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旦发生战争,要记得第一时间要带好这5样东西,才能保命

雾寒似露 2025-04-25 10:56:49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联合国难民署最新消息:全球1.2亿人流离失所 75%加沙人无家可归。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胡塞武装VS美国、缅甸内乱···

当我们岁月静好之际,每时每刻都有人因战乱而死于非命,还有成百上千万流离失所的难民在忍饥挨饿,不知明天和炮弹,哪个先来。

那么,烽火之下的平民到底在经历怎样九死一生的险境?“那一天真的来临”,早已把和平看成“理所应当”的我们,又该怎么办?

不妨从“联合国难民署”和难民的口中,找找答案。

宁为盛世犬,不当乱世人!炮火下的平民有多惨?

“跟泽连斯基打交道,比跟俄罗斯还难。”

4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已经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失去了所有耐心,要求他尽快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否则美国将“撒手不管”。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的存在让战争如此难以平息,泽连斯基可以选择和平,也可以再打3年,然后失去整个国家。”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初步达成协议,就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态,俄乌就能实现完全停火。

特朗普猛批泽连斯基“非常有害”,“想把所有的乌克兰人都送上战场。”

截止现在,乌军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万。

至于平民,有1.2万人死亡,受伤者约2.8万人(联合国数据,实际会更高)。

即使侥幸存活下来,也会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目前,乌克兰境内约有 370 万,境外难民在 660 万以上,总计超过 1000 万,占战前乌克兰人口的四分之一。

乌克兰海外难民,随时都有遭驱逐的风险(特朗普已经对在美难民动手),生活在本国的,日子更不好过。

房屋、学校、道路、桥梁被摧毁,不间断的导弹、无人机攻击,导致电力、供暖、饮用水供应、排污设施、互联网通信中断。

医院和卫生设施遭到袭击,造成医护人员伤亡,基本服务中断。

爆炸物大面积污染土地,根本种不出任何庄稼。

不过,相比于中东,尤其是加沙难民,乌克兰人还算幸运。

加沙走廊三分之二地区被以色列划定为“禁区”,大规模的流离失所重现。

以色列禁止所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药品和其他医疗物资消耗殆尽,母婴健康所需的血液和其他物资已处于危急性低水平。

未爆炸武器的威胁、食物和水源的维系也是加沙地区目前面临的现实情况。

联合国调查厅表示:“加沙卫生和环境状况混乱,水源匮乏,并且有跳蚤和昆虫滋生的情况。”

也就是说,现在的加沙难民,没吃没喝断网断电,生活在一个随时都会被夺去生命的“垃圾场。”

更令人担忧的是加沙的那些儿童。

在中国,孩子是被呵护、浇灌的“花朵”,但在加沙,孩子意味着更低的生还率。

联合国报告,目前有超过2万名儿童沦为孤儿。

每一名儿童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碎的失去亲人的悲痛故事。

11岁的拉赞,她在战争一次轰炸中几乎失去了所有家人。

拉赞的父母和三个兄弟姐妹都在袭击中遇难,她亲眼看着至亲至爱被炸得血肉模糊。

而且,拉赞虽然逃过一死,可腿部严重受伤,由于药品匮乏引发感染,只能做截肢手术。

截肢以后,伤口又发炎了,她每天发着高烧,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更糟糕的是,拉赞还要拖着病躯,跟随叔叔颠沛流离,躲避以色列的炮火袭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由于缺乏食物、水和住所,家庭成员多的大家庭都难以照顾自己,更不用说孤儿或无人监护的儿童了。

他说:“我在拉法见到了这些孤身儿童。我们担心,在加沙北部和中部,失去父母的儿童会面临更糟糕的情况。”

“幸运的人总是幸运,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距离加沙不远的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地盘,每天也有平民丧生。

美军把轰炸也门平民,吹嘘成“袭击胡塞武装集会”,特朗普还亲自发文称:“胡塞武装再也不会袭击我们船队了。”

胡塞武装回应称:“被特朗普炸死的,不是我们的成员,而是平民百姓。特朗普自己上传了滥杀无辜的证据。”

胡塞武装抨击道:“美国的空袭对我们的影响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他们除了杀害平民,一无所获。迄今为止唯一成果就是让美国声誉扫地。”

难民的忠告:危险来临,犹豫是致命的,钱财乃身外之物!

