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位离开家庭,独自踏上自驾游之旅的苏敏阿姨吗?
她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电影最初的名字叫《亲爱的妈妈》,后改名为《出走的决心》。我个人更喜欢《出走的决心》这个名字,没有刻意强调某种情绪,却克制、有力。而她的身份也不再只是女儿、妻子、妈妈,而是她自己。
影片主人公叫李红,一个出生于60年代,二十多岁就下岗的普通女工。她的大半生都在家庭主妇和打零工之间浮沉挣扎,就像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的人妈妈一样。“等”是李红前半生的关键词,等考大学的机会,等结婚,等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等孩子的孩子长大……她们的幸福总是被承诺在无尽的“等待”以后。终于,长期处于痛苦中的李红爆发了:「我等不了了!我再等下去,我永远都走不了。」「我也想有我自己的事,我和你们是一样的!」李红出身于思想观念传统的多子女普通家庭,即使本身学习成绩不错,却不得不为整个家庭和弟弟的发展让位,放弃考大学的梦想。她在父亲的要求下,早早参加工作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那个时候的她,认为婚姻是让她摆脱原生家庭、奔向自由的途径,于是她积极主动的随大流,进入了婚姻生活。丈夫是她自己选的,她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年轻时候的丈夫,是温和的,体贴的,甚至在恋爱阶段也有一些颇为浪漫的瞬间。可是这一切,都在她为人妻为人母之后,被碾压地粉碎。下岗之后的李红,不仅在社会中脱节,也在家庭中沦为低丈夫一等的无尊严劳力。她的自由空间几乎被盘剥殆尽,又要做家务,又要照顾女儿,还要伺候丈夫。李红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优先考虑身边的人,而这一切都源于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和她一样,是妈妈、是女儿、也是姐姐,李红母亲一生都在为别人操劳,但母亲对此却毫无怨言。也许母亲觉得这是她应该做的,又或许是她早已对生活感到麻木,不知道该如何反抗。但李红不是她母亲,她有独立自主的个人意识。为了逃离原生家庭,她自主选择婚姻,可是这段婚姻却成了另一个牢笼。下岗后,她努力争取工作的机会,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丈夫孙大勇,追求她的时候,好声好气,因为年轻,总觉得未来可期。可是人到中年,依然混得一般,在外面给人“当孙子”也换不来一个好脸色,回到家就把气都撒妻子身上。因为丈夫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他自认为自己有资格对妻子颐指气使,就连妻子花的每一分钱,他都要记账。经济上是AA制,可是家务什么的还得李红做。而他不仅无视李红在家务劳动、在社会再生产领域的价值,还贬低李红的喜好,挑剔李红的家务,通过言语暴力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在李红不堪忍受丈夫的冷暴力,希望离婚时,父母和弟弟却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甚至认为孙大勇已经是一个“还不错的男人”,哪怕是为了孩子,也不该离婚。而她的女儿孙晓雪,原本是李红出走的无条件支持者,但当真的触及到她的利益时,她也成为了压迫母亲的那一方。作为一个新晋母亲,孙晓雪在找人分担育儿压力这件事上,没有去逼迫从头到尾都没有做出任何事业牺牲的丈夫,而是选择了妈妈。因为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能者多劳的角色,经济便捷,习惯已成自然,母职剥削在这一刻令人惊恐的完成了闭环。成为母亲的新一代女性,不甘愿放弃经济独立,结果就是要被动承担家庭与工作平衡的双重责任。而为这个新时代叙事兜底的,是上一代的母亲们。男人们再次在家务育儿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责任中隐身。在一次争吵中,丈夫的语言暴力,激发了李红长期受压抑而失控的攻击性。她拿起水果刀,指向丈夫,却一下下扎在自己的胸口,鲜血淋漓。医生对她做出诊断,中度抑郁,中度焦虑。故事的原型苏敏阿姨,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曾认真考虑过自杀的方式,并认为那是一种解脱。电影几乎原汁原味的重现了苏敏阿姨前半生的生活,没有刻意塑造一个极端的反派。豆瓣上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演的保守了,姜武演的不好,应该让我爸来演。”这是李红的生活,而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千千万万个李红,过着类似的生活,这是一个常见的家庭缩影。或许到了孙晓雪这一代,很多男性已经不再那么大男子主义,也愿意为妻子提供一些情绪价值,比如孙晓雪丈夫,看似开明,听老婆话,可是潜意识里,仍然认为照顾孩子是女人的本分。如果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分工的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母亲仍然会被默认为在育儿方面应该付出更多,而女性在就业市场上,也仍然会继续遭受歧视。感谢编剧,没有以女性的深明大义来结尾。女性受到了伤害和不公正的待遇,是可以选择不原谅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