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已有一批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力量不容小觑。其中女记者斯特朗是一个突出代表。她曾六度来到中国,亲身见证并报道了中国革命的真实面貌,尤其是她在1946年与毛主席的历史性会谈,她与毛主席的深入对话,特别是毛主席关于“纸老虎”的论断,震惊了世界并预示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斯特朗的报道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认知,也坚定了国内外支持中国革命的力量。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毛主席油画
1885年,斯特朗出生于美国布拉斯加州一个普通家庭,早年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大学毕业后斯特朗投身社会运动,关注儿童福利与工人权益,坚定反对帝国主义,尤其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她与史沫特莱、斯诺并肩作战,被中国人亲切称为“3S”,三位外国记者为中国革命发声,传播了中国的抗争与理想。
1925年斯特朗首次来到中国,她亲历并报道了省港大罢工。这场罢工为上海五四运动提供了强大支持,最终成为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篇章。斯特朗深入罢工现场,采访了工人领袖,将这段历史以文字记录下来,带到全世界。
斯特朗
1927年斯特朗第二次访问中国,深入湖南、上海、武汉等地,亲眼见证并报道了中国农民运动的激烈与广泛。她撰写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详细记录了农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勇敢对抗帝国主义与封建压迫,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
1937年抗战爆发,斯特朗不顾万难,穿越崎岖山路,来到五台山八路军总部。那时,朱德、彭德怀等革命领袖正在这里指挥抗日战斗。当斯特朗见到朱德时,满身尘土、衣衫朴素的朱德走过来热情迎接。尽管形象与她的预期差异巨大,但朱德真诚的微笑让她的紧张一扫而空。
斯特朗和毛主席
在五台山的十天里,斯特朗与八路军将士们共同进餐、交谈,深入了解抗战的真实情况。她被这支新型军队的精神所打动,许多士兵对她充满好奇,斯特朗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甚至教授一些外语。她通过这次经历,撰写了《人类的五分之一》一书,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如何在艰苦环境中,与百姓同心协力,展开艰苦卓绝的抗战。
1941年1月,斯特朗在返回美国的途中,恰逢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军队对新四军展开了惨烈的屠杀,屠戮对象包括前线战士,还有军官家属、伤病员以及后方警卫部队。
毛主席合照
回到美国后,斯特朗接到一封紧急电报,通知她可以公开她所掌握的关于事件的所有材料。她还收到一份来自中国共产党方面的文件,内容涉及对新四军的改组、继续抗日的计划,并警告必须严防亲日汉奸的破坏。同时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声明,揭露重庆亲日势力企图将中国纳入纳粹法西斯轴心国的阴谋,列举了十五个具体步骤。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斯特朗迅速在纽约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政权的危机。文章中她指出蒋介石已无法指挥一个统一的中国,且整个政权面临分裂。在《美亚》杂志上,斯特朗深入报道了中国局势的真相,让世界了解了蒋政权的腐败与无能,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中的坚强立场。
斯特朗及时准确的报道,让世界看清了中国抗战的真实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危机的蔓延。正如路易·艾黎所说:“斯特朗不仅是为了报道轰动新闻,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探求真理,为的是推动历史进程。
1946年8月6日,斯特朗按计划前往延安采访毛主席。那时毛主席已经站在窑洞前的石桌旁,周围是一片宁静的山谷。大树的枝叶繁茂,为桌旁投下了一片阴凉,四周虫鸣鸟叫,空气清新。斯特朗与毛主席坐下时,突然窗外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斯特朗
她发现屋顶上出现了许多群众,越来越多的面孔开始出现,围观的目光充满了好奇。斯特朗感到有些紧张,心里想着:是不是有危险?毕竟当时国民党对延安进行封锁,毛主席一直是悬赏的目标。
毛主席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微笑着解释道:“这些人是百姓和孩子,听说有外国人来了,就都跑来看看。”他还调侃道,延安的孩子们很少见到外国人,尤其是像斯特朗这样的金发碧眼的女性。毛主席的语气平和而亲切,毫不在意自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斯特朗
