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地产圈可热闹了,到处都在传“取消公摊”的消息。从张家口到衡阳,好多城市都在搞这事儿。要是买房以后只按套内面积算,这房价到底会咋变?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又会受到啥影响呢?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公摊面积,坑你没商量,先给不太懂的朋友讲讲,啥是公摊面积。简单说,就是电梯、楼梯、走廊这些公共地方的面积,要分摊到咱们每家每户头上。就拿买100平的房子来说,可能你真正能使用的面积也就70平,剩下那30平都拿去公摊了。听说重庆有个楼盘更夸张,公摊率达到42% ,这就相当于你花100万买房,有42万都花在公共走廊上了,你说冤不冤。
大家早就对这公摊面积意见很大了。住建部在2019年就提过按套内面积交易,不过一直到今年才开始慢慢落实。现在张家口明确要求按套内面积计价,衡阳更是直接把公摊面积踢出产权面积。像长沙、杭州这些城市,也有新招,把阳台、飘窗这些不计入容积率,甚至还送空中花园,这其实也是在变相提高得房率。
政策落地,生活有啥变化?政策真落地了,最明显的就是房子单价会“变高”。打个比方,一套总价800万、公摊20%的房子,原来单价8万每平,取消公摊后,单价就涨到10万每平了。但其实总价没变,这么看,你花同样的钱,能得到的实际使用面积变多了。不过,物业费、取暖费以后可能也按套内面积来收,虽说不用给公摊面积交钱了,可这些费用的单价说不定会涨。
二手房市场也会有大变化。要是以后新房得房率普遍能超过90%,但同地段的二手房得房率只有70%,那二手房价格肯定得大幅下降。有中介说,重庆试点套内计价后,老小区的挂牌价直接降了15%,不过成交量却涨了30%,大家都怕自己手里的房子不值钱了。
开发商会这么好心?有业内的朋友提醒,零公摊可别高兴得太早,说不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有些开发商推出那种“负公摊”户型,说房子使用率能超过100%,实际就是把设备平台、天井这些空间算成赠送面积。但这些赠送的地方可能没有产权,以后还有可能被认定是违建,到时候就麻烦了。
还有一点让人担心,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把公共区域缩小。像是减少绿化面积、减少停车位数量,甚至把走廊宽度从1.8米缩到1.2米。有地产分析师就说:“以前公摊大,还能保证点居住品质,现在取消公摊,公共空间怕是越来越差了。”
网友吵翻了,支持取消公摊的人觉得,终于不用给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公摊面积交钱了。有个网友@买房难就吐槽:“买了120平的新房,到手才79平,公摊出去的40平都能开派对了!”但也有人担心,开发商肯定不会做赔本买卖。网友@房产老兵就说:“取消公摊就是明着涨价,开发商才不会当慈善家。”还有人开玩笑说:“说公摊面积坑人,那公摊的绿化又怎么算呢?”
不过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购房者还是支持取消公摊的。重庆试点之后,购房纠纷下降了40%,但也出现了新问题,像是赠送面积到底怎么界定?阳台算半赠送还是全赠送?飘窗多高才不计入容积率?这些都需要更详细的规定。
是真透明,还是新套路?有建筑设计师透露,现在很多房企都在研究怎么“偷面积”。像长沙有个项目,通过错层阳台、挑高客厅这些设计,得房率超过130%;浙江德清的第四代住宅,空中庭院不计入容积率,既提高了居住品质,又控制了成本。但这些设计都得有政策支持才行,不然很容易引发各种纠纷。
专家就建议,取消公摊的同时,一定要有透明化的措施。比如得有统一的面积计算标准,明确哪些空间不算公摊;要加强对赠送面积的监管,防止开发商虚假宣传;还得完善二手房评估体系,减少新旧政策带来的冲突。
你支不支持取消公摊?这场住房变革眼看着就要来了,但要全面落实还需要时间。住建部正在研究全国推广的方案,估计2026年主要城市就能实行。取消公摊虽然是好事,但也不是万能的,关键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房屋交易体系,可别旧的公摊问题没解决,又冒出新的套路来。
结语
零公摊时代要是真来了,对咱们老百姓肯定是好事,但买房的时候可得多留个心眼。不能只看房价单价,得房率、赠送面积、小区公共配套这些都得综合考虑。毕竟咱们买房花的都是辛苦钱,每一分都得花得值。
互动话题
要是取消公摊,房价单价变高,你能接受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