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别眼睛里只有窦婴、田蚡,那个低调不争之人,才最厉害呀!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2-21 10:20:38

提到西汉外戚,很多人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两个名字:窦婴、田蚡,这两个人一个代表窦氏,一个代表王氏,都曾经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人皆望其项背。但要说到厉害,他们两个还不够看,他们一个被汉武帝腰斩于市,另外一个被吓死,一个比一个死的窝囊。而有那么一个人,他自始至终都保持低调不争的态度,一生都在汉武帝身边却安然无恙,以至于他死后的余威,还可以眷顾家族多年,这个厉害的人物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卫青。

厉害的人,不一定是天生的,后天的环境加上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改变的,当然如果有贵人相助就更好了。卫青属于那种出身寒微,但一路上都有贵人相助的,自己也属于坚韧不拔之人,才逐步成长为西汉最强外戚的。卫青是私生子,父亲对他也不重视,兄弟们把他当做女仆看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养马,身份则是马奴。如果不是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卫青一辈子也就是个马奴而已。平阳公主为弟弟汉武帝选美,府上养了很多能歌善舞之人,其中就有卫子夫。而卫子夫在众多舞者中,属于出类拔萃色艺双绝者,这就是他能在众多舞者中脱颖而出,被汉武帝选中的原因所在。

卫子夫入宫,带上了弟弟卫青,卫青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养马。卫子夫也被立刻冷落起来不闻不问,汉武帝刘彻带卫子夫入宫后,很快就把她忘在了脑后。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也不是个简单角色,你对我不闻不问,我也不会自怨自艾,而是要寻求机会、主动出击。卫子夫上书汉武帝,在这份上书里,卫子夫写道:“陛下让我入宫,肯定是喜欢我,但喜欢我又把我置之不理,这让我不明所以,如果喜欢我,就请善待于我,若不喜欢我,让我离开这个皇宫,我受不起这么大的富贵!”汉武帝看了这份卫子夫写的上书后,内心感到十分感动,于是再次召见了卫子夫,就是这次见面后不久,卫子夫就有了身孕。这让汉武帝欣喜若狂,窦太后也十分高兴,大家都把卫子夫当做一个宝贝来看待,汉武帝还安排专人负责卫子夫的起居,不敢有丝毫怠慢。

陈阿娇对卫子夫受宠恨之入骨,但她和母亲馆陶公主刘嫖又束手无策,因为卫子夫没人敢动,于是卫青就成了出气对象。馆陶公主刘嫖说:“你卫子夫有陛下的万般宠爱,我动你不得,那我就把你弟弟卫青拿下,看你难不难过!”馆陶公主刘嫖是个狠角色,说做就做,立刻安排手下去把卫青绑了,准备就地正法。要知道绑人的地点在皇宫之内,这种事除了他刘嫖,就没有第二个人能干得出来。没办法,谁上她是窦太后之女,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唯一的姐姐呢?馆陶公主刘嫖手下人,都训练有素,他们利用卫青和羽林卫在外聚餐的机会下手,把已经喝得烂醉的卫青给绑了。

但馆陶公主低估了卫青,因为卫青在加入羽林后不久,就认下了一个大哥,这个人就是公孙敖。卫青在羽林卫眼皮底下被绑票了,这还了得了,关键还是公孙敖新认的小老弟,兄弟们,给我追!馆陶公主手下终究不是羽林卫的对手,不久后就被包围,除了个别因反抗而被杀的,其他人立刻缴械投降了。“说,是谁让你们来帮卫将军的?”“将军,我们都是馆陶公主的手下,这次的行动就是公主安排的,请不要为难我们,我们也是依令而行,没有什么办法!”

公孙敖大声说:“胡说!馆陶公主是陛下的岳母,太皇太后的女儿,怎么能干出如此荒唐之事呢?来人,把这几个嘴尖皮厚的毛贼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将军饶命,将军饶命!”被松开绑绳的卫青刚想开口求情,公孙敖带来的羽林卫已经手起剑落,把这些人尽数刺死了。“把尸体就地掩埋,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公孙敖来到卫青身边,低声对他说:“卫将军尽管放心,陛下交代我,全力护卫您的安全,以后大哥就不要叫了,叫我公孙敖就行!”

卫青心里一惊,还好自己没说什么,原来一切都是汉武帝事先的安排,自己也不过是个演员而已。汉武帝让馆陶公主刘嫖吃了个哑巴亏,还无话可说只能认栽,我汉武帝刘彻看上的人,任何人都休想动他分毫!汉武帝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成为了天子的近身之臣,这下子没人再敢打卫青的主意了。接下来就是封卫子夫为夫人,为立卫子夫为后做准备,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毕竟皇后陈阿娇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岳母馆陶公主刘嫖也是个厉害角色,更重要的是那个眼盲心亮的太皇太后窦太后还在,汉武帝还无法自作主张。

卫青也低调行事,只跟在汉武帝身侧,陪着汉武帝在上林苑里打猎而已。实际上汉武帝是在韬光养晦,表面上看无所作为游山玩水,实际上他已经悄悄的提拔了卫青、桑弘羊等一大批人,卫青是马奴,桑弘羊是商人之子,如果循规蹈矩,这些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入仕为官,但汉武帝用人不看出身,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后来这些人成为了汉武帝刘彻身边,开边兴利的得力干将。大行令王恢作为主战派,向汉武帝献策道:“陛下,匈奴人的贪婪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臣有一个办法,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汉武帝忙问:“快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大行令王恢说:“我的手下有个叫聂壹的商人,主要在汉匈边境贩马为生,同时刺探匈奴的情报,这么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匈奴人的信任,臣打算让他出手,就说马邑城有大量财富,他可以替匈奴人把马邑城的官吏解决,匈奴人就可以长驱直入,把这些财物拿走,代价是把汉匈边境的贸易交给他聂壹来搭理。匈奴人贪婪,一定会上当,到时候您设下伏兵,围而歼之,则一战可定乾坤矣!”

