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一生都在四处征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好不容易建立汉朝登上皇位后,却仅仅在位七年就离世了。在这短短七年的在位期间,刘邦可一刻都没闲着,始终保持着征战的状态呢。他不是直接身处征战的最前线,亲自指挥作战、与敌人拼杀搏斗,那就是正行进在前往战场的路途之中,时刻准备投入到新的战斗里去,真可谓是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要知道,刘邦此前可是付出了诸多努力,而这些努力都没有付诸东流呢。在他精心的安排与谋划之下,局势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些起来叛乱的军队,都被一一平定下去了,没有再掀起什么大的风浪。与此同时,来自外部的敌人,也都被成功地驱逐出去了,使得边境得以安宁。就这样,大汉的江山在刘邦的一番作为下,已经一步一步地走向稳定啦,呈现出一片逐渐稳固的态势呢。
在刘邦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心里有着一份深深的牵挂,而这份牵挂所指向的,正是那些曾经一路陪着他南征北战、打下这大好江山的老伙伴们。可以说,在那弥留之际,其他的诸多事情或许都已渐渐模糊,唯有这些陪着他出生入死、一同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的老伙计,成了他心头最为放不下的存在呢。
刘邦为了能让那些人安安分分地当好臣子,于是就和众人订立了一个名为“白马之盟”的约定,其内容就是:要是有不是刘姓的人被封王的话,那么全天下的人都要一同起来去攻击他。
人们不禁会问,大汉江山的发展是否如刘邦当初所预想的那样呢?他所订立的盟约最后到底有没有发挥效力呢?而那些跟随刘邦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们,他们真的是始终对大汉忠心耿耿吗?
汉室衰微,朝纲祸乱
在封建帝制时期,身为皇帝可不容易,有两类人那是必须得小心提防着的。这其中一类呢,就是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他们往往功劳赫赫,势力不小;另一类则是外戚,也就是皇帝的母族或者妻族那边的亲戚们,他们也有可能凭借着和皇室的特殊关系而滋生出一些别样的心思。就拿刘邦来说吧,他心里很清楚,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功臣们,是存在着乱国的可能性的。毕竟他们手握重权,又有不小的威望,万一要是起了什么别的念头,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呢,刘邦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和这些功臣们签订了著名的白马之盟,以此来对他们加以约束呢。
刘邦怎么也没想到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结果呢,就引发了后来吕后专政以及吕氏一门把控大权的局面。
在刘邦离世以后,皇位便由其太子刘盈来继承了,刘盈登上皇位后被称作汉惠帝。要知道,刘盈乃是刘邦与吕雉所生的嫡长子,按照封建时代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他顺理成章地接过了刘邦留下的皇位,成为了大汉王朝新一任的皇帝。
实际上呢,刘邦对刘盈并不是特别喜欢哦。在他看来,刘盈的性格方面存在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刘盈不太适宜去承担治理国家这样重大且复杂的任务呢。
就这样,刘邦心里头始终有着一个想法,那就是打算把皇位交到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手上。在刘邦看来,似乎刘如意有着让他更为看重的地方,所以才会一直盘算着要将这至高无上的皇位传给他呢。
刘邦原本是想达成某件事的,然而群臣纷纷出面阻拦,结果就没能如他所愿。最终呢,是刘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刘盈成为皇帝之后,并没有表现出那种嚣张跋扈的样子哦。倒是他的母亲吕雉,在这之后脾气变得越来越大了呢。
吕雉呢,就因为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便觉得有了倚仗,于是就在后宫里头开始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起来。在这后宫之中,之前那深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以及她的儿子,可就倒了大霉啦,成了吕雉着重进行迫害的对象。
刘邦其实心里已经料到吕雉可能会采取某些行动了。于是呢,他就事先做了安排,把刘如意和戚夫人送到了一个地处边疆的小城,想着这样就能让他们躲开吕雉可能施加的迫害。可谁能想到呢,刘邦终究还是把吕雉的狠劲儿给低估了,即便做了这样的安排,最后也没能完全阻止吕雉后续的所作所为呢。
