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真,内容博主的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尤其是读书博主,更新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人备受煎熬的经历。
经常有人会问我,你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和灵感来写推文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刚入行不久的时候就回答过,对于刚入门以及想要尝试做内容的小伙伴来说,你们可能会对下面几个问题很关心:
1、既想做内容,但又不想写或者坚持不下来怎么破?
2、写作的素材哪里来?
3、作为新手小白,需要报写作课程吗?选哪个老师的课比较好?
4、有了Deepseek,写作还有意义吗?
......
别急,看完今天的内容,不敢打包票你能立马写出10万+的爆款文章,但你一定能对这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及初步判定自己是不是适合做?
当然,还是要多说一句:
做内容这行的水很深,你们可能把持不住,入行需谨慎!
(唉,能劝退一个算一个~)
以下内容无广,请放心食用!
转眼间,从开始接触写作到现在已经快7年了。
期间,我上过在线课程、报过写作训练营、请过私教,前前后后也花了大几千块钱。
当然这个期间也做出了一点小成绩:全网粉丝超过3万,累计变现也有小几万。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花出去的这些钱,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而且,这些经验不仅仅是对于写作者来说有帮助,这里面的一些思维方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同样用得着。
现在,免费分享给你们。(内容较长,建议先收藏再看!)
01写!写!写!
“一入写作深似海,从此变成键盘侠”,所以说,“写”才是一切的开始。
很多人刚开始不愿意写的原因,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准备过于充分”的人,我前期就属于这一类人。
当初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开始写作,而且也确实在朝着立下的目标走了。
然而总是在纠结于选课程和选老师,一心想着“磨刀不误砍柴工”,前面把理论学扎实了,后面的写作才能事半功倍。
于是,一段时间过去了,还没有开始动手写。但他们心里很满足于“伪学习”的过程,发现更好的课程之后,又一头扎进新课程学习当中去,无限循环。
光学不练属于假把式,只有开始写了,你才能有进步,不然为什么那些训练营会取名叫“写作训练营”而不叫“空想训练营”呢?
还有一类人,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写?他们会回答你“写出来了,但拿不出手,还不如不写。”
你接着问:“那你们为什么还要报班?”,他们一脸无奈地说到:“别人都报了,我不能落后啊”。
这一类人在生活中不在少数,表面上很努力,想跟上别人的节奏,但实际上却只能原地踏步。
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记住,写,坚持写,每周坚持写!每天坚持写!哪怕每天就写个300字也可以!
02选课程: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
对于完全没有尝试过新媒体写作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
课程可以报,但不要报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第一次选课程不用太纠结,就权当是趟个写作圈的水,试试水的深浅。
忠告说在最前头,销量第一的课程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因为这和每个人的学习认知度、学习能力以及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选一个对自己来说最合适的,根据我多年被“割韭菜”的经验,
只要这份课程里面关于写作的体系有完整的框架介绍,有实操的内容,加上老师的授课通俗易懂和写作群里面的氛围融洽,有这几个点的课程都不会太差。
03放空钱包,充实大脑
要想少走弯路,或者说想要有一个快速的提升,就应该多去向前辈请教。
不要吝啬自己的红包,毕竟那些写作大咖出去分享一次都要小几万甚至大几万。
是不是纠结于发多少红包,问什么问题比较合适?
首先,那些大咖并不会太在乎你给的多少,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提前做好功课编辑好问题,然后发一个和一杯咖啡或者奶茶等价的红包即可。
发过去的时候,可以附上一句话:
“老师您好,耽误您一杯咖啡的时间,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他们都不会拒绝的,毕竟这也是他们和陌生人链接的一次机会,以后说不定还能把你转化为他们的学员。
偷偷地告诉你们,我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哦。
04目标:做离赚钱最近的事情
兴趣也好,提升认知也罢,总之,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我以前的写作老师告诉,人要做离钱最近的事情,这样做起来才会有动力,所以目标功利点宜佳。
或者直接简单粗暴地定写作变现的时间:三个月、半年还是一年?
反正我是差不多两个月左右就达到了,虽然金额不多,但的确让自己在这条要承受孤独和压力的道路上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因为,定好目标之后,你就会想尽办法去完成,这样会倒逼着你去成长。
内容变现的形式其实有挺多的,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下次有机会可以单独写一篇。

