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多介入到学校的日常事务中,且基本上都是以“家校互动”、“家校合作”、“自愿原则”等名义被学校要求去做的。
但实际上却是,很多情况下都是学校直接安排家长去做的,家长并没有提出参与,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事先被安排了。学校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合不合规?相信很多家长都很疑惑。

日前,一名山东日照的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咨询,学校强制安排家长参与学校的护学执勤活动是否合理。
根据该家长介绍,他(她)孩子在日照某小学就读,其本人曾多次被学校强制参与护学执勤活动,大概一个学期两三次,这已经影响到了他(她)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他(她)想问一下,教育部门是否有明文规定,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参与护学执勤活动,希望领导能够协调学校不要强制家长参与护学执勤活动,改为本着自愿原则进行或者取消家长参与。
收到留言后,日照东港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学校安排家长护学执勤,是根据2015年公安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来要求家长自愿参与的。如果家长因为工作或者家庭等原因,有苦难或者不便于执勤,可及时联系班主任,学校会进行补位或者人员调整,不存在强制现象。

从该家长留言中的诉求以及东港区政府的回复来看,东港区政府的回复似乎有点答非所问。
该家长的诉求是学校强制要求家长参与护学执勤,并且一个学期达到两三次,希望学校不要强制家长参与护学执勤活动,改为本着自愿原则进行或者取消家长参与。而收到的回复却是基于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现象。
可现实是,确实存在强制安排的情况,如何解决?回复中并没有明确的回复。等于只说了原则,并没有回答违反了原则后应该如何解决。

以“自愿原则”的名义被强制要求参与护学执勤、大扫除等事务,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可问题就是一直存在着。
客观来讲,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家长参与护学执勤等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不仅可以促进家校合作,也可以让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毕竟上下学时间段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期,各条道路都车水马龙,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门口,孩子们喜欢嬉戏打闹,更容易发生意外。
但问题是,在家长不方便,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依然强制要求他们参与,真的合理吗?真的会促进家校合作,而不是加剧家校矛盾?
从表面看,护岗执勤不过是在上下学时间段值班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但实际上家长要为此付出半天时间,其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家长不用工作还好说,作为打工人,如果一个学期要这样请两三次假,两三个月的全勤奖没了事小,保不住还会被公司以经常请假为由给“优化”掉了。
如果家长因为配合学校的工作而丢了工作,整个家庭就会陷入危机,谁来负责?谁来赔偿损失?
所以说,不可否认,家长参与学校护学执勤存在必要性,但是应该以真正的自愿原则为前提,不能打着“家校互动”、“家校合作”的旗号,以“自愿”的名义绑架家长强制参与。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鼓励那些有余力的热心家长真正自愿地参与护学执勤。
希望主管部门能够看到部分家长客观的困难和烦恼,妥善处理这类问题,让“自愿”成为真正的自愿,而不是强制的代名词。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