲周边的其他地方。
美军指挥官和军事观察人士称,美军还对在美国海岸附近频繁活动的俄罗斯海军潜艇发出了警报。
有消息人士透露,在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海军一直在黑海集结兵力。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海军的潜艇部队规模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且型号繁多。其中一些战略核潜艇,比如“北风之神”级,能够搭载多枚配备分导式核弹头的潜射弹道导弹,莫斯科认为这是其战略核威慑的关键。
事实上,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改善其潜艇舰队。特别是在过去数年里,俄海军陆续列装了多型核潜艇,这些核潜艇有能力打击美国本土和欧洲大陆最关键的目标。
普京多次宣布:“俄罗斯将建造更多核潜艇,这将确保俄罗斯未来数十年的安全。”
2月23日普京在祖国保卫者日发表视频讲话称,俄罗斯将继续优先加强国防能力,继续为部队提供最先进武器装备,继续加强“核三位一体”力量。
普京称,“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号核潜艇入役后,现代化武器装备在俄海军战略核力量中占比将达100%。未来几年内,还将有三艘“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显而易见,自美西方国家介入俄乌冲突以来,就已不再是两个国家间的冲突,更不要说一旦有国家动用核武器,到时必将波及整个世界。
俄罗斯之所以不断对美方发出核警告,也是对美西方不断介入拱火表示不瞒。
核武器应该是防御性和威慑性力量,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一旦使用核武器,整个世界便会面临毁灭的风险。
中方早就表态,核武器不能用,核战争打不得。面对核扩散这样的威胁,希望美西方能够收敛,希望俄乌冲突能以一个相对和平的方式收场。
第三,美国防长故地重游,突访伊拉克,剑指伊朗
没有事先宣布,突然访问伊拉克,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此举必定有什么重要企图。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3月7日抵达伊拉克进行访问。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奥斯汀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发推文说:“我来这里重申美国和伊拉克的战略伙伴关系,我们正朝着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主权的伊拉克前进。”
一名美国国防部官员说,奥斯汀的访问目的是为了表明,在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推翻萨达姆政权近20年后,美国致力于保持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
奥斯汀是美国拜登政府访问伊拉克的最高级别官员之一,此次访问距离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周年仅有大约两周。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以所谓“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入侵伊拉克。
奥斯汀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曾担任驻伊拉克美军司令,美方2011年底从伊拉克撤军。
如此看来,奥斯汀这也算是故地重游。
有关人士透露,美国目前在伊拉克有2500名士兵,并在叙利亚还有900名士兵,为当地部队提供建议和协助,打击“伊斯兰国”武装分子。
路透社7日援引美国前官员和军事专家的话报道,奥斯汀此行意在支持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试图减弱伊朗对伊拉克影响的努力。
美国国防部官员对媒体说:“我认为,伊拉克领导人与我们一样,希望伊拉克不要成为美国和伊朗之间冲突的游乐场。”
除了苏达尼,奥斯汀还将会晤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主席内奇尔万·巴尔扎尼。
或许奥斯汀此举是为了调解伊拉克国家政府和库尔德政府之间的关系。目前,伊拉克国家政府和库尔德政府之间就预算转移和石油收入分享,处于长期争议中。
就在奥斯汀抵达伊拉克当天,当地时间7日凌晨2时7分,以色列对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发动空袭,机场部分设施受损,目前暂停使用。
阿勒颇是叙利亚北部的最大城市,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军多次以打击伊朗军事设施为由,空袭叙境内目标。阿勒颇国际机场就曾多次受到以色列空袭,然而叙利亚和伊朗政府均否认伊朗在叙有驻军。
以色列选择奥斯汀抵达伊拉克当天空袭叙利亚,或是配合美国对伊朗施压。
总而言之,奥斯汀此次中东“拱火之旅”,必将为复杂的中东局势又添了一把火,中东“火药桶”正在滋滋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