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的黄河上游,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得益于贺兰山的护佑和黄河的滋润,宁夏诞生了著名的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那么宁夏这块地方是如何与“夏”结缘的呢?

“宁夏”一词作为行政区名始于元朝,明、清皆有延续。1227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灭亡了西夏。1287年,元朝在西夏故都中兴府(今银川)设立宁夏府路,寓意“夏地安宁”,隶属于甘肃行省。
因此,宁夏的夏直接来源于西夏。那么,西夏的夏又来自哪里呢?

西夏为党项人所建,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正式为国号“白高大夏国”,党项语发音“邦泥定国”。因在辽国和北宋以西,故称为西夏。
李元昊建立的政权之所以国号为夏,是因为他包括父亲李德明在内曾经被辽与北宋册封为夏国王。在成为夏国王之前,李元昊的祖上被唐朝封为夏国公,世袭定难军节度使。定难军节度使一开始就叫夏州节度使。

884年,因平定黄巢之乱有功,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功被封为夏国公,授定难军节度使之职,统辖夏、银、绥、宥四州,并赐国姓“李”,代代世袭。

994年,为了对付李元昊的爷爷党项首领李继迁,北宋派人把夏州城给毁了。1002年,李继迁攻占了北宋的灵州和兴州,并改灵州为西平府。从此,党项的活动中心就从夏州转移到了贺兰山以东的灵州、兴州一带,即今天的宁夏平原。西夏正式建国之后,这里就成为西夏的政治中心兴庆府所在地。
所以,西夏的夏来源于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氏以及后代的封号和官职,与地名夏州有关。那么,夏州又是怎么来的呢?

夏州的来源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有关。407年,原后秦将领、南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勃勃起兵反秦,自称“大夏天王”,建立大夏国,定都统万城,别称白城子。刘勃勃后改姓赫连,叫赫连勃勃,人称赫连勃勃大王。

赫连勃勃为什么要以夏为国号?因为他自认为是上古夏后氏的后裔。他为什么自认为是夏后氏的后裔?因为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写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这说明,赫连勃勃大王可能知道或读过《史记》,并且十分认同司马迁的说法。

大夏国极盛时期包含今天的宁夏大部在内。426年,大夏国被北魏攻破。431年,大夏国残余势力被北魏灭亡。大夏国灭亡之后,北魏在大夏国的核心区设立夏州,统万城后来改名为夏州城。

所以,夏州的夏与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有关。
总而言之,宁夏之所以为夏,涉及到的名称为西夏-夏国王-夏国公-夏州-大夏国-夏后氏。

匈奴的起源地位于河套地区一带,其中就包括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如果说司马迁关于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的描述可靠的话,那么今天的宁夏作为夏后氏之苗裔的居地为夏,再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