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德国策划的阿加迪尔危机显著加深了英德两国的敌对态势,这一事件促使英国与法国的关系进一步紧密。
英法两国政府达成了重要协议:在共同参与的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将承担起保卫法国北部与西部海岸的任务。此协议的签署,不仅增强了英法联盟的战略互信,同时也为德国海军的扩张提供了间接契机。德国海军上将提尔皮茨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时机,成功推动国会通过了舰队法的修正案,并对舰队编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此修正案标志着德意志帝国最终版舰队法的诞生。
相较于1900年的舰队法,新版舰队法新增了一个战列舰分舰队,使得战列舰分舰队总数达到五个,共计40艘战舰。一线战斗舰队由第一、第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组成,辅以一艘舰队旗舰及侦察分舰队。其中,战列舰数量达到25艘,侦察分舰队则包括8艘大型巡洋舰和18艘小型巡洋舰。剩余的第四和第五战列舰分舰队,连同4艘大型巡洋舰和12艘小型巡洋舰,构成了预备舰队。海外派遣舰队的配置则保持不变,由大小型巡洋舰组成,数量与1900年舰队法规定相当。在德国,与英国驱逐舰功能相似的舰艇被正式称为雷击舰。1912年的舰队法规定,一线舰队拥有9个雷击大队,总计99艘雷击舰,另有9艘作为预备力量。预备舰队则配备了4个雷击大队,合计36艘雷击舰。潜艇方面,一线舰队拥有3个大队,共计54艘,配备3艘巡洋舰作为旗舰;预备舰队则拥有1个大队,18艘潜艇,以及1艘指挥巡洋舰。根据1912年舰队法的规定,至1917年完成全部建造计划时,德国舰队将拥有战列舰41艘、大型巡洋舰20艘、小型巡洋舰40艘、雷击舰(驱逐舰)144艘、潜艇72艘。这一系列数字彰显了德国海军在战前扩张的雄心壮志。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在进行战略调整。1911年,原内政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与麦克纳互换职位,开始担任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上任后,立即着手实施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在北海海域集中了海军86%以上的战列舰力量,并增设了海军参谋部,以加强海军的战略规划与作战指挥能力。这些举措为英国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优化整个指挥体系的效能方面,丘吉尔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调整。次年,他在议会中提出了一项重要决策:针对主力舰的配置,英国将原有的对德两倍优势策略调整为仅保持六成优势。这一变动基于深刻的经济考量——维持对德两倍的优势将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且难以持续。此外,英国海军自1911年起便遵循一项动员计划进行建设与部署。根据英国的规划,若战争爆发,英国本土海域将部署三支舰队。第一舰队,即英国舰队的核心力量,由四个战列舰分队、一个战列巡洋舰分队、两个巡洋舰分队、一个轻巡洋舰分队及驱逐舰队等构成,其规模与战斗力均足以压制德国的公海舰队,并单独与之对抗。第二舰队则包含两个战列舰分队、两个巡洋舰分队及若干驱逐舰队,负责英吉利海峡的防御任务。这两支舰队均由新型或中龄舰艇组成,且船员均为现役军人,无需动员即可直接参战。至于第三舰队,则是由分散于各港口的预备舰艇组成,包括两个战列舰分队和五个巡洋舰分队,仅配备保养与维修人员。然而,通过动员预备役人员,该舰队同样能够执行巡逻、护航等任务。随着这一系列部署的推进,英国与德国逐渐步入临战状态。1914年6月,基尔运河扩建工程竣工并重新通航,德国在基尔军港外举行了盛大的阅舰仪式,13艘无畏舰等多数舰艇均参与其中,而英国海军的第二战列舰分队也受邀出席。然而,就在典礼进行之际,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传来,为这场庆典蒙上了一层阴影。
