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为制造”的7类消费,看完我破防了!以前花了太多冤枉钱

室内设计苏哥说 2025-02-12 22:38:41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和父母那一辈相比,不管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家家户户都不缺吃少穿,在日常生活中,比父母,更在于精神层面的富足。

然而正因为如此,很容易陷入“人为的消费陷阱”中,不知不觉之间成为别人的“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被人为制造的7类消费”,快自查下你有没有中招?!

⑴日用品被过度细分

过去洗衣服基本上都用洗衣粉,但现在洗个衣服,除了洗衣粉、洗衣液、洗衣凝珠……,让消费者做选择之外,还倡导消费者使用增柔剂、消毒剂、内衣专用洗涤液……

好像不用这些东西,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衣服洗不干净,诱发疾病;会导致衣服的使用寿命缩短……

但本质上,全是人为制造的焦虑!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衣服都不是穿坏的,而是不喜欢了,大小不合适……,我们完全没必要为此而消费。

建议大家,要学会把生活还给生活,回归物品的本质功能,适当消费降级日用品,买东西只买基础款,满足日常需求就好。

⑵首月体验

外卖、流量等作为生活的必需品。

很多人都会在平台的引诱之下,因贪便宜而尝试“首月体验”,享受不花钱或物超所值带来的快乐。

但实际上,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不少首月体验都关联着连续订购,如果没有及时取消,第二个月就会自动扣费,甚至包含第一个月的。

所以如非刚需,大家千万不要通过“首月免费体验”薅羊毛了!

⑶颜值>实用的家电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家电越来越多,特别是小型家电,价格便宜好像还挺有用,所以很多人就盲目下单了。

但等回家之后就后悔了,看着高级,但根本用不上,颜值大于实用性,差不多用上几次就会闲置吃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如果不是有钱人,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的下单一些高颜值的网红家电,纯纯的美丽废物,中看不中用!

⑷“焦虑型”消费

曾经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有关于美丽的,白人在千方百计的把自己变黑,而黄种人千方百计的把自己变白……

看着是审美迥异造成的,实际上是资本在制造焦虑,从而达到促进消费、谋取利益的目的。

对消费者而言,不仅会被掏空钱包,而且还会因为盲目的使用各种产品,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建议大家,面对消费一定要保持警惕,特别是美丽消费,一定要务实!

⑸妇婴用品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贴上妇婴专用的标签,东西的价格立马就会翻上好几倍。这些东西真的就比通用的更好吗?!

就拿吹风机来说,其实本质上大人和婴儿专用的吹风机效果都一样,但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好几倍。

又比如婴幼儿专用的酱油、消毒剂等等,其实没必要买,只要达到安全标准就可以放心用,并不会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⑹一次性用品

毛巾使用时间长了,会滋生细菌螨虫;

公共厕所的马桶坐垫不干净;

宾馆的洗脸巾、抹布、拖鞋等不安全?!

如此种种,现在很多人出去旅游,大包小包的拎着,像搬家一样,各种东西都使用一次性用品,既没有提升生活的质量,反而让生活成本不断拔高。

但实际上完全没必要。

所谓的“一次性用品更安全”,本质上是商家割韭菜的一种手段,专门用来洗脑消费者,引诱消费者无脑下单的圈套。

建议大家,不要被消费主义洗脑,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条件来合理消费。

⑺儿童物品联名款

我还记得小时候使用的笔,基本上几毛钱或一块钱一支,各种花样应有尽有。

但现在小孩子的东西是珍贵,一支笔就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且看着普普通通,好像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笔之所以贵并不是因为做工质量多好,只是因为和一些动漫联名,所以价格就翻了好几倍。

写在最后,

看完上述这些,就连坚强如我,都忍不住破防了,以前真的花了太多冤枉钱,希望大家也能趁早醒悟,该花的花,该省的省,不要生活品质没提高多少,成本却唰唰上涨!

0 阅读:18

室内设计苏哥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