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等被执行1.8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达1.8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该消息再次将大连万达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业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大连万达近期法律困境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该公司现存多条被执行人及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65亿元。
图源:天眼查
例如,2024年6月,万达集团新增两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标的企业均为万达商管,被冻结股权数额合计约19.79亿元。
6月底,万达集团、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旗下两家公司再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高达12.1亿余元。
10月,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2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合计19.78亿余元,冻结期限自2024年10月29日至2027年10月28日。
2025年1月,万达集团新增了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股权的企业是珠海横琴稳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冻结股权数额高达8.1亿余元。
3月,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公司股东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80亿元。
图源:天眼查
股权冻结是指法院限制股权所有者提取或转移自己股权的一种强制措施,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权收益的不当流失,达到财产保全的目的。
对于大连万达来说,股权冻结无疑给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方面,股权冻结影响了大连万达的融资能力。在资本市场中,股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股权冻结意味着这部分资产无法被用于融资担保或转让变现,这将严重削弱大连万达的融资能力。
另一方面,股权冻结还可能限制大连万达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作为全资持股母公司,大连万达本可以自由地对子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资源配置等决策。然而,股权冻结后,这些决策将受到严重限制,甚至可能无法进行。
王健林的商业风云
王健林,是万达集团的创始人。
他1954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5岁那年毅然决然地投身军旅生涯。他度过了17年的军旅生活,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严于律己、敢闯敢试的精神。
1986年,王健林告别了军营,转业到体制内,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安于现状,他内心深处燃烧着创业的火焰。1988年,34岁的王健林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铁饭碗”,决定下海经商。
王健林年轻时 图源:抖音
创业之初,王健林并没有太多的资本和资源,但他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选择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房地产行业。
他接手的第一家公司是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这家公司当时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几乎濒临破产。王健林没有退缩,他大胆地决定对公司进行改制,并亲自担任总经理。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跑遍了亲戚朋友的住处,四处借贷。最终,他成功地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王健林抓住这个机遇,对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从此,万达开始了它的辉煌征程。
万达广场 图源:B站
2000年,万达正式进军商业地产领域。王健林首创了“订单地产”模式,即签订土地协议之前,先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家签订合作协议,确保项目建成后有稳定的租户和客流量。这一创新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万达的商业风险,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在商业地产领域,万达迅速崛起。万达广场以其独特的城市综合体模式,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万达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2012年,万达成功收购了美国AMC电影院线,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文化并购交易。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万达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其未来的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王健林的带领下,万达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商业地产、文化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万达集团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王健林也多次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