小伙伴: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小伙伴很重要,互相监督和鼓励的小伙伴是你在写作路上不可或缺的财富。
人之初,性本惰。你有没有发现,你一个人办了一张健身卡,去过两次之后就很少再去了,但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天天陪着你去健身,你还会不去吗?
写作也是如此,朋友的陪伴和监督让你知道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在写完之后会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对方,让他们去指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而且,写作能让你链接到圈子以外的人,有可能你的写作小伙伴是一名大公司的高管,但是在写作这个平台上,你们又是平等的地位,这对你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朋友们,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06素材:源源不断的秘诀在这里
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蓄水池,而文章的输出就像是那个出水口,如果光出不进,大脑也迟早会枯竭。因此,高质量文章输出的前提就是知识的持续性输入。
给大家推荐几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早上利用10-15分钟去看一些公众号的文章,中午利用一部分的休息时间看看TED演讲和奇葩说等启迪思想的节目,晚上再花半个小时去阅读等。
二、选择固定平台:
比如优质的公众号、公开课以及高质量的有声等平台。这些平台上面可以为你省去寻找优质素材的时间。
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能够没有付出就有收获的,我平常积累的一个方法就是借助手机上的APP来随时记录灵感,还有就是多看看路上的一些广告牌,多去研究他们怎么写广告语的,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技巧。
新手在前期的输出很痛苦,所以一定要在日常就做好持续性输入,让你的素材库源源不断。

坚持,你就赢了90%的人
坚持,才会有结果。
写作更是如此,它是一个比健身看上去更枯燥无味的工作。
更何况健完身一两个月之后可能就会有效果,但写作不是,写了大半年,你都会觉得没有进步的感觉。
我以亲身的经历告诉你,写作的路上,只是表面上看上去有很多人,绝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起点上。
比如我所在的那个写作群有将近400人,但一周后你回头看看,发现少了一批人;一个月之后再看,又少了很多人;到现在为止,还在更新文章的就是那几个人。
所以,当你坚持下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是在做一件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试想,如果你坚持写作一年,并且每次都会分享到朋友圈中,下次别人在内容这一块有问题的话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08心态:不要在别人身上浪费时间
但丁说过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很适合送给正在做内容的每个人。
你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别人说的这些闲语。
“哟,还真把自己当大作家了?”
“写这个有什么用?又赚不到钱”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刷两个短视频!”
……
未来,作为作者的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的人。如果是对于写了很久的人,他们肯定会处理好,过滤这些信息。但有一些人就会特别较真,甚至会和对方吵起来,最后发现越辩论越伤心。
其实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但丁的那句话,你不用去管对方说了什么,不去辩论,不去理会就是最正确的回复。
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有人问活佛:我总是在意讨厌的人的想法,经常花时间思考这些不好的想法,明明知道别人说我是他错,但我忍不住会去花时间想,让自己烦心,大师您能教我一个办法吗?
活佛说:一个讨厌的人,你愿意不愿意给他钱?那个人说:不会呀。
活佛又说:你连钱都不愿意给他,比钱更重要的时间,为什么你要留在他的身上?
所以,对于别人的不理解,你无须花时间在他们身上。
做一个“筛子”吧,选择性过滤掉那些无用的信息。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多挣钱,多陪陪家人。
09有了Deepseek,写作还有意义么?
前段时间,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接受每天采访时直言:
“作家是一定会被取代的,因为AI只用了4秒钟,就写出了我几十年笔下的世界。”
那一瞬间,可能所有想进入写作这个行业的人心都碎了,但好在很多人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区找到了一丝安慰。
有人在底下留言:
“郑渊洁先生,您从来不需要与AI比较,因为您早已将生命铸成了最瑰丽的童话。当技术洪流席卷而过,您留在沙滩上的足迹,会成为后来者寻找珍珠的坐标。”
我想,这大概就是内容创作者无法被替代的核心原因吧,因为相较于逻辑而言,想象力这是人类至今为止都无法被替代的关键。
强如AI工具,比如DS、GPT、文心一言、豆包、KIMI等,当我在这些不同的平台问它们同一个问题——“未来最不会被AI替代的十类职业”。
“作家”这个职业永远都在其中,因为AI虽然可以生成任何你想要的风格,但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意义”和“审美共鸣”。
所以,你只管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

利他:做高能量的传播者
写作最大的乐趣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有用、有趣、有灵魂的文字去传递作者的观点,给读者思考。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利他”精神。
我们希望,我们笔下的文字是黑夜里的萤火虫,让那束微弱的光轻轻落在你结痂的伤口上;
写出的故事就像那永不熄灭的篝火,让每个孤独赶路的人,都能在这里拥有烘暖冻僵的勇气;
要相信啊,我们捧着的不是纸墨,是能融化寒冬的生生不息的春天。
以上分享,希望对正在接触写作的你们有所帮助。
原创不易,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