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段江江教授团队研发铁离子制冷技术,借铁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制冷。它能效高、更环保、体积小,在多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有望掀起制冷变革。

在制冷技术的持续探索进程中,华中科技大学段江江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铁离子制冷技术,为制冷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该技术基于铁离子(Fe²⁺/Fe³⁺)的氧化还原反应达成热管理。在制冷阶段,Fe³⁺吸收电子转化为Fe²⁺,这个过程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达成制冷效果;而在放热阶段,Fe²⁺释放电子又变回Fe³⁺,将热量排出。通过精确控制这一变化过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制冷,原理新颖且高效。
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中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在水中加入特定的有机溶剂腈类化合物,能够极大地提高铁离子“变身”的效率。这一发现意义非凡,使得制冷效率相较于传统技术提升了70%。在仅需0.11瓦/平方厘米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就能实现1.42度的温度降低,理论性能系数更是高达14.3,这一数据彰显了其卓越的制冷能力。
与传统制冷技术相比,铁离子制冷技术优势显著。能效比方面,传统制冷系统理论COP上限为5,实际使用中仅能达到3 - 4,而铁离子制冷技术经优化后理论COP值达到14.3,是传统空调的4.8倍,节能效果显著。在环保层面,它不依赖传统制冷剂,能够彻底淘汰氟利昂类制冷剂,每年可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对环境保护贡献巨大。同时,其体积小巧,铁离子制冷系统体积可缩小至传统设备的1/10,这一特点使其能轻松适配更多应用场景。
从应用前景来看,铁离子制冷技术的潜力巨大。在节能领域,如果中国4.5亿台空调全面替换为铁离子制冷技术,每年节电量可达5400亿度,这相当于三峡电站5年的发电总量,节能效益惊人。在微型电子设备领域,它能为手机、电脑等设备散热,解决设备过热问题,提升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可应用于电动汽车温控系统,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制冷系统笨重的问题,从而提升续航里程。在数据中心,能用于冷却,降低数据中心的制冷能耗,节省运营成本。在航天器领域,可为航天器的电子设备提供高效、紧凑的制冷解决方案,满足航天器对设备小型化和高效能的需求。
可以预见,铁离子制冷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原理、显著的技术突破、突出的优势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在未来制冷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制冷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有点制冷革命的感觉
技术受限成本,耐久,范围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个制冷技术也许很先进,能不能达到很大功率不好说,至于能用多少年就更说不上了。
没制造出来一切为零
授权大公司,赶快制造,推向市场[笑着哭]夏天来了,我希望省点电费[呲牙笑]
电池制冷?看起来比压缩机好,又不需要高压封闭,成本都能降不少,也不像半导体制冷,热传导差,还没噪音,很降维打击,真的话,比弄无线传输的特斯拉都危险啊。
你真牛,就让格力生产出来。格力肯定告诉你,钱不是问题。
人才[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了不起![点赞][点赞][点赞]
被研究出来的技术有很多,但大多数多都只能停留在实验室而不能大规模生产和普及。实用性很重要。
这种东西应该是特种应用,一时半会还不会普及。
要商用估计得好几年
什么时候可以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