吕雉呢,把戚夫人母子给接回长安来了。这之后啊,她可是多次动了谋害这母子二人的心思呢。而刘盈呢,他的性格比较软弱,对于母亲下达的命令,他实在是不敢公然去违背。不过呢,他心里还是想着要保护自己的这个弟弟的,毕竟是有那份兄弟之情在嘛。
刘盈让人把刘如意接到了自己所住的宫中。从那之后呢,他每时每刻都陪在刘如意身旁,片刻都不分离哦。就拿吃饭来说吧,他俩是吃同一碗饭呢,不分彼此;睡觉的时候,也是同睡在一张床上,关系显得格外亲密呢。
吕雉一直想谋害某人,可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既然没办法对那个人动手,于是她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戚夫人的身上。
从那以后,刘如意便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了,这之后的日子里,与母亲相见这件事仿佛就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他的生活里从此缺失了母亲的身影,那曾经熟悉的面容也只能留存于记忆之中了。
在刘如意十三岁那年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那天,刘盈打算叫上刘如意一起出门去打猎呢。可谁知道,这刘如意呢,就想在屋子里舒舒服服地睡懒觉,压根儿就不想出门。没办法,刘盈见叫不动他,最后就只好自己一个人出门去打猎啦。
当刘盈终于有所察觉并回过神来的时候,他赶忙心急火燎地往皇宫赶回去。可等他匆忙赶到之时,却发现刘如意早已经惨遭杀害了。
刘盈在经历了某件事情之后,整个人就彻底消沉下去了,从此一蹶不振。要知道,在这之前呢,刘盈可算得上是一位相当勤政的明君呢,对待朝政之事那是尽心尽力,在治理国家等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然而,就是在那件事情发生之后,他就完全变了个样,不再像以往那样用心于政务了,而是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把心思都放在这些消遣享乐的事情上了。
在那个时候,朝中的大权出现了旁落的情况,这就恰好给吕雉创造了一个能够夺权的绝佳机会呢。于是,吕雉便顺势抓住了这个时机,成功地将朝中的大权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家的亲戚们纷纷都给任命成了大官,就这样,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吕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全面地掌握住了整个朝政大权啦。
在那之后,吕雉做出了一个举动,她带着刘盈一同去见一个人,这人便是戚夫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戚夫人当时竟然还活着呢。原来啊,吕雉在之前就对戚夫人采取了极为残忍的处置方式,她把戚夫人一直囚禁在猪圈当中养着,就这么让戚夫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了下来,直到此刻带着刘盈去见她的时候,戚夫人依旧处在那样悲惨的境地之中。
话说刘盈在见到戚夫人之后啊,那情景可把他吓得不轻,整个人一下子就被惊到了。随后呢,刘盈就生了一场极为严重的病,这病来势汹汹,尽管多方救治,可他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没过多久,刘盈就离世了,年仅二十四岁,实在是令人惋惜。
汉惠帝离世以后呢,他留下的那些孩子都还年纪幼小,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处理国家大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吕雉便又一次采取了行动,把整个国家的重要权力全都收拢到了自己的手中,从而掌控起了国家的局势。
吕雉做出了一件打破刘邦盟约的事,那就是她把自己吕氏一族的人都封了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刘邦生前曾定下相关盟约,可吕雉却没有遵循,而是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将吕氏族人纷纷推上了王的高位。
当时的情况是,诸侯们心里虽然满是愤怒,可却都不敢把这股怨气表露出来。就这样,吕雉稳稳地把控着朝政大权,这一握就是漫长的八年之久呢。要知道,这时间跨度可不小,甚至都比刘邦当初在位的时间还要长一些。
在吕雉离世之后呢,朝中仍旧留存着一股颇为强大的吕氏势力。要知道,此前在吕雉当政期间,这吕氏势力可是仰仗着她的权势得以在朝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的。然而如今吕雉已经不在人世了,没了她在背后撑腰,那些朝中的大臣们可就不会再对吕氏势力坐视不管啦,自然是要采取行动,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迎回汉文帝
