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宁阳独立营连长张学谦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马继孔同志的指示,前往兖州发展青年抗日,扩大抗日力量。
马继孔
五年前,韩复榘主政山东之时,张学谦曾在兖州武术馆作过馆长,利用这层关系,张学谦很快便在城内联系到了二十多名,一心报国的爱国青年。
按照张学谦原先的打算,在清明这天,借着群众们祭坟的习俗,各村青年拿着纸香来到大孟集集合,随后众人经西北乡泗皋集,转汶河北奔赴部队。
然而,就在众人约定集合的当天上午,张学谦这边却突然出了状况。多少年后,张学谦再次回忆起那个上午,依然唏嘘不已:
“那时候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短,一时缺乏对敌斗争经验,在活动中没注意隐蔽自己,暴露了目标。”
当天上午,一个叫石祥林的男子,敲开了张学谦老家的院门。这个石祥林是张学谦原先办武馆时,所收的一名徒弟。张学谦热情地招呼对方进屋,两人寒暄一番之后,对方便直截了当地提出,想要买张学谦家后院的老林子。张学谦察觉到对方说话时,仿佛神情不定,不像是好人的模样,便回拒道:“我们没打算卖树,再说树是家里老人们种的,我也做不了主。”
随后,张学谦起身想要送客,但对方却赖着非要去后面看看,推脱不过,张学谦便只好起身领着他出门去看。
俩人出了门,刚绕过高土坎,就听见后面走着的石祥林大喊一声,“出来了!”
张学谦回头一看,只见石祥林掉头就跑,拐了几下就逃得无影无踪了。张学谦见状,心里顿时不由“咯噔”一声,下意识环顾四周,只见四下陡然出来了好多手持枪械的伪军,众人全副武装,冲喊着拥了过来,将张学谦一下子围在了当中。
后来张学谦才得知,这群伪军听说张学谦会武功,为了抓人时万无一失,还专门请了两个东北会武术的打手陪同,一起来抓他这个“武林高手”。
一众伪军明显对张学谦心怀忌惮,众人一步步慢慢靠近,生怕对方暴起伤人。不过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张学谦并没有任何反抗表现,其身后的两名伪军见状,猛地扑上前去,一人抓着一个胳膊,随后便掏出日本白金钢铐子,将张学谦牢牢地铐住了。
敌人们一见抓张学谦这么容易,既有些出乎意料,也顿觉得意洋洋,为首的伪军头目看着张学谦,骄傲地说道: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他这个“武林高手”名不副实,咱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捉住了。”
一众伪军跟着嬉笑起来,众人簇拥着将张学谦押上一辆马车,随后赶着车辆向着兖州而去。
当时车上跟随的伪军当中,曾有人提议将张学谦的腿也给绑上,别让他给跑了,但伪军头目鉴于张学谦先前的“表现”,摇着头拒绝了:
“咱们这么多人,还有铐子铐着他,还能跑了他?”
随后一众伪军便急赶着车辆,想要尽快回到兖州城里请功。当时,这帮人谁都没有注意到,一直躺卧在车里、垂头丧气的张学谦,慢慢睁开了眼。
张学谦刚才并不是不能脱身,只是一想到自己倘若跑的话,必然连累家人,便没有反抗。
这一路上,张学谦都在寻思着,不能让敌人把自己送进城内,进去了,肯定没有活的可能。眼看着车辆已经来到了兖州城北小安以南的木家庙大洼里处,兖州府塔尖已经隐约可见,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张学谦便趁着车辆颠簸之际,将腿悄悄地抽到了车帮上,随后趁着车辆过沟坎时,一个猛地颠簸,张学谦当即纵身急跳下去。
因为双手带着铐子,车速又极快,张学谦跳下车后,没来及调整重心,便一头栽倒在了地上,顿时磕得一阵头晕目眩。亏得张学谦是练过武术的,就在他倒地的那一刻,他的脑袋下意识地猛地一拱地,随即一下子便直起了身。下一刻,张学谦便立马撒开了腿向着西南方向,快速跑去。
从跳车到跳起身子逃跑,这一系列动作兔起鹘落,也就是眨眼之间,看得车上的伪军们目瞪口呆,等众人反应过来之时,张学谦已经早已跑出一段距离了。
因为车速快,对方勒住马车也用了一些时间,随后众人跳下马车,向着张学谦逃跑的方向追去,眼看追之不及,便纷纷举枪射击。
其中一颗子弹,打中了张学谦的右耳朵,鲜血糊了半个脸,但张学谦此时也顾不上疼痛,下意识便是拼命地奔逃。
当时,伪军头目觉得对方是拷着的,肯定逃不远,大家先前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好容易抓到人了,倘若此时打死了的话,那功劳可就打折扣了。
因此,对方下令,不要打死人了,抓活的。
众人又跑了一段时间,渐渐地,张学谦被拷着的劣势便凸显出来了,敌人越追越近,眼看着有一名伪军士兵已经追到近前,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
张学谦看着对方越来越近,心里不禁暗叫糟糕。
“也是巧了,当时那个人就快到我跟前了,后面的敌人向着我这边开了一枪,子弹擦着我的右脚踝过去了,也把那个人吓了一跳,对方可能是怕自己人误伤了自己,速度便不由慢了下来,才让我最终跑到了河沟边。”
张学谦再次回忆起当年的这次生死逃亡,依旧唏嘘不已。
众人你追我赶,不多时便来到了一条河沟旁边,随后张学谦纵身一跳,跳入了这条河沟之内,河沟内的水不多,但地形曲折。好在张学谦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知道这条河沟有两股分叉,一股向正南,一股向西南。
张学谦跳下之后,没有向正南,也没有向西南逃跑,而是直接掉头,向着北面的方向跑去,这个方向正是敌人追来的方向。
这种逆向思维,确实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对方追至河沟处时,随后便分队向着正南、西南方向沿河追去,压根就没人想到,张学谦竟敢又折返跑回来了。
当天,张学谦沿着河沟一路向北,随后转东跑到了曲阜县的柳家庙,趁着天黑之时,张学谦摸到了庄内刘康功的家中。对方是自己哥哥的把兄弟,一看张学谦被拷着,赶紧找来锤子想要帮张学谦砸开手铐,但两人忙活了半天,却始终没能砸开日本人造的白金钢手铐。
最后还是刘康功的媳妇,用剪刀剪开张学谦的棉衣,张学谦最后一个手一个手地从手铐中挤掏了出来。
刘康功将张学谦藏在自家的地窖里,一藏藏了十几天,这段时间,敌人四下寻找张学谦,却始终没能找到对方的任何踪影。
随后,这二十多名日伪军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城内。听说逮住了人,都铐住了,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人给逃脱了,兖州城内的敌军头目,登时便上火了,指着这二十余人大骂不已:
“就是一个鸟,也能把他给打下来,何况是个人?去拿铐子拷人,人没抓回来,连铐子都送给人家了!”
这些被骂的一众伪军,为了事后不那么丢人,显得自己无能,随后便大肆宣传张学谦如何如何武功高强,会飞天遁地、飞檐走壁,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张学谦反被对方吹成了一个无所不能、武艺非凡的煞神高手。
后来,张学谦的经历被毛主席知晓,对方还专门让人将张学谦所戴的那副手铐,拿到了延安去展览。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29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宁阳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