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进入100天倒计时的冲刺阶段,初三年级的师生们都在争分夺秒的备考中,为拿到最好成绩竭尽全力。
对于各学校的校领导以及初三年级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如何才能让中考的成绩单更加好看?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应该是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加上合理的课程安排和科学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备考的效率。
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选择走“捷径”,通过让那部分升学无望、注定会被分流的“差生”提前放弃中考的形式,来提高中考成绩。因为将成绩最差的那部分学生提前淘汰出局后,参加中考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上去了,老师管理班级的压力减轻,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辅导剩下的那些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这样一来,学校的中考平均分、高分人数以及升学率瞬间提升一个档次。
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学校让“差生”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今年也不例外。

日前,一位初三女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后,由于她的成绩比较差,三门主科有两门不及格,班主任认为她铁定考不上高中了,于是把她叫去办公室,跟她说想考上高中是没有希望了,劝她趁早另作打算,提前报读中职,并给了她一份“放弃中考承诺书”,让她带回家跟家长签字。
拿着“放弃中考承诺书”从教师办公室出来,她既生气又不甘,认为自己被老师歧视了,愤怒之下把“放弃中考承诺书”揉成一团,但是她还是把它拿回家去给爸爸妈妈看,告诉他们班主任的意见。

当她拿着被揉得皱巴巴的“放弃中考承诺书”递给爸爸妈妈时,眼泪不争气的如泉水般涌下来,并嚎啕大哭,跟爸爸妈妈说她不想放弃中考,她想读高中。
爸爸妈妈得知女儿的二模成绩后,看着“放弃中考承诺书”,也很纠结。一方面他们也很心疼女儿,希望她考上高中,认为学校不应该这样做。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孩子的基础太差,中考又迫在眉睫,现在开始努力,翻盘的机会渺茫。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爸爸妈妈选择了不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鼓励女儿全力以赴冲刺中考,但同时也做两手准备,继续留意一下有哪些适合的中职学校和专业。

学校有没有让“差生”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的权利呢?这样做对不对?他们存在质疑,于是将此事发到网上,让网友们评评理。而网友们看到后,各抒己见。
很多网友都认可学校的做法,认为到了这个阶段,考不考得上高中基本已成定局,与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差生”不如提前作打算,选择一所好中职去读,学一个自己喜欢、有前途的专业,免得到时太晚了,连中职都没得读,落得两头空。
有网友劝他们说,现在时代变了,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学生和家长都应该转换思想,如果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学一门技术反而更好,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有网友认为参加中考是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学校和老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让“差生”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的做法是违规违法的,可以建议学生和家长早做打算,但是不能让学生提前放弃中考,再说参加中考和报考中职也并不冲突。
也有不少网友觉得学校这样做就是为了中考成绩单更好看,并质疑学校跟中职学校存在利益关系,中职学校招到生源后,校领导和老师都可以拿到提成。
……

应该说,学校和老师建议“差生”提前另作打算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不管学生和家长情愿与否,到了中考100天倒计时的冲刺阶段,“差生”逆风翻盘的机会确实是非常渺茫了。
与其继续做无用功,还不如早做打算,好好考虑读中职这条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学校和专业,以免到时太晚了,连读中职的好机会都失去了,到头来两头空。
更何况现在就业市场上,技术技能人才更加稀缺,读中职对未来的就业有优势。并且现在读中职也是可以升学的,如果真的想升学深造,同样可以参加高考,分数要求和竞争难度要比普通高考低很多。
但是好意归好意,可以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建议,是否参加中考,应该尊重家长和学生自己的选择,不应该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

广大学生和家长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如果真的不想经历被要求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家长应该平时就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好好配合老师的工作,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让孩子不至于沦为“差生”;学生则要加强自律,多听取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这样才不会成为“差生”。
如果平时不重视、不努力,等事到临头时才着急,不管有没有被要求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都已经来不及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