在当时,吕氏一族专权的情况极为严重,这让朝中的局势变得十分复杂且不稳定。面对这样的局面,朝中两位大臣陈平与周勃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们开始精心策划起一场足以“改朝换代”般重大的行动。他们深知,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局势,就需要有一位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来取代吕氏所扶持的傀儡皇帝。经过一番考量与谋划,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刘邦的儿子刘恒。随后,二人秘密地展开行动,成功将刘恒接回了京城,心里盘算着要让刘恒来继承皇位,以此来推翻吕氏的专权统治,恢复汉室的正统地位。
当各方面条件都达到成熟的状态时,周勃果断地采取了行动。他亲自带领着一帮人径直冲进了皇宫之中。进入皇宫后,周勃迅速展开行动,把那些吕氏家族在朝中担任大臣职位的人,一个不落地全都给抓了起来。不仅如此,就连刘盈的儿子们,也都没能例外,同样被周勃他们给一一抓捕起来了。
这些小孩子其实是很无辜的。在他们的奶奶犯下错误的时候,竟然把他们当作了牺牲品,可他们又能有什么过错呢?他们还只是小孩子,本应在关爱与呵护下成长,却因为奶奶的错误遭遇了这样不公平的对待,着实令人心疼和惋惜呢。
然而,就为了能够彻彻底底地斩断吕家所犯下的所有罪孽,最终的结果是,刘盈的后人竟一个都没能留存下来。这其中的缘由虽复杂,但从目的上看,就是要通过这样决绝的方式,让吕家相关的种种罪恶根源被连根拔起,不再有延续的可能,所以才导致了刘盈后人全部消失殆尽的局面。
当完成了一系列相关事宜之后,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登上了皇位,他便是在历史上被人们所熟知的汉文帝。
汉文帝向来行事极为小心谨慎。想当初啊,朝廷派人去请他登基即位呢,可刘恒心里直犯嘀咕,觉得这事儿没准儿就是个陷阱,所以一直不敢轻易动身前往。之后呢,刘恒为了弄清楚真实情况,接连派遣了好几位使者前往京城去仔细打探消息。经过一番了解,得知朝中确实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这时候,他才算是稍微松了口气,心里的担忧也稍稍放下了一些。
然而,刘恒依旧坚持不肯出门。在这种情况下,他又选择了进行占卜这一方式来做进一步的考量。经过一番占卜操作后,得出的结果竟然显示为大吉大利。看到这样的占卜结果,刘恒心里才踏实了些,最终决定出发前往长安。
刘恒在前往长安的路途之中,那可是格外小心翼翼,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就如同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一般。他时刻提心吊胆的,心里老是担心自己所带领的部队会突然遭遇敌方的突袭,毕竟这一路上局势复杂,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危险呢。就这样一路忐忑,好不容易总算抵达了长安。可到了这儿,刘恒却依旧不敢轻易进入皇宫。要知道皇宫之中更是各方势力交错,局势不明朗,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陷入未知的危险境地,所以他只能在皇宫外徘徊,不敢贸然踏入。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周勃察觉到这位皇帝行事极为谨慎。面对这样的状况,周勃也只好采取行动,他亲自携带着那至关重要的传国玉玺,前往去拜见这位皇帝。
可谁能想到呢,刘恒就是不肯露面见周勃。周勃实在没办法了,最后只能恭恭敬敬地跪着,把那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给送了出去。直到这个时候,刘恒才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开始相信周勃了呢。
最终呢,周勃带着刘恒的亲兵一同来到了皇宫。进入皇宫之后,周勃便指挥着众人开始对皇宫展开了一番细致且全面的清理工作,从皇宫的里面到外面,每一处角落都没有放过,都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进行清理的。一直到把皇宫彻彻底底清理完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恒才放心地进入了皇宫之中呢。
话说在皇宫之内,刘恒和群臣进行了会面活动。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刘恒面对群臣,态度极为恭敬,只见他认认真真地向群臣行了礼,那一举一动之间,完全没有一点儿身为上位者的架子,就如同对待平辈一般,谦逊有礼。
两度拜相国