进入7月,英国海军根据既定的动员计划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并于7月15日启动了试验性动员。尽管法律并未规定后备队人员必须应召报到,但响应者众多,体现了英国海军的高昂士气与战斗力。多达两万名后备力量汇聚于海军兵站,标志着英国海军历史上首次对总动员机制进行了实战化检验与全面审视。为确保动员流程的无懈可击,海军部精心部署,派遣专职军官深入各海港,亲眼见证动员实况,旨在精准识别并修正动员体系中的每一处短板。海军大臣丘吉尔与第一海务大臣路易斯亲王更是亲临查塔姆前线,亲眼目睹全体后备力量肩扛个人装备,有序登舰的壮丽景象。鉴于财政权衡,1914-1915年度的传统大规模军事演习被创新性地调整为针对第三舰队的专项动员演练。此次演练,皇家海军全体后备力量及预备军官被全面激活,他们在第三舰队的舰艇上接受了为期一周至十天的实战化训练。随后,同年晚些时候,皇家海军志愿预备役人员亦被纳入动员体系,他们在第一舰队舰艇上接受了为期一周的额外动员训练,进一步强化了实战准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7月18日,朴次茅斯南部的斯皮特角海域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阅舰盛事。这是一次舰艇的豪华集结,核心力量由55艘战列舰与4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庞大舰队领衔。舰队绵延超过30海里,几乎将斯皮特角与怀特岛之间的索伦特海峡填满,场面蔚为壮观。英王乔治五世陛下亲临现场,乘坐皇家游艇“亚历山德拉”号进行庄严检阅。舰队中每一艘舰艇均挂满旗帜,甲板上水兵与海军陆战队员身着华丽制服,军乐激昂,礼炮轰鸣,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以15节航速缓缓前行的舰艇队列,足足耗时六个多小时才逐一从“亚历山德拉”号前驶过。与此同时,17架海军水上飞机与陆上飞机在海峡上空翱翔,为这场动员检阅增添了更加立体与震撼的视觉效果。此次大规模阅舰式,不仅是对预备舰船动员体制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向外界昭示:作为预备力量的第三舰队,已完全具备与大舰队及海峡舰队并肩作战的能力,随时准备应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威胁。这一强大阵容,无疑是英国与德国激烈海军竞赛后,国家海上力量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英国皇家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进行了一场盛大的力量展示。该演习圆满结束于7月23日,而就在同一天,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彼时,德国的公海舰队正按惯例执行夏季远航任务,此次的目的地选定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域。接到奥匈帝国递交最后通牒的消息后,公海舰队迅速集结舰艇,返回国内,并于8月1日正式发布了动员令。英国海军在完成演习后,随即启动了全面的补给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动员做好充分准备。在得知德国已下达动员令后,英国政府也果断宣布实行总动员,该过程于8月3日顺利完成。这一举措使得大量后备役海军人员迅速加入到作战行列,为英国执行对德海上封锁等关键任务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次日,英国正式向德国递交了最后通牒,双方随即进入交战状态,英国与德国海军之间旷日持久的造舰竞赛最终升级为全面战争。开战前夕,英国本土舰队按既定部署,分为第一至第三舰队。其中,第一舰队无疑是整个英国舰队的中坚力量。鉴于战局日益紧张,英国海军部果断决策,优先集中力量完成能在6个月内建成的舰艇,同时推迟其他建造周期较长的船只项目,以确保在战争初期就能拥有最大的海上优势。此外,英国还决定征用或购买所有为外国建造的舰只,包括为土耳其建造的两艘战列舰、为智利建造的一艘战列舰及三艘驱逐舰、为希腊建造的四艘驱逐舰以及为巴西建造的三艘江河炮舰。海军大臣丘吉尔进一步提出,必须让舰队尽早从波特兰出发,前往北方进入战位。为避免刺激德国,舰队选择在夜色的掩护下熄灯通过多佛尔海峡,最终抵达位于不列颠岛东北端奥克尼群岛之中的斯卡帕湾。该基地的主泊地由珀莫纳岛、霍伊岛、南罗纳赛岛等岛屿环绕的内湾组成,其冰河地形独特,湾内水域宽广、水深且平静,为舰队提供了绝佳的隐蔽和停泊条件。整个第一舰队的主力几乎全员到位,仅有“阿伽门农”号除外。7月29日,英国舰队全体悄然撤离波特兰港,目的地则严格保密。夜幕降临,长达近30公里的舰列在漆黑一片中加速穿行于狭窄的多佛尔海峡,最终驶向迷雾笼罩的北方海域,顺利完成战略性集结,部署至对德作战的最前沿。当时,舰队总司令一职由乔治·卡拉汉爵士担任,其任期本已延长,但将于10月1日到期。按照原计划,原第二海务大臣约翰·杰利科将接任此职。
7月30日,经过与丘吉尔首相、路易斯亲王的深入磋商,卡拉汉爵士同意,一旦战争爆发,立即任命约翰·杰利科爵士为总司令。8月2日晚,英国海军部评估认为战争已难以避免,遂将这一决定通知卡拉汉与杰利科两位将军。尽管在关键时刻更换高层指挥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为确保战争指挥的统一性,这一艰难的决定仍需迅速实施。于是,8月3日晚,约翰·杰利科爵士正式接掌指挥权。交接仪式刚刚结束,杰利科爵士便几乎同时收到了海军部的命令,要求舰队于4日白天出海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