汉武帝身边的卫青没说话,他对大行令王恢的这个高招,心里没有底。但汉武帝正在兴头上,卫青没敢说什么,毕竟马邑之谋难以达成,但不是一定会失败,只是存在很大的风险。但马邑之谋失败后,大行令王恢要被斩的时候,卫青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马邑之谋的失败,不能完全怪大行令王恢,这个计谋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存在,因为劳师动众,涉及的人太多,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被匈奴人探知而失败,但那个烽火台的守卫叛变,并不在计算之内,因此,尽管马邑之谋的失败是由意外造成的,但它的风险却是可以提前预知的!”汉武帝听了卫青的话以后不说话了,因为卫青的意思很清楚,大行令王恢有罪,但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没有提前预知风险,为达目的而急于求成才是主因。

汉武帝决定给卫青一个机会,让他在战场上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为此汉武帝召开了一次战前会议,参会的都是大汉名将,其中为首者以平定七王之乱,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韩安国为首,以及能骑善射的飞将军李广。至于公孙敖、公孙贺,也是汉武帝的爱将,只有名不见经传的卫青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大家都猜不到汉武帝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个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果然一开场,汉武帝就提出了要主动出击,打击匈奴人的问题,韩安国又开始老生常谈,说什么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汉武帝打断了韩安国的话,“韩大人的腿伤未愈,这次不用领兵出战,卫青你出来,这次由你接替韩将军出战,你也表个态!”

卫青从人群中应声走了出来,向大家躬身拱手道:“大家都是我卫青的长辈,卫青初来乍到,要和大家学的东西还很多,说到打仗,各位都是国之良将,我没什么好说的,陛下一定要我说的话,我只有一句话:陛下让卫青打到哪里,卫青就打到哪里!”汉武帝乐了,“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滑头,说的挺不错的呀!”汉武帝表面上的调侃,令韩安国等人已经心生畏惧,汉武帝的弦外之音很清楚,我就需要个听话的,你们把自己的过去的荣光,全都忘了吧!拒战、打不好仗的人,无论他资历有多老,一样要给我靠边站。对于卫青的首次表现,汉武帝很满意,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个小舅子很靠谱。您们说我任人唯亲?无所谓,人家好用,你们行,你们来呀!

在此之前,卫青就已经崭露锋芒,在陪同严助去会稽郡时,果断的夺取兵权,令闽越国不战而退,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份能力和胆识,是汉武帝刘彻大胆启用卫青的原因。

随着卫青的不断胜利,卫氏的权势已经超过了曾经的窦氏和王氏,汉武帝于是开始刻意打压卫青,来提拔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甚至把卫青和霍去病,都加封为大司马大将军。这个招数,汉武帝后来也用过,卫青死后,汉武帝开始启用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但又给了李广之孙李陵机会,这就是制衡之策。

史书记载里,卫子夫能成为皇后,背后主父偃曾经立下了大功,至于立下了什么大功,史书里却没有提及。主父偃最开始就是卫青推荐给汉武帝的,因此最先发现主父偃才华的人,不是汉武帝而是卫青。你说汉武帝慧眼识人,卫青也不需多让,跟随在汉武帝身边多年的耳濡目染,自己能力却丝毫没有得到提升,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至于为大侠郭解求情,则暴露出卫青的江湖情节,朝中、军中、江湖,都有卫青的私交古旧,这样一个人,对于汉武帝意味着什么?威胁!

卫青病重时,汉武帝亲自探望,并告诉卫青说:“卫青,我听说子夫和刘据常常有不安之意,你去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我开边兴利正是为了四方安定,让刘据做个守成之君,不要听信小人的流言蜚语,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汉武帝这么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当时还没打算废太子,因此这番话是实话,他在晚年也意识到了大汉对外的连年用兵,已经让国库枯竭,慢慢有了亡秦之迹。

但他对自己很信任,坚决不相信自己会重蹈秦的覆辙,所以要改变也不是自己,而是由下一代人来做,这个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刘据,就像秦末的公子扶苏一样。第二个原因是刘据这个太子做的太久了,卫氏又十分强大,强大到自己这个皇帝都要忌惮三分,卫青已经是接近油尽灯枯的时候,万一他振臂一呼,太子刘据铤而走险的话,自己还真不好应对,为了根除隐患和防微杜渐,汉武帝才亲自探望,先看看卫青和卫氏的虚实。

卫青这次一反常态,指责汉武帝,说他对太子刘据太刻薄,尤其是把太子刘据的近臣博士狄山送到前线去送死,做的实在是太多份了。汉武帝笑了,“看来你忍了好久了,狄山他是找死,抨击国策不就是反对朕吗?上前线被杀,恰恰说明他狄山是个夸夸其谈的腐儒而已!”卫青说:“陛下,连年征战,大汉早已经千疮百孔,军士们不想再打下去了,百姓们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民心思定,民心思安!”汉武帝不说话了,他走了出去,“如果后世要唾弃我,就让他们说去吧,朕不在乎身后的评价,只在乎当前的事情!”

卫青自始至终,都没有给汉武帝任何机会,卫氏一门五侯,因此,直到卫青去世以后,汉武帝才开始清除卫氏的行动。有人说卫青在,就不会有巫蛊之祸,这句话并不是妄言,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