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是清代,打从开国起,“重满抑汉”就成了它奉行的基本国策,在政治、经济等好些方面,旗人都有特权。汉人得苦读十年去参加科举,旗人可不用这样,就靠着自己八旗的身份以及出身背景,就能直接被授官。
说到这块儿,不少读者就会想到侍卫,觉着侍卫是八旗子弟当官的主要途径。实际上呢,这种想法不太对,选侍卫也就只是其中一个法子罢了,还不咋普遍呢。所以啊,御史这就跟大伙讲讲旗人当官的那些相关知识。
就清代的八旗制度来讲,旗人当官得看他们各自不同的出身以及文化程度啥的,当官的途径能分成下面几种类型:
【第一类:以世爵世职挑选侍卫】
清宫的侍卫大多是从上三旗里挑人来补充的,下五旗倒也不是一个都没有,不过人数确实没多少。因为侍卫承担着宫里头以及大内的守卫职责,这活儿责任可重得很呐,所以不是出身军功世家的子弟,那是没资格当侍卫的。
从职官方面来看,侍卫其实不算兵,得算是官呢。各个侍卫都有自己对应的品级,按从高到低排是这样的:一等侍卫,是正三品;二等侍卫呢,是正四品;三等侍卫为正五品;还有蓝翎侍卫,是正六品,文献里提到的粘杆处侍卫就归在这一类里。
能看出来,侍卫的级别相当高呢,一等侍卫跟外省绿营的参将是一个级别。显然啊,这么高级别的侍卫,可不会随便给一般的旗人当的,只有那些自己已经拿到过爵位世职的,或者是承袭了祖上世爵世职的勋贵家的子弟,才有资格来挑选当侍卫呀。
就拿和珅来说吧,他继承了祖上的三等轻车都尉这个名号。就是因为有了这头衔,乾隆才让他当上了粘杆处侍卫。了解清代爵制的人应该都清楚,轻车都尉是相当于正三品的。
要是达到伯爵及以上的级别,那起步的条件就会更高些,像八旗里各个都统、副都统的职位一旦出现空缺,马上就能被引见然后补上缺额。这种做法可是完完全全按照“爵职相符”的规矩来的。
【第二类:以科举入仕】
宗室、觉罗还有八旗子弟打从一开始就有着阶级方面的特权,好多人压根儿不用去走科举那条又难又苦的路。不过呢,也有一小部分旗人是一心扑在学问上的,就选了通过科举来当官这条路。
旗人和汉人在同一场合比试竞争的事儿挺常见的。在清朝的时候,旗人考中进士的就有1400多个呢。朝廷那可真是打心底里看重这些旗人,还在很多方面给了他们不小的关照。
要是考中了举人、进士,那授职的时候起点可就挺高的了。特别是那些进士出身的旗人,通常都会被选进翰林院,当成重点人才来培养呢,而且他们升迁的速度比汉人还要快些。就像乾隆朝的尹继善、道光朝的文庆,就都是这种情况呀。
旗人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那在皇帝眼里可就是满洲的文化精英啦,这人往后的仕途肯定顺顺当当的,比靠当侍卫进入仕途的旗人还更有优势呢。
【第三类:比笔帖式入仕】
旗人要是既没世爵世职,又没通过科举当官,可本身还有些文化素养的话,那大多就走这样一条路了。清代的皇帝一直挺看重对旗人的文化培养的,还专门设立了八旗官学来培养旗人子弟呢。
这类人不算最好但也不是最差,在旗人种里属数量最多的那拨儿。等他们在官学里学够了时间,再通过考试的话,就能被选到各部院衙门去当笔帖式啦。
清代有个特别的岗位叫笔帖式,它这性质挺复杂的,有的没品阶,有的有品阶,具体主要得看各个衙门的实际情况来定。
在清朝的时候呀,不少旗人大臣都是从笔帖式这个职位开始起步的,接着呢,就升职当主事啦,或者员外郎、郎中啥的,也有的会被派到外地去当道府官员,到最后呢,有的能成为管理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有的能进入内阁当上宰相呢。
【第四类:以拜唐阿入仕】
满语里的“拜唐阿”,说的是在各个衙门里当差干活,可又没品级的那种编外人员。朝廷在各个宫殿、园林,还有王公们的府邸当中,都安排设置了好多的拜唐阿呢。
旗人是分等级的,有三六九等之分呢。其中最差劲的,就是那些既没有世爵世职,还不爱去学文化知识的旗人子弟。这种人的数量可不少哇,朝廷为了能给他们把生计问题还有前程啥的给解决了,这才专门设置了一些临时的差事,好让他们能有活干,听候驱使。
拜唐阿可不是那种低贱的苦役,他们在各部院衙门里干些体力活,要么管管库房,要么负责值守。不过和侍卫、笔帖式比起来的话,拜唐阿要想晋升可就难多了。
拜唐阿要是能有个不错的出路呀,那最好就是能晋升成蓝翎侍卫,或者被挑中去当七八品的那种小京官。只要能顺顺当当转正了,往后也就有盼头能升到更高层级的岗位上去啦。
除了上面说的那四类入仕渠道外,还有别的途径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荫生啦。要知道荫生可不是清代或者旗人独有的,从古时候就有这玩意儿了,汉族大臣同样能享有荫生的特权呢。
汉人是通过科举才能进入仕途,旗人可不一样,不管走哪条道儿,那都比汉人快捷得多。说句不好听的,甭管是哪个阶层的旗人,都有挺大的机会能进到官场里头去。
咱来算笔账啊,清朝入关那时候,满洲的人口也就二十来万左右。等到乾隆那时期呢,人口也才涨到一百多万。这当中把妇女和老幼都去掉的话,成年的壮丁最多也就三十多万吧。而且在这三十多万人里呀,有二十万是国家规定好名额的八旗马步兵,这么算下来,满打满算剩下能有空缺的也就十几万人啦。
旗人能选的官缺可比汉人多啦,文武官职加起来,起码有一万多个岗位能让旗人去挑呢。这就意味着啊,每10个旗人里,就有1个有机会入朝当官。可汉人就不一样喽,平均算下来,得三万人里才会出一个能进官僚队伍的幸运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