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江青参加程潜追悼会,程熙得知后,向周总理提出三个要求

夕阳的温暖 2025-04-12 09:38:52

1968年4月9号,全国人大副头头程潜在北京走了。因为他地位不一般,再加上那时候的情况也比较特殊,所以办不办他的告别仪式,还有谁能来参加,就成了大家的热点。

最后,周总理果断拍板,对程潜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务必举办追悼会,而且他自己也亲自出席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有个没想到的人会来,那就是江青。程潜的女儿程熙一看见江青,心里头就别扭得很。等追悼会一完事儿,她立马亲手给周总理写了封信,里头提了三条意见。没想到,周总理很快就给了积极答复。

“在2023年,科学家们在一次重要的研究中发现,通过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海洋中的稀有元素。这一发现对于未来的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们表示,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2023年那会儿,有群科学家搞了个大研究,他们琢磨出一种新招儿,能从大海里头更好地捞出那些稀有的元素。这事儿可不简单,对以后咱们找新能源、保环境都挺有帮助的。他们说,这新技术估计过几年就能派上大用场,给大伙儿带来更多好处。

【辛亥革命元老】

程潜,小名叫颂云。1882年3月31日,那会儿还是清光绪八年呢,他就在湖南醴陵的一个书香门第出生了。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最小,是家里的小幺弟。

程潜自小在家里的影响下,就展露出了超常的学习本事,16岁那年,他轻轻松松就考上了秀才。接着,他去了长沙的岳麓书院继续深造,打算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但那时候的中国,国内问题一堆,国外又有强敌,清政府眼看就要垮了,没办法,只能开始推广新学问,搞起洋务运动来。

程潜开了眼界后,觉得一个国家要强大,军队必须先强大起来。于是,他下定决心放弃文学,转而投身军事。1903年,他成功考上了湖南武备学堂,并且成绩排在第一位。第二年,他因为表现出色,被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继续学习。就是在日本,他遇到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孙中山和黄兴他们在日本搞了个革命组织,到处宣扬革命的理念。后来,孙中山站出来,把大家伙整合成了一个叫同盟会的大团体。到了1905年,程潜经过华兴会的老前辈仇鳌的引荐,也进了这个新成立的同盟会,从那以后,他就铁了心跟着孙中山先生干了。

1908年,程潜完成了陆军士官学校的学业,然后回到了国内,加入了四川的新军部队,在那里他担任了第十七镇,也就是差不多一个师级别的参谋。到了1911年,武昌那边闹起了起义,他二话不说就离开了原来的队伍,直接奔到了前线。在那里,他帮着黄兴一起跟北洋军打炮战。后来,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得回湖南去,组织起自己的革命军队伍。

真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毛泽东正好在湘乡中学念书呢。受到革命的召唤,他二话不说就去参了军,在湘军二十五混成协的第五标第一营里当了个小兵,没想到他还归程潜管呢。这事儿就算是程潜和毛泽东交集的起点了。打那以后,俩人见了不少次面,慢慢建立起了一份特别的情谊。

程潜在二次革命、护国行动还有护法斗争里,一直都是孙中山得力的帮手,但很遗憾,这些努力最终都没能成功。孙中山慢慢明白过来,靠民族资产阶级搞革命是救不了中国的。所以,在苏联的援助下,他决定重组国民党,并且跟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携起手来。

1924年那会儿,中国国民党开了个大会,程潜和毛泽东两个人,一个是国民党代表,一个是共产党代表,都参加了。没过多久,程潜就当上了军政部的头儿,而毛泽东呢,也被选进了国民党的中央执委会。这俩人都是湖南的,这次大会算是他们头一回碰面。

孙中山去世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出现裂痕。蒋介石这家伙,手里握着兵权,小动作特别多,老想着排挤和打压我们党的干部。在程潜的第六军里当党代表的林伯渠,私下里跟程潜说,蒋介石这人野心勃勃。可程潜还是心存侥幸,他觉得孙中山先生的威望那么高,蒋介石应该不敢公开违背新三民主义。

不过,“四一二”事件那把血腥的刀,让所有人的美梦都泡汤了。程潜这人吧,虽然政治上不站队,但对我党挺同情的。蒋介石就觉得他是个麻烦,找了个“操控湖南政务”的由头,把程潜的官职给撸了,连带着第六军也被打散了。

从1931年开始,程潜在国民党里面各个派别商量来商量去后,又回到了上层的圈子,升为了陆军上将,还当上了总参谋长。他和蒋介石的想法不太一样,因为他是在日本士官学校念的书,所以他们那一帮人就被叫做“士官派”。

1937年,发生了那个震惊全国的“七七事变”,咱们中华民族那会儿可真是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程潜老先生站出来大声疾呼,说国共两党得把过去的恩怨都放下,一块儿对抗那帮日本鬼子。毛主席听了这话,心里头那叫一个赞同,他还特地找人给国统区里那些有声望的民主人士带话,其中就有给程潜老先生的。