斯特朗感到震撼,原来毛主席在这里的形象如此接地气。她不禁与自己熟悉的世界做起了对比:在美国,总统生活在白宫,四周围绕着重重警卫和特工,想要靠近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安检。而在延安毛主席不需要警卫,还能毫不避讳地与百姓亲密接触,仿佛一位普通的村民。
谈话渐渐转向国际局势,斯特朗提到二战后美苏对峙的局势,询问毛主席对未来战争的看法。毛主席拿起几个水杯,用简单的比喻解释道:“这是美国,”他说着举起一个大杯子,“这是苏联,”又拿起另一个大杯子,“这之间是人民,他们不愿打仗。”他指着杯子之间的小杯子,解释说:“真正挑起战争的,是那些反动派。
毛主席合照
斯特朗一开始以为毛主席说的是两国之间的地理差距,提到美国可以用核武器威胁苏联。毛主席却轻轻摇头:“不是空间的问题,而是人心。人民站在两国之间,他们反对战争。”他又补充道:“反动派就像纸老虎,吓唬人的东西,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斯特朗一时语塞。她从未听过如此直接且生动的表达。毛主席笑着解释:“纸老虎,用纸做的老虎,专门用来吓唬小孩子。”他接着用英文解释道,这个“纸老虎”就是毛主席亲自翻译的“Paper-Tiger”,寓意那些看似威胁巨大的力量,实际上根本无力可怕。
斯特朗
1947年2月,周恩来找到斯特朗,说:“接下来我们会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但胜利就在不远处。”他劝她尽早离开解放区,因为局势对她不利。然而,斯特朗拒绝了,她决定留下,继续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几天后,毛主席亲自找到了斯特朗:“安娜,未来我们会度过艰难时光,但请你将这段经历告诉全世界的共产党组织。两年后,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毛主席的自信让斯特朗深受震撼。他相信,国民党迟早会失败。
新中国成立
斯特朗心中依然疑虑重重,尤其是美国对国民党的军援。然而毛主席平静地说:“美国和蒋介石的援助无法决定战局。过去二十年,我们的一切物资几乎都依赖敌人供应。我们的胜利并不依赖他们,而是人民的力量。”他接着笑道:“我们打败了十四个国民党旅,一些俘虏的国民党士兵很快会成为我们的战士,这就是辩证法。
毛主席的乐观和坚定,让斯特朗深受触动。她意识到,这场革命远比她想象的更有力量。临别时,她写下:“只有在被包围的延安,我才真正感受到建设新世界的力量。
斯特朗
1947年2月14日,斯特朗依依不舍地登上了美军观察组的飞机,离开了延安。尽管离开,她依然不忘毛主席的嘱托,开始全力进行宣传工作。在她的笔下,毛主席的“纸老虎”理论和革命胜利的信念传遍了世界,激起了全球无数人的关注与共鸣。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斯特朗坚定地将毛主席的思想带到国际社会,尽管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困难,她始终没有动摇。她的报道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逐渐了解到,延安正在孕育一个新中国,一个全新的社会与未来。
斯特朗
两年后斯特朗的信念得到了验证。1949年9月,经过长达三年的艰苦解放战争,毛主席最终实现了他的预言。中国共产党在全面胜利之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8年斯特朗再次来到中国,这次她决定定居北京。在她人生的最后十二年里,她三次与毛主席见面,最后一次见面发生在1965年11月24日——她的80岁生日。这次会面充满了感情和欢笑,让她久久难忘。
合照
那天毛主席特意安排了与斯特朗的会面,并要求她从北京飞往上海。斯特朗回忆起那天,称她“非常惊讶”,因为毛主席专门挑选了她的生日来见面,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当她抵达上海时,她和毛主席的座位紧挨在一起,旁边是马海德。两人愉快地交谈了两个小时,气氛非常轻松。谈话中,毛主席的幽默和智慧让斯特朗再次感受到他对革命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整个会面让她倍感温暖和亲切。
1964年1月18日,毛主席接见了李敦白、爱泼斯坦和斯特朗。三位外国友人的到访让毛主席感到十分高兴,他与他们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斯特朗
1970年3月30日,斯特朗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她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有郭沫若亲自题写的:“美国进步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之墓”。她的一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在中国,她和斯诺、史沫特莱并称为“三S”,象征着外国友人对中国革命的坚定支持与无私奉献。
1985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三S”系列邮票,其中有一枚是斯特朗的肖像,面值20分。这是对她贡献的肯定,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对她的深情怀念。斯特朗的名字和她为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里。
斯特朗
参考文献:
斯特朗:与毛泽东保持一生友谊的美国人,http://www.81.cn/yljnt_208627/ylml/S_208648/16283741.html,中国军网,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