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南梁书生陈庆之逆袭之路: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由版图说历史 2024-03-19 07:02:28

剧照陈庆之

继东晋第一猛男刘裕之后,南朝又出了一个神一般的人物——陈庆之。根据南朝史书的记载,陈庆之一生的经历非常传奇,如同开了挂一样,甚至让人难以置信,感到过分和夸张。

陈庆之,字子云,南梁义兴郡国山人,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人。史书并没有记载他的出身,不过根据梁武帝给他手诏中的一句话“本非将种,又非豪家”可以推测,大概率出身寒门。

陈庆之本为书生,从小追随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酷爱下围棋,而且很精通。他经常通宵达旦的下,棋友们都受不了了,只有陈庆之能熬,随叫随到。所以,作为梁武帝的贴身棋友,陈庆之非常受器重。可以说,陈庆之日后能有所作为,梁武帝就是他的伯乐和贵人。

《梁书》: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梁武帝

等到梁武帝登基之后,陈庆之成为主书,后除奉朝请。但他跟着梁武帝混到了40多岁,一直是一个文官,从未带兵打过仗,而且史书记载他本身也不擅长骑射,“射不穿札,马非所便”。

以文从武,小试牛刀

然而不久,一个改变陈庆之命运的机会马上来了。

自523年六镇起义后,北魏一直内乱不止,各地反叛势力此起彼伏。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叛乱自立不成,只好投靠南梁,请求内附。于是,梁武帝就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成功接元法僧南归。

接着,陈庆之又被任为宣猛将军率2000人护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北魏一看有人来抢地盘了,就命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2万人来抵抗。没想到,陈庆之一出手,北魏军丘大千部就被一战击溃。

《梁书》: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

不过,豫章王萧综却突然弃军出逃北魏,梁军一时四散溃逃,无法阻止。萧综为什么要投靠北魏?原来宫中一直流传他不是梁武帝亲生,而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腹子。萧综对自己的身世深信不疑,便投靠了北魏。其实,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也有监视他的意思。

这个时候,北魏趁机进占彭城,并乘胜追击梁军。梁军损失惨重,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带领的部队全部生还。

《梁书》:后豫章王弃军奔魏,众皆溃散,诸将莫能制止。庆之乃斩关夜退,军士得全。

梁武帝一看,陈庆之居然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心想:小陈可以呀,有两把刷子,那就再加加负担吧。

526年,陈庆之跟随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北魏寿春,总知军事。陈庆之打败北魏将领李宪,迫使其投降,俘获75000人,南梁军成功进占寿春。此战之后,陈庆之因功被升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一战成名,北伐封神

然而以上只不过是牛刀小试,开胃小菜,陈庆之大展拳脚的时刻马上到来了。

527年,陈庆之跟随领军将军曹仲宗攻打北魏涡阳。北魏立马派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马步军15万前来增援,前军距涡阳四十里。

陈庆之想直接带兵杀过去,却被南梁明威将军韦放所劝阻:“敌人前军来的都是轻装精锐,不好惹。”陈庆之:“魏军远道而来,人马早已疲惫不堪,而且距我们又远,必无防备。正好可以趁他们尚未集结完毕,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你们如果怕死的话,我自己去!”

于是,陈庆之只率200骑兵就大破魏军前军,魏军震恐不已。接着,南梁军队据守涡阳城与魏军对峙,从春至冬,大小数十上百战。不久,将军曹仲宗听说北魏军要在其背后筑营垒,害怕腹背受敌,想跑。

陈庆之却说:“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再者,你们可考虑清楚,我有密诏,想跑者明诏处置。”曹仲宗心想:算你狠!就放弃了逃跑的想法。

随后,陈庆之率军衔枚夜出,大破魏军13座营寨,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接着,梁军大举进攻,魏军崩溃死伤甚众,涡水为之不流,又降了3万人。最终,南梁占领了涡阳之地,设西徐州。

《梁书》:魏人猗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所余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万余口。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

此战之后,陈庆之名声大噪,他的老板梁武帝萧衍对其大加赞赏,赐手诏曰:

“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触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接下来,一个绝佳的机会到来了,陈庆之即将到达人生的巅峰。

528年,北魏权臣尔朱荣大肆诛杀宗室大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河阴之变”,北魏再次大乱。北魏北海王元颢降梁,希望借助梁朝的兵马帮助他称帝。经过再三考虑,梁武帝萧衍认为这是向北拓土的大好时机,遂封元颢为魏王,并决定派陈庆之护送他北归。

而北魏尔朱荣这边,因为青州的邢杲起义久久不能平定,529年春,北魏大军纷纷东出平叛,造成了河洛空虚的局面。

梁武帝一看:此乃天赐良机!于是,梁武帝命陈庆之率7000人从铚县出发护送元颢北归,史称“陈庆之北伐”。元颢喜出望外,迫不及待的在半路上就称帝了。

你别看陈庆之只有7000人,但是这7000人却是典型的车、步、骑合成型精锐重装部队,里面还有大量的技术兵种,跟当年刘裕北伐一样。所以,陈庆之的部队不仅善于防御作战,也有很强的攻坚能力。

