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旅游局的官方宣传口号是“Incredible India”,意思是“不可思议的印度”,这句口号精准地概括了印度给游客带来的复杂感受。我从广州出发,经昆明转机,最终抵达加尔各答的长水机场。当地时间11点半,我并没有特别兴奋或者惊讶,因为我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过这样的场景。走出机场时,一群印度司机围过来帮忙搬运行李,我也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毕竟,我知道在印度,这种热情的迎接是常态,但也要小心,因为网上的旅游指南提醒说,印度的出租司机可能会乱收费,甚至编造各种理由来坑游客。
为了安全起见,我选择了在机场预定的出租车,虽然价格比平时贵了不少,但至少更可靠。司机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把我的大背包塞进了那辆没有后视镜的黄色大使牌出租车的后备箱。这款车的设计灵感来自上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Morris Oxford轿车,几十年来,它的圆滑外形几乎没有变化。曾经,这种车是印度上层社会的标志性座驾,但后来因为价格高昂和排放问题逐渐被淘汰,直到2014年彻底停产。不过,在今天的加尔各答街头,这种复古的黄色出租车依然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可能是近年来新制造的。
随着引擎的轰鸣声,司机熟练地在昏暗的街道上转弯加速,仿佛在追逐嫌疑犯一般。满是尘土的破旧街道上,他把车速提到了极限。途中,他突然把头伸出车窗,熟练地将嘴里的帕安汁吐向路面。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了印度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印度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曾创造出辉煌的印度河文明,但后来被入侵的雅利安人征服,建立了种姓制度。如今,印度的肤色分布依然有着鲜明的地理差异,北方人皮肤较白,南方则以黑皮肤为主。
印度的地形也极具特色,平原占据了40%的国土,除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东西两侧的高止山脉外,大部分地区都为平坦的地形,适宜耕作的土地达1.6亿公顷,超过了中国的耕地面积,且全年四季都能种植农作物。然而,尽管印度有着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它的发展却充满了矛盾和挑战。印度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多个小王国和邦国组成,历史上分裂的时间远超短暂的统一。直到英国人的到来,才将这些分散的小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印度。
印度深受历史分裂的影响,古代印度人在精神和宗教上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却相对较少。这也使得印度成为了许多宗教的发源地,如今,宗教在印度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印度既具备现代文明的特征,同时也保留着中世纪宗教的偏见与落后。印度有着繁荣的电影产业,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宝莱坞位于孟买,是最知名的电影制作基地。此外,还有托莱坞和考莱坞,分别以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电影为主。
然而,印度也有着贫富差距巨大的现实。一些富裕城市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高档商业区,而在不远处的贫民窟中,居民仍过着贫困的生活。印度的大多数地区都属于热带气候,少数地区是温带气候。全年有六个季节:春、夏、雨、秋、冬、凉,其中夏、雨、凉季节最为显著。印度卢比的纸币印有17种语言,其中英语和印地语位于正面,背面则展示了15种其他印度语言。这种语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印度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
在印度,电力供应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主要由于煤炭短缺和较高的进口成本,导致本地电力公司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偷电现象的广泛存在,使得这一问题愈加严重。印度人是什么样的呢?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喜欢与亚洲面孔的游客合影,并将照片分享至网络。普通的民众通常都很友好,并愿意帮助外国游客,但做生意的人往往喜欢占便宜并且有些狡猾。
印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虽然他们崇拜女神,但在现实中却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虽然他们将恒河视为神圣之地,但却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污染。虽然他们信仰爱情,但在现实中,他们对于恋爱观念异常保守。在印度的那段时间,我走访了几个火车站,想亲眼见识扒火车的情景,但最终未能如愿。后来我了解到,扒火车的现象多发生在孟加拉或印度的乡村地区,而在印度的城市,这种行为已经被禁止。
印度人习惯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则是禁忌。他们认为通过右手可以感受到食物的温度,避免烫伤嘴巴,还认为手的触觉对于品尝食物也至关重要。这种独特的饮食习惯也体现了印度文化的独特性。总的来说,印度是一个充满魅力却又矛盾重重的国家,它的“不可思议”不仅仅体现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上,也体现在它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冲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