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侠小说”到“仙侠小说”,李白的神奇,总有你想不到的!

国学传播 2024-06-17 21:14:36

引文

中国传统文化有阴阳两大学派:积极入世之“阳”为儒,避世自修之“阴”为道。

中国传统社会有明暗两种文化:仕主导明面秩序,侠主导暗面秩序。

中国传统文学有两大绝顶高手:最能代表儒家修身入仕文化的杜甫,身兼墨家行侠文化和道家修仙文化的李白。

李白,这个神奇的男人,是“诗仙”,是“词祖”,散文也能入选《古文观止》,是能独自浪迹荒郊野岭的剑客,还是能够采药炼丹的“仙人”。

李白,一个人,承载了太多文化!

从曾经风靡一时的“武侠时代”,到如今风靡网络的“仙侠时代”,李白总是不经意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时常让网友们眼前一亮!

一曲《侠客行》,千载武侠梦

“侠文化”源远流长,其主流始于百家中的“墨家”,韩非子曾有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与“侠文化”牵涉甚深的“刺客列传”和“侠客列传”两篇,由此可见,在传统社会的“暗面”,侠文化一直是存在且很兴盛的!

说到“侠文化”就不能不提及以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为代表的武侠小说,而在这些武侠小说中,我们就隐约看到了传统诗歌文化在其中留下的深深烙印,尤其是李白的《侠客行》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侠客行

唐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作为“武侠小说”的泰斗,金庸先生干脆直接用“侠客行”作为其小说的书名,更是在该书开篇直接引用李白的《侠客行》原文,可见金庸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这首诗中深刻的武侠文化基因!

《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经常被武侠小说大量引用,这一句重在描写侠客内在的“魂”,几乎可以完美适配大部分的侠客描写。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也偶尔被引用,这两句重在对侠客外在形象的描写,形象很鲜明,引用时却也因此受到了一定限制。

修仙何寂寥,再听太白曲

自从网文时代开启,仙侠体裁逐渐成为网文中的一个大宗,而仙气飘飘的李太白自然又成了仙侠小说的最佳代言人!

早在1997年就开始创作的《风姿物语》中,就有以李白为元素创作出的武学“青莲剑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随着网文的不断发展,仙侠网文中更是频频引用李白的诗句,这为本就贫瘠的网文土壤注入了一丝传统诗歌的肥料,虽然难以提升网文的质量,但对本就势弱的传统文化而言终究是一件好事。

游仙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并不少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也弥漫着浓郁的仙气。以下这些诗句就经常被仙侠网文所引用。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这些诗句选自不同的太白诗篇,充分体现出了李白的无尽想象力。试想想,若不是李白是资深的道士,又如何能写出如此仙意缥缈的诗句呢!

结句

身为文章大宗师,李白不愧是“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的男人,他的诗歌涉及面其实是极广的,即使侠客和游仙这类小众题材,李白的同类诗歌仍旧是其中的佼佼者,让后人们无法视而不见,即使是金庸先生这个层次的文学家,仍旧不免用作品向先贤李白致敬!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