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徐海东在河南去世,治丧会上,林彪宣布了“5个安排”

夕阳的温暖 2025-04-12 09:43:45

“冬天打雷夏天飘雪花”,一说到冤屈,我立马就想到了那有名的故事《窦娥冤》。书里写的六月天下大雪,那是连老天都看不过去的冤枉,窦娥是有嘴也说不清啊。

说起岳飞,那真是个忠臣良将,可惜啊,他没能完成什么大事业,也没能有个好结果,就因为一个说不清的罪名,就这么在历史里消失了。但人们心里都有杆秤,知道他是咋回事。好在,他的冤屈后来还是得到了平反。

1900年那会儿,徐海东在湖北大悟的一个小村庄里呱呱坠地,正好是光绪二十六年。就在这年,八国联军开始打咱们中国。那时候,中国就像被踩了一半的地儿,半是殖民地半是封建社会,乱得很。老百姓日子苦啊,都是因为满清政府太不像话,对内老欺负老百姓,对外呢,签了一堆不公平的条约。

国库越来越空,清政府为了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统治者就愈发狠心地加重税收,这让本就贫穷的老百姓日子更加难过。

徐海东家是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家里人都特别勤劳,每天早出晚归地干活。可是,就算他们再怎么拼命,因为地主的压榨和政府的税收,最后能剩下的粮食还是少得很。

徐海东打小记忆里,家里经常连锅都揭不开,老是饿肚子。因为这种长期的苦日子,他老爸就下定决心,得培养出个有出息的孩子,好让家里头能过上好日子。再加上徐海东从小就聪明,又爱学习,所以就算家里头不宽裕,他老爸也狠心咬牙,愣是把孩子送去了私塾念书。

徐海东心里明白,这个学习的机会真是太难得了,所以他特别当回事儿,学习上拼足了劲儿。在学校里,他不仅迅速又出色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还特别爱琢磨。遇到新知识,徐海东总是拉着老师和同学一块儿讨论,大家一起找答案,或者挖出更多新问题来研究。

所以徐海东在学校那会儿表现特别出色,尊敬老师,跟同学们关系也挺好,大家相处得很和睦。他心里一直清楚家里的条件,也明白爸妈供他上学不容易。为了帮爸妈分担点,徐海东经常下课了就去找零工做,赚点钱补贴家里。虽然赚得不多,但好歹也能给家里减轻点儿压力。

在学校里头,徐海东学到了好多新文化和知识,也更深地明白了无产阶级革命对中国那时候有多重要。于是,他就开始主动张罗学生运动,到处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

后来,我慢慢明白,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只有共产党能给中国人指明新方向。所以,徐海东这个样样都拿得出手的人,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革命者,从此一门心思扑在了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拼命干一辈子的路上。

徐海东自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后,打仗时他总是冲在最前头,啥危险都不怕。不管我军处境多紧张,他都能沉得住气。说起来,徐海东年轻时日子挺苦,生活环境差,身体也就落下了些毛病。

进了部队,徐海东压根儿没空顾上身体,结果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就算这样,他还是咬牙挺过了长征。后来,他又靠着自个儿的机灵,把敌人的一连串计划都给破坏了,真是个既勇敢又聪明的家伙。

那时候,中国还没进入比较稳定和平的时期,所以徐海东一刻也不敢放松。就算是身体不舒服,他也坚持要上战场,为了老百姓去战斗。在工作上,徐海东老是加班加点,不怕吃苦受累。他不仅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而且忙完工作后,还能处理其他事情。

不管哪儿需要徐海东,他都能火速现身。战场上子弹横飞,危险重重,徐海东干起活来又特别拼命,经常连天带夜地忙,完全不顾自己身体。这么长年累月地劳累,徐海东终于撑不住病倒了。就算组织上硬让他休息,他的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局势慢慢平稳了,徐海东也听了党组织和领导的话,安心在医院治病、休息。俗话说得好,“得病容易治病难”。要想把身体养好,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更何况徐海东以前为了革命事业,身体早都快累垮了。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