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脐腐病的发病原因、危害症状及预防措施

淇泉老翁农业 2024-05-01 20:40:44

番茄在种植过程中有多种病害,限制了产量,给种植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在这些病害中有一种病害,不在茎叶上表现症状,只表现在番茄果实上,开始种植户不易发现,具体隐弊性,此病就是脐腐病。

表现症状:番茄脐腐病仅发生在番茄果实上。以青果期至着色期前最易发病,发病初始在幼果脐部、花器残余部位及其附近产生水浸状斑,暗绿色,后扩大为暗褐色大斑,有时扩展到半个果实。当病部深入到果肉内部时,果肉组织呈干腐状收缩,较坚硬,被害部分外部呈扁平状,表面皱缩,病果一般不腐烂。后期遇湿度高时,病部极易被其他腐生霉菌寄生,在病部出现黑褐色或其他颜色霉状物,造成病果软化腐烂。

产生原因:一般认为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果实低于0.08%(干重)易发此病。土壤盐基含量低、酸化,尤其是沙性较大的土壤供钙不足易引发缺钙。土壤盐渍化、可溶性盐类含量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或 态氨肥或钾肥施用过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均会导致缺钙。土壤干旱、空气干燥、连续高温时,根对钙的吸收减少,易引发大量的脐腐果。另有观点认为,水分供应失调干旱条件下供水不足或忽干忽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由于蒸腾量大,果实中原有的水分被叶片夺走,导致果实大量失水,果肉坏死,导致发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选果皮较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这类通常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如长春1号。

2)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尤其速效氮肥不要一次施用过量。在番茄施氮时,若纯氮施用超过30公斤/亩,就会导致脐腐病发病严重,所以控制氮肥用量成为了番茄增产的关键。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不但施底肥,在苗期追肥时也应使用。还应使用功能性肥料,如氨基酸肥料、海藻肥及甲壳素等。使用化肥时应选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等。

3)科学浇水:追肥应适时灌水,促进根系吸收。浇水应采用见干见湿瓜原则,进行小水轻浇,防止土壤过多造成钙素的淋失。同时也要防止土干旱影响植株对钙处于的吸收。

4)叶面补钙:进入结果期每7天喷1次0.1%~0.3%的氯化钙、硝酸钙水溶液肥,也可选择1%的过磷酸钙水溶液喷施,可避免发生脐腐病。叶面喷施300倍牛奶、豆浆也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5)中耕时松土,生长过程中要进行3~4中耕,且施草木灰200公斤/亩,应施于7~8厘米土层内,以促进土壤透气、透水,增强植株抗病性,这些简易的方法可大大杜绝脐腐病的发生。

综上,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重在会理施肥,少施氮肥多施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注重中耕蹲苗,科学浇水等措施。一旦发现有病症出现,应及时进行叶面喷钙,防继续出现病果。

0 阅读:6

淇泉老翁农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