【审时度势,反蒋起义】

抗战一打响,程潜就成了第一战区的司令,还兼着河南省的老大,但手里没一支真正听自己话的部队,没多久就被边缘化了。兰封那一仗,国民党好几十万的正规军,竟然搞不定日军一个师团,中原眼看就要沦陷。蒋介石一看这形势,急眼了,让人炸了花园口的大堤,想用洪水来拖住日军。程潜呢,就被打发到大后方去了,当了天水行营的头儿和副总参谋长,其实就是被晾在了一边,一直到抗战结束都没啥实权。

1945年8月份,毛主席亲自跑到重庆,跟国共两边坐下来谈。这次,他又见到了程潜,这是他们第二次碰面。程潜一看,当年湘军里的小列兵,现在已经是共产党的头儿了,心里头那个佩服啊,立马就去毛主席住的地方拜访,俩人一块儿聊了聊当前的形势。

9月20号那天,毛主席在特别忙的时候还是抽空去见了程潜,俩人聊得特别合得来。程潜跟毛主席说,国民党打算弄个“宪政”,想通过从下面往上的选举来选新政府。毛主席听了这个,挺有兴致的,就劝程潜也去竞选副总统,还给了他点实在的建议:“要是选举成了,你就能主导和谈;要是没成,那你就回湖南老家呗。”

程潜压根儿没想到毛主席会如此器重他,于是就实话实说:“我手头紧,恐怕斗不过他们。”毛主席依然给他打气:“你不是还有不少以前的部下嘛,可以找他们一起想想辙呀。”

没错,到了1948年年初,国民党开了个行宪大会,程潜站出来说要竞选副总统。头一轮投票,李宗仁、孙科和程潜的票数都差不多。蒋介石这时候又开始玩心眼,偷偷帮衬着跟他亲近的孙科。程潜看出门道后,干脆不争了,转而全力挺李宗仁,最后李宗仁就当上了副总统。

蒋介石心里头窝火得很,但又没法直接发火,于是就把程潜给支回了湖南,让他去当长沙绥靖公署的头儿,还有湖南省的一把手。程潜呢,也乐意接受这安排,没想到这为以后他选择起义投了诚,埋下了伏笔。

1948年年底,三大战役打完后,国民党吃了大败仗,元气大伤,他们内部也开始闹矛盾了。李宗仁瞅准这个机会,在国民党里到处拉关系,硬是要把蒋介石给挤兑下台,他还专门派人去找程潜,想拉拢士官系的力量。程潜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国民党已经是日落西山,撑不了多久了。他一边虚与委蛇,接受了桂系抛来的橄榄枝,一边又悄悄地跟我党联系上了。

我们党的秘密工作真是做得相当到位。当程潜邀请他的族弟程星龄来和我们党接触时,程星龄只是轻轻一笑,就告诉程潜,他其实是受中共湖南省委的指派,来劝说他起义的。程潜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但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为啥呢?因为在我们党提出的谈判条件里,有个要惩治的国民党战犯名单,而程潜的大名,不偏不倚就在那名单上。

毛主席得知程潜有所顾虑,就特意请老朋友章士钊向程潜解释,说把他列在名单上是为了不让蒋介石起疑。只要程潜能真心实意地和我们党合作,以前的事儿咱们就一笔勾销,不再追究。

程潜卸下心理负担后,就开始紧张地筹备起义。到了1949年2月,陈明仁被安排做了华中“剿总”的副总司令,到了长沙。陈明仁啊,他以前在广州讲武学校时,是程潜的学生。程潜瞅着机会到了,就亲自请陈明仁吃饭,跟他掏心掏肺地聊,提出了想和共产党联手的想法。

陈明仁被人冤枉后,就不再受蒋介石待见了。后来他被白崇禧拉到了桂系,但也没受到重用。他心里也在琢磨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时他和程潜想到一块去了,两人决定找机会起义。到了5月份,白崇禧好像感觉到了点什么,他亲自跑到长沙,把省政府给重组了,还把程潜的部队都划给了陈明仁管。程潜一看这架势,心里慌了,连忙把家里人送到香港去,打算找机会开溜。

到了紧要关头,湖南省委又一次主动找到程潜和陈明仁,力劝他们早点拿定主意起义。程潜二话不说,立马动手写了封秘密信件,亲手交给了毛主席。信里头,他把自己的条件和想法都一股脑儿说了。毛主席收到信后,很快就回了信,告诉程潜他可以看着办,直接找往南打的四野司令员林彪联系就行。

程潜收到回信后,心里踏实多了。他和陈明仁立马行动起来,8月4日那天,他们拉上30多位国民党的大官,一起向全国发了通电,说要起义,这样一来,湖南就和平解放了。虽然事情来得急,加上白崇禧捣乱,大概有4万的起义部队闹了乱子,但这次起义的影响可不小,给其他地方做了个榜样,让大陆解放的步伐更快了。

【鞠躬尽瘁,哀荣备至】

1949年9月份,中央决定要开个新政协的会议,像程潜这样的进步人士都收到了邀请,他们来到北平一起商量怎么建立新国家。到了9月7号那天晚上,程潜坐着火车到了前门站,没想到毛主席、周恩来还有朱德都亲自到车站去迎接他,场面特别热闹隆重。