刘恒最终得以登上皇帝之位,这其中啊,陈平和周勃那可是立下了大功的。想当初,他们可都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呢,资历深厚,经验丰富。而且,正是他们大力扶持,才把刘恒抬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所以呢,刘恒对陈平和周勃这两人也是极为尊敬的,毕竟人家功劳摆在那儿呢。
汉文帝在登基之后,做出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那就是将周勃任命为右丞相。这一任命,无疑是给予了周勃相当高的地位与职责,让其在朝堂之上承担起重要的领导角色。并且,汉文帝还对周勃进行了丰厚的赏赐,赏赐给他黄金足足三千斤之多,同时呢,还赐予他食邑一万户。如此的赏赐,在当时来说可是极为优厚的,充分显示出汉文帝对周勃的器重呢。
在当时那个时候,周勃在朝廷当中所拥有的权势那可是极大的呢。不过呢,周勃这人倒也没干什么不好的事儿,还是跟以往一样,一门心思地为朝廷效力,那可真是尽心尽力。说起来,就算是假设周勃真的触犯了法律,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汉文帝其实也不敢轻易对他采取什么举措呢。
就在周勃正处于沾沾自喜的状态之时,他身旁的人对他进行了提醒,告知他务必要把控好自身的行为举止。
那一天,周勃正在自己的家中设宴款待门客呢。这时候,有一位门客就对周勃讲了这么一番话:“您想想看,之前您可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呢,把吕氏一族都给诛灭了,还成功地迎回了皇帝,就因为这事儿,您的威名那可是传遍了天下。可是呢,现在虽说文帝对您十分宠信,可这情况,其实并不是啥好事儿呢。”
在那场宴会结束以后,周勃特意把这位门客留了下来,因为他心里对自己当下所处的境况很是担忧,急切地想要从这位门客这儿得到些指点,于是便诚恳地向其请教起自身目前的处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有一位门客对周勃说道:“您看啊,当下您可是功劳极大,都已经高过君主啦。皇上呢,表面上对您那是极为尊敬的,表现得客客气气的样子。但实际上,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就把您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一般呢。您要是这会儿还不懂得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继续这样毫无顾忌的话,那灾祸可就要马上降临到您的头上来啦,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周勃在听完相关的事情之后,这才恍然大悟。在那一瞬间,他仿佛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冥冥之中好像察觉到有许许多多双眼睛正在紧紧地盯着自己呢,这种感觉让他心里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
过了几天的时间,周勃前去面见汉文帝,此次面见,他主要是为了向汉文帝谢罪,并且提出辞去官职的请求。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周勃所料,汉文帝并没有对他进行挽留。在辞官之后,周勃就一直待在家里,几乎不怎么和外面的人有所接触了。他平日里的活动范围可以说就局限在家里,最多也就是偶尔和一些相识已久的老朋友见见面罢了,过着颇为低调、深居简出的生活。
汉文帝发觉他做事这般谨慎细致,觉得很是放心,于是便决定不再另外安排人去盯着他啦。
陈平离世之后,丞相这一职位就空缺下来啦。汉文帝寻思着要找个能胜任此位的合适人选呢,可挑来选去,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找到特别合适的。没办法,最后汉文帝就把那象征着丞相职权的大印交到了周勃的手上啦。
周勃心里其实是极不情愿接手相关事务的,可汉文帝下达了旨意,面对这旨意,他根本没办法违抗。没办法,周勃最终还是再次出任了大汉丞相这一职务。
周勃之所以能第二次出任丞相之职,原因就在于当时汉文帝还尚未寻觅到更为契合的人选。就这样过了十个月的时间,而到了这个时候呢,汉文帝总算是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丞相啦。
话说在那一天上朝的时候,汉文帝心里有了个打算,他想着要把一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们都打发回他们各自的封地去,而且呢,还要顺势把他们担任的官职给一并罢免掉。可这些老臣呢,心里头都不乐意,谁都不愿意就这么离开京城,回到封地去呢。
汉文帝心里盘算着要顺利地把那些老臣给打发走,于是他就对周勃讲道:“您在朝廷之中那可是德高望重的老臣,现在呢,有这么个情况,那些臣子们都不怎么听我的吩咐,您看您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树立个榜样,带个头呢?”
