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怎么防治?

淇泉老翁农业 2024-06-04 20:58:59

@头条创作挑战赛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点

黄瓜霜霉病为常见病害,发病时间长,危害大。给黄瓜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棚室种植发生严重,蔓延快,为此特介绍危害症状及防治要点。

一、危害症状

霜霉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苗期子叶上出现褪绿点,逐渐呈粘黄色不规则的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子叶背面产生灰黑霉层,子叶很快变黄枯干。成株期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斑点,早晨尤为明显,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变为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斑块甚至成片,全叶干枯,叶向正面卷缩。潮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上生出淡紫色至灰黑色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二、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防治,必须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当前黄瓜新品种中抗霜霉病的主要有:中农4号、中农7号、津优2号、东方明珠等

2、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与非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增施有机肥料,加强肥水管理,调控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瓜秧健壮;坚持连续、多次喷洒叶面肥,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能力

3、生态防治:首先要调控好温室内的温湿度,利用温室封闭特点,创造一个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条件,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与发展。其次高温闷棚:高温闷棚只适用于在黄瓜植株生长旺盛健且略带旺长趋势的棚室里进行。闷棚前1天必须浇水,并适当控制稍高些的夜温,尽量使地温与气温差距不过大。闷棚时温度不能低于42度,也不能超过48度。通风一定要缓慢加大通口,慢慢地使室温下降。高温闷棚多杀死分散在黄瓜叶片表面的有孢子,而侵人叶片里的病 孢子则往往得以生存下来。因此,还需要结合用药进行控制,可在闷柳前1天浇水前喷1次霜 威或精甲霜-锰锌等药剂。另外,在霜霉病暴发时,第一次闷棚后的天左右还需要进行1次闷棚,这样才能全面控制棚室的病原菌。

4、药物防治

1)喷粉尘剂: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10%多百(有效成分为多菌灵和百菌清)粉尘剂或10%防霉灵粉尘剂,于棚室内每亩每次用药1千克。喷粉必须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前关闭通风口,喷后1小时可打开通风口通风。视病情8~10天喷1次,一般连续喷3~4次。

2)喷烟雾剂:每庙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烟,即在中心病株初见时立即熏烟防治。傍晚闭棚后,将烟剂分为为5份,均匀置于棚室中间,用暗火点燃,从棚室一头起,着烟后关闭棚室熏夜,翌日早晨通风,隔7天熏1次,视病情决定熏烟次数,一般熏3~5次。

3)喷洒雾剂:可采用下列药液交替使用、细致喷洒株:72%霜脲· 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三乙腾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700倍液,或96% 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5~7天喷一次。

0 阅读:0

淇泉老翁农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