毛主席聊起过去,笑着打趣道:“好久不见了,您身子骨还挺硬朗嘛。这次特地请您这位老领导来,是想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程潜满怀感激地说:“多亏了主席,我虽然快七十岁了,但还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出点力。”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9月19号那天,毛主席心情特别好,他亲自去了北京饭店探望程潜,还热情邀请程潜去天坛逛逛。程潜一听,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他就和陈毅、粟裕、陈明仁等人一块儿,在天坛里边走边聊,气氛特别融洽。其实,毛主席这么做,就是想让程潜在政协会议开始前好好放松放松。

后来,毛主席找来了之前帮忙调解的程星龄,跟他商量起程潜的工作安排。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我本来打算让颂公去负责劝降西南那边的国民党残余部队,不过现在局势变化得太快了,这个职位用不着了。中央打算成立几个大区,中南军政委员会就设在长沙,林彪当主席。颂公是咱们革命的老前辈了,就委屈他当个副主席吧,你去跟颂公说说,看他啥意见。”

程星龄感到十分意外和荣幸,他连忙回答:“程将军受到主席的特别关照,心里真是感激得不知说啥好。对于主席的工作安排,他肯定会高高兴兴地接受。”

毛主席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他说:“要不咱们还是跟颂公商量商量吧,等明天你再给我答复。”

程星龄把这话跟程潜说了,程潜听后很有感触地说:“这样的安排,真是比预想的还要周到,我完全听从安排。”

参加完北京的开国大典,程潜就坐车往南边去长沙上任了。毛主席亲自给他送行,还特别关照程潜。不光把他的官职级别定为三级,还吩咐湖南那边每个月给他五万斤大米,让他自己看着怎么用。

这么做不只是因为个人交情,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深思熟虑。主席讲道:“颂公这一辈子起起伏伏,但始终屹立不倒,这足以证明他不一般。颂公资历深厚,老部下众多,能帮忙的咱都得尽力帮衬。说不定有人会去找他帮忙,或者他自己也想给老战友们送点钱,这些咱们都得提前考虑到,省得他手头拮据。”

程潜在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期间,工作特别上心,不仅帮忙推进了土地改革,还助力了荆江分洪工程,成果相当显著。到了1958年,毛主席亲自来湖南看看情况,那时候程潜已经是湖南省的省长了。不过,因为当时政治环境有点复杂,加上他还在全国人大有职务,所以他就跟毛主席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我跑来跑去北京和长沙也挺累的,要不我还是把省长这个位子让出来吧。”

毛主席一听就明白了话里的意思,他给程潜鼓劲说:“颂公啊,你可以上半年在北京,下半年回湖南嘛。现在大局为重,高层干部不能轻易变动。你是中央的骨干,威望又高,还是留在湖南当省长最合适。”程潜听了这话很受振奋,结果又在湖南省长的岗位上干了整整十年。

特殊时候一到,毛主席点头后,周总理就动手干了。中央弄了个保护名单,把像宋庆龄、章士钊、程潜这些国民党里的大人物都给列上了,免得他们受到啥不好的影响。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1968年年初,已经87岁的程潜老人,在家里不小心摔了一跤,骨头都摔断了。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北京的大医院去治。但遗憾的是,在医院躺了几个月后,他又得了肺炎,结果导致大出血。医生们尽力抢救,但还是没能留住他,4月9日那天,他就离开了人世。

这事儿传开后,有人就说程潜是国民党的人,觉得国家不该给他办追悼会。周总理听了这话,直接站出来说,程潜将军在抗日战争里可是立了大功,对湖南的和平解放也有很大贡献,这些都不能忘。追悼会,得办!

程潜老先生在生前有个心愿,那就是离世后希望能采用老式的土葬方式。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从1956年开始,中央就推广火葬了。不过,周总理了解程潜的身份和心意后,特别开恩,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程潜的家里人心里挺过意不去,怕给总理添麻烦,也不想搞特殊。可总理态度坚决,非要按程潜的遗愿来办,最后还是给他举行了土葬。

1968年4月12号那天,程潜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办。没想到,江青竟然也来了。程潜的老婆郭翼青和闺女程熙,一瞅见她就火冒三丈。郭翼青径直走到周总理身边,大声问道:“总理,您说说,程潜他到底算哪门子人?我们家又到底是啥成分?”

周总理语气平和却带着坚定讲道:“颂公那可是咱们的革命老同志,和平起义那会儿,他立下的功劳可大了。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一心一意地工作,直到生命的尽头。所以说,你们这家人,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革命家庭!”

追悼会搞完后,程熙递给周总理一封信,里头说了三件事儿。头一件是想换个小点儿的房子,现在这套开销太大,家里负担不起。第二件是想找份工作干干,毕竟家里没了收入。最后一件,是想请总理把老爸以前写的诗转交给毛主席,表示一下对主席的尊敬。

周总理仔细看过之后,特别体谅程熙的不容易,就点头同意了头一条和第三条要求。说到第二条,周总理温和地对她说,你现在还年轻,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生活费用方面不用愁,国家每个月都会按时给你补助的。要是程潜老先生知道了周总理这么照顾他的家人,肯定能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