就这样,周勃迎来了他的第二次丞相任期,可这个任期仅仅持续了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一到,汉文帝就把周勃打发回了他的封地去了。
老年人的悲哀
周勃回到自己的封地以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无聊。他以前那些老朋友呢,要么已经离世了,再也没办法和他相聚叙旧,要么就是怎么都联系不上,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似的。周勃每天也没什么别的事儿可干,就这么浑浑噩噩地一天天打发着日子,整个人都显得没什么精气神儿。
要是能就这么过日子那也就算了,可实际上呢,汉文帝并没有打算让这位对自己有恩的人能够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时光呢。
周勃是从沛县那个地方就开始跟随刘邦的,要知道,他人生中有大半辈子的时间可都是身着铠甲度过的呢。在那漫长的岁月里,铠甲几乎成了他的日常装扮,见证了他一路追随刘邦的征程。
周勃闲在家中,感觉颇为无聊之时,便会把战甲穿戴起来,将自己全副武装一番。穿戴整齐后,他就会沉浸在回忆之中,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当年那些经历过的种种事情。
要知道,在汉朝的时候啊,对于铠甲和兵刃的管理那可是相当严格的呢。当时周勃有一些行为,就被人注意到啦,他那种类似“战斗”的行为,被人给报告给了汉文帝。汉文帝呢,就借着这个由头,直接把周勃送进了大牢里头,不仅如此,还给他硬安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呢。
那时候的周勃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本身身体状况就欠佳。而汉文帝呢,居然还暗示监狱里的狱卒,要让周勃吃些苦头。周勃的长子周胜啊,娶的是汉文帝的女儿,就凭借着这一层亲属关系,周胜找到了汉文帝的舅舅,接着又通过汉文帝的舅舅,把周勃在监狱里遭受的这些情况告知了薄太后。
薄太后得知周勃被抓起来的消息后,不禁勃然大怒。她当即把汉文帝叫到跟前,满脸怒色地斥责道:“你可知道,那周老将军当年可是深受先帝的器重。先帝对他极为信任,把重兵都交给他,让他去镇守边疆呢。在那样手握重兵、权势颇大的情况下,他都从未有过一丝一毫造反的念头。如今呢,他都已经年老体衰了,手里早就没了兵权,你说,就他现在这状况,难道还会去造反不成吗?”
接着,他竟然直接把自己头上所戴的头巾摘了下来,然后用力一扔,那头巾就朝着汉文帝所在的方向飞了过去,最后落在了汉文帝的身上。
汉文帝得知情况后,急忙派人去把周勃从监狱里释放出来。要知道,周勃此前在监狱当中可是遭受了极为严重的伤痛折磨。等他被放出来回到家中后,身体状况也没能好转起来,没过多久,就遗憾地离世了。
周勃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刘邦一同闯荡,在那风云变幻的乱世里,为了打下一片江山而奋力拼杀。可以说,刘邦能够成就帝业,建立大汉王朝,周勃那可是出了不少力的。后来刘邦驾崩了,这天下的局势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可周勃呢,依然忠心耿耿,肩负起守护这大汉天下的重任。在诸多复杂的情况之下,他更是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最终成功地将汉文帝扶上了皇位,稳稳地保住了刘家的江山社稷。
结果呢,等到他到了年老体弱、身体渐渐衰败的时候,居然遭到了汉文帝的欺侮。他在这样的境遇下,把这辈子所有能吃的苦都吃了个遍,这情况真的是太让人不禁发出深深的感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