“你现在最希望干什么?”当被问到这句话时,许多加沙儿童都会脱口而出:“我希望我能死。”

而当有人问他们:“长大后想干什么”时,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我们在加沙,注定不可能长大。”

纯真的面孔下说出如此残忍的话,清醒到让人心疼。

比起“提前长大”的孩子们,加沙大人要更加崩溃。

他们提心吊胆,痛苦、失去、流离失所和破坏,早已成了难以忍受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怒吼道:“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关于战争,除了残酷,所有死里逃生的难民,最大的印象应该是--突发性。

一位妇女在接受联合国采访时感叹:“我们一直犹豫要不要离开家,总觉得战火不会烧到这里。但当邻居的房子被炸毁时,我们知道不能再等了。最大的教训是,当危险来临时,犹豫可能是致命的。”

“虎口脱险”之后,他们都后悔没提前做好准备,带够必要的物资。

在生死面前,所有的财富都已经不值一提:“我们失去了家园、财产,甚至亲人。在那种情况下,你会发现物质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另一位难民则感叹:“逃出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带不了。只有身上穿的衣服和最重要的证件。后来才意识到,那些身份证明是我们重新开始生活唯一的凭据。但如果我们提前准备好充足且必要的物资,都放在背包里,就会免去许多麻烦。”

当“那一天”来临,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在炮火下当难免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俗话说“有备无患”,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今天,谁也不知道“那一天”何时会来临。

所以,战争爆发后,即使战火还没有烧到自己的家乡,未雨绸缪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旦开战,平民百姓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其次才有其次。

战争来临,有5样东西必须提前备好,方便随时撤离。

第一,水,干净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存最基础需求。

只要缺水3天,就会有生命危险。

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红十字会、美国FEMA等权威机构,都把“水储备”列为最高优先级。

农村可利用地窖储水,城市家庭可储备折叠水袋。

保险起见,可以按每人每天1.5-3升储备,优先小瓶装(便于携带)。

当然,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备好便携式滤水器、净水片或活性炭滤水壶,应对水源污染。

第二,高能量、耐储存的食物。

战端一开,沦为难民,谁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吃上一顿饱饭。

而且,颠沛流离,昼夜赶路,需要消耗很大的热量。

因此,压缩饼干、能量棒、肉罐头、方便面绝对是“战时首选”。

第三,急救包。

战争发生后,外伤、感染风险骤增,而医疗系统可能瘫痪,无法及时救治。

个人或家庭,可以提前备好止血绷带、止血粉以及碘伏棉球、酒精棉片和退烧药、止泻药,以应不时之需。

如果是慢性病患者,则需储备至少1个月用量。

第四,通讯和信息工具。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为,战时信息获取对避险至关重要,而无线电是唯一可靠通讯手段。

卫星电话、对讲机、口哨以及手摇收音机,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备几个大容量充电宝。

当然,必须注意仔细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经历过伊拉克战争的难民曾说:“我们依靠收音机获取外界信息,但很多消息都是假的,让人更加恐慌。”

第五,照明和火源。

可以配几个LED的手电筒或者头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还要备足打火机、火柴。

要是条件允许,还可以带上头盔和防毒面具,防弹片、建筑碎片及化学武器威胁。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不应该鼓吹战争。

而看上去战争确实离我们很远,我们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

网络上总有些人在追捧战争,动不动“喊打喊杀”,但只有战争来临,才会发现它究竟有多么可怕。

当然,和平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先烈真刀真枪,拿命换来的,需要我们坚定捍卫。

对于我们而言,宁可满身泥泞的爬到河对岸,也不能衣冠楚楚的站在岸边。

每个国人,都应该关爱国防,投身国防,守护国防。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