陈庆之一路北上,一开始势如破竹。首先在睢阳击败了拥兵7万,筑垒9座的魏将丘大千,一日就攻破三座城;接着,他又在考城打败并俘虏了拥兵2万的魏将济阴王元晖业。

然而,北魏在荥阳和虎牢关屯驻了30万大军以拱卫洛阳。在荥阳,陈庆之遭遇了北魏最大的一次抵抗,久不能克。但是陈庆之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所以,在他一番慷慨激昂的鼓舞下,南梁军神勇异常,一鼓作气登上城墙,攻克荥阳,魏将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北逃。

《梁书》: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

白袍将军陈庆之

接着,陈庆之率军乘胜进攻虎牢,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不战而逃,洛阳的魏帝元子攸见势不妙也跑了。最终,陈庆之不到半年,历经47战,平定32城,成功护送元颢回到洛阳。因为陈庆之及属下都穿着白袍,因此当时洛阳城中流传着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梁武帝大喜,手书嘉奖。

《梁书》: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铨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功亏一匮,英雄迟暮

元颢归来后,北魏黄河以南各州郡纷纷归顺,形势看似一片大好。可是,元颢不思进取,一进洛阳就放飞自我了。他缴获了元子攸的后宫,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

陈庆之劝元颢:“我们远来到此,未服的人还很多,敌人知道虚实趁机起兵反攻就危险了。所以,赶紧上奏天子(指梁武帝)派兵增援。”元颢手下元延明对他说:若梁国增兵北上,你不就真成傀儡了吗?于是,元颢上表梁武帝表示:河南河北已定,唯尔朱荣是大患,自己与陈庆之就可以对付,不劳天子派兵。

陈庆之又请求出镇徐州,元颢对其有猜疑,也不同意。要说梁武帝也是个糊涂蛋,元颢说不派兵,他还就真不派兵了。敌人随时会反扑,而元颢草包一个,南梁兵又少,这让陈庆之处境十分尴尬。

果不其然,北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及众多大将携孝庄帝元子攸带着大军从并州杀回来了,号称百万之众。

时值陈庆之率数千南梁兵驻守黄河浮桥北岸北中城,元颢率10万大军守南岸。尔朱荣乃北魏一名将,然而无奈的是,他连续攻北中城3天,与陈庆之交战11次,均告失败,损伤惨重。

《梁书》: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杀伤甚众。

尔朱荣本想退兵,但被手下刘灵助所劝阻。随后,尔朱荣认定元颢草包一个,决定赌一把,派数百精骑乘木筏偷渡到南岸。元颢立即派儿子元冠受领5000马步军迎击,结果失利,元冠受被斩。接着,尔朱荣军与元颢战于南岸桥头。没想到,元颢的10万大军居然不战而溃,元颢撒丫子跑了,后被抓住,洛阳也失陷。

陈庆之一看:后援没了,好尴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吧。于是,陈庆之率梁军南归,尔朱荣在后面追。不料,路过嵩山之时突然爆发山洪,梁军大部死散,陈庆之一路化装成僧人到达汝阴,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才逃回建康。

《梁书》: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值嵩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庆之乃落须发为沙门,闲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潜送出汝阴。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就这样,陈庆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仅两个多月就因元颢这个草包灰飞烟灭。

不过,梁武帝并没有责怪陈庆之,而是以功加授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出镇北兖州刺史,都督江淮诸军事。在任上,陈庆之又平定了妖僧强、土豪蔡伯龙的叛乱。

跌落巅峰的陈庆之并没有停息步伐,随后出任司州刺史,都督西豫州军事,马上又投入了新的战斗。530年,陈庆之发起悬瓠之战,大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接着他又在楚城之战中,大破北魏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等。

战后,南梁军将淮河上游的北魏豫州、司州之地收入版图。至此,整个淮河两岸尽在南梁掌握之中,随后罢去义阳镇兵,休养生息。

《梁书》: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高祖每嘉劳之。

“什么千军万马避白袍?我就不避。”手下败将东魏尧雄表示不服。

然而,可能是运气用尽了,也可能是休息时间长了。在接下来与宿敌东魏豫州刺史尧雄的对阵中,陈庆之吃亏了。535年,陈庆之与尧雄大战两次,皆以失败告终。至此,南梁从北魏收复的包括悬瓠、南顿等在内的豫州之地又被东魏夺了回去。不过对于这件事,《梁书》比较隐晦,没有提及。

536年,陈庆之进行了人生的最后一战。时值东魏大将侯景率兵7万攻打楚州,并西进淮上,写信给陈庆之让其投降。陈庆之二话不话,出兵东进,在黎浆大破侯景军,侯景弃辎重北逃。战后,陈庆之进号为仁威将军。

《梁书》: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进号仁威将军。

这一年豫州发生饥荒,陈庆之开仓放赈,灾民大多都受到接济。豫州老百姓800余人,请求为陈庆之树碑立德,获得梁武帝答应。

539年10月,陈庆之去世,享年56岁,谥号曰武。他的家乡义兴郡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陈庆之的一生充满传奇,个人能力非常突出,大胜过,也大败过。有人可能会认为南梁史书对他的记载过分夸张,但无论如何,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抹杀这位白袍将军以区区数千之众转战千里,纵横数年,所向披靡,震惊中原的战绩。

(本作者已与今日头条签约骑士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