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怕冷、还手脚冰凉,但一补就上火,口腔溃疡、失眠全来了!
大便稀溏、尿频腰酸,却还口干口苦、舌苔黄厚,到底该清热还是温补?
吃再多健脾补肾药,腹胀、失眠反而加重,问题出在哪?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如果你也有这些矛盾的症状,说明你的体质并非单纯的“阳虚”或“湿热”!接下来呢,咱们从舌象入手,教你如何精准调理,避免“越补越上火”!

首先呢,患者舌苔厚腻且发黄,这是痰湿严重的表现,且已经化热了。
痰湿,在中医理论中讲,是由于脾肾功能减弱,导致体内水湿无法正常代谢,逐渐聚湿成痰。当痰湿在体内堆积过久,就会郁积生热,形成湿热。

再看舌尖,红而无苔,这是湿热上扰心神,导致心火旺的征象。
心火本为阳火,应往下走以温养肾水,但湿热上扰,使得心火无法下行,反而上炎,扰乱心神,引发失眠多梦等问题。同时,心火旺还会损耗肾阴,使肾阳更加亏虚。

此时,如果患者只关注补脾肾之阳,而忽略了清热化痰、清心降火的重要性,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因为痰湿扰心,心火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只补脾肾之阳,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温补脾肾阳气,咱们可以用肉桂、干姜这些温阳的药。它们能增强脾肾的力气,让水湿排出去,痰湿就没了源头。

清热化痰,咱们可以用黄芩、瓜蒌、茯苓、薏苡仁这些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药。它们能帮咱们把体内的湿热和痰湿去掉。

降心火,咱们可以用黄连、莲子心、竹叶这些清心火的药。它们能把心火降下来,打破湿热扰心的恶性循环。
最后,加入白术、陈皮等健脾化湿药物,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邪的排出即可。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若是还有其他不同的症状,或者是困扰也可以交流一下,我是张医生,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