图源:B站
彼时风光无限的王健林频现世界名校,金句频出,“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英雄迟暮,风光不在
俗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万达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扩张,也为其埋下了隐患。由于海外投资过多、资金链断裂等原因,万达的债务问题开始凸显。
2017年,万达遭遇“股债双杀”,王健林从首富变首负,负债超6000亿。面对困境,他果断采取“断臂”策略,出售股份和项目,缓解资金压力。
此后,王健林淡出公众视野,专注于万达的转型和债务偿还,他带领团队共同努力,经过三年的沉寂和努力,终于带领万达走出了困境。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王健林及大连万达再次面临挑战。
万达集团面临的最大困境便是债务压力巨大。
根据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24年公司债券中期报告,截至2024年6月末,发行人合并口径有息负债高达1375.6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就有302.69亿元。
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加之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巨额债务,无疑给万达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图源:抖音
从现金流角度来看,万达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
截至2024年9月末,大连万达商管的货币资金约为151.15亿元,这一数字仅覆盖短期债务的50%。这意味着,即使万达将所有货币资金都用于偿还短期债务,仍然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万达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断臂求生”的措施。
近年来,万达频繁出售资产,包括万达广场、酒店、文旅项目等,以回笼资金。仅在2025年开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万达就已出售了5座万达广场。然而,这种“卖卖卖”的模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回笼资金,但从长远来看,却削弱了万达的核心资产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债务压力之外,大连万达还面临着控制权争夺的风险。这一风险的根源在于万达股权结构的变化。
过去,大连万达集团由王健林父子全资控股,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然而,为了应对债务危机,万达不得不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降低了万达集团对大连万达的持股比例。
例如,在2023年的对赌危机中,万达集团与太盟投资集团等投资人签署了协议,将万达集团对大连万达的持股比例从78.84%降低到了44.65%。
这一股权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控制权争夺的隐忧。当万达出现问题,比如债务危机或经营不善时,如果王健林的团队不能有效化解危机,而投资人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有可能谋取大连万达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争夺的情形一旦出现,将对万达的稳定运营和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图源:小红书
在重压之下,王健林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去年年末,有网友在云南大理偶遇王健林,照片中的他身形消瘦,不复从前模样。不久后,又有网友在云南大理金顶寺偶遇王健林,他依旧面容沧桑。
商海沉浮,生存不易,王健林要怎样度过这次危机,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 李新
某些人要你死,谁也帮不了。商人被弄死的比比皆是。历史上有,今天也很多。
什么往日情分,当年你帮的越多的翻脸越快!中国人落井下石都是专业的,生怕下手晚了,啥都得不到
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这回胆子大也徒然了
万达怎么欠那么多钱啊,应该是没有囤地,没有高杠杆的中长期投资标的才是!以前万达广场对底价的推动作用不弱于地铁和高铁,都是低投入高回报才是,我以为他早就还阳了,虽然现在万达广场可能贬值了,但也不应该这么惨才对啊!他的老鼠仓通道哪去了?
中国企业基本贪大,死就死在大。
当年小目标若定个十万亿,那现在就轻松了。
当初风光的时候都来巴结,现在一看不对都落井下石。
这才几个亿,两万亿的人不也还好吃好喝的养着。
这是想让他慢慢死,不然不会这样的,懂的都懂
王健林聪明人,出钱顾人写文章卖惨,为儿子华丽转身垫定基础。
地产商就是夜壶,用完了要么藏起来,要么摔碎了给老百姓出口气,房价的大头谁拿了?剩下的分给谁了,只要不是傻子都应该清楚,地产商拿的那点看似很多,但和他们比起来也只是九牛之一毛。
当年和马云对赌的视频历历在目,不得不承认马云的段位比王老板高出了不至一个纬度[点赞][点赞][点赞]
加油,努力早日解决!
人家再绝境,手上还是有几百亿资产,儿子照样在那买豪车,每天换女友,你一个几百元都要算着花的小编就没必要为人家操心了
泡沫崩了
地产的,只有收手的才有好日子过
万达这种品牌这种企业都不能存活,真可怕!多几个优质品牌不好吗?对人民对国家经济结构形象都是非常好的呀!
评论区还有资本家的好奴才[笑着哭]
好多万达广场商户根本没有生意,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看来国家兴衰还真不关资本什么事。
不知道谁在打死他!很明显的[得瑟]
当初谁给它们贷的款送的钱?
贾VS王,差距一个太平洋!
富不过三代,万达第一代就要倒闭
按理说他们公司应该大把分析师帮他们研究风险规避风险,房价要降他们也是最早知道的那批人,还是倒成这个样子
首富高危职业[得瑟]
呵呵
对老王来说,创业容易守业难!
钱转到日本了,肯定要搞啊[滑稽笑]
本就不该发展私人房地产!土地公有财产,应该统一盖,免费租住!这样发生战争没有后顾之忧,否则,买卖房子,战争毁了,谁赔?都怕发生战争!
被线上打败
放老王一把吧,多大的仇现在也该解了
现在的局势谁能预判得到呢,过个小日子就这样烂
没事,可以靠儿子[吃瓜]
社会和地方政府,已经不需要这样的企业了,
海外投资太多了
古典主义资本家。
这王傻逼活着有什么劲
被原来眼中的“小目标”干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