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会经常遇到喜庆、寿酒、丧事等红白喜事的时候,只要双方有来往有交际的,都会随礼去表示一下。
农村人“送礼”又叫“随礼”,是非常讲究的事情,通常与传统文化和风俗紧密相连的,都要依据这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办事,绝不能违背传统作法,必须要做到恰到好处,才获得皆大欢喜的效果,否则,送错了这礼钱花了,等于白送,既没有人情,反而会得罪人家的。
农村俗语,送礼“喜不送伞,寿不送钟,丧不后补”,是日常生活中送礼最为典型的忌讳,是非常容易送错的,若送错了,是会得罪人的,所以大家千万要记住礼别乱送。
为什么“喜不送伞”呢?农村结婚礼、出嫁礼,都是属于“喜事”,是人生中最大的最有意义的喜庆,因为结婚是人生中第一件大事好事,都希望一对新人长长久久白头到老,谁都不希望夫妻中途,会有生离死别的现象出现,“离散”和“死亡”等用语,在喜庆的时候,是非常忌讳出现的,所以的人都非常忌讳这方面的事情。

若是在人家结婚和出嫁的时候,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的人家,在送实物礼品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送“伞”这一物品,无论有多好有多漂亮,质量有多好,价格有多昂贵,都不要送。
传统文化习俗中,办喜事的时候,非常讲究征兆寓意,要吉祥如意,千万别犯禁忌,因为“伞”这种物品的名称不符合办喜事的吉祥如意,“伞”字的读音,与“散”同音,办喜事是非常忌讳“散”的。
所以,有人送婚礼,送了一把高档的伞,就意味着是送礼的人,对这对新婚夫妇或者家庭,有高度的不满,有非常大的憎恨,表明是对这对新人的咒怨,希望人家婚后出现“离散”“离别”。
因此,在农村送婚礼的时候,送实物礼记住千万不要送雨伞,否则,钱花了人家还不会感谢你,反而招来人家的怨恨,是非常容易得罪人家的事情。

农村老人在过生日的时候,如七十岁、七十三岁、八十岁、八十四岁等特殊的岁数的时候,家里的子女们必然会对老人的生日进行庆祝一番,希望老人健健康康,健康长寿。
这个时候,亲戚朋友和村子里的人,若是送实物礼品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送“时钟”“钟表”等计时的礼品,因为,一是“时钟”的“钟”字,与“终止”的“终”字谐音,寓意老人寿命的“终止”,是非常不吉利的,是违背了传统文化习俗的,是大忌。
二是“时钟”是用来计算时间的,寓意有悖老人“健康长寿”的意愿,因此,送实物寿礼千万不要送“时钟”,否则,是非常容易得罪人的,会招来人家的怨恨和打击。

死人的事是非常痛心的,非常悲惨的,农村人非常忌讳丧事,但又无法拒绝,农村家庭谁都不希望出现死人的事情,谁都不希望家里办理丧事,是每一个人的心里话。
因此,农村人办理丧事的时候,都希望家里以后再不会出现这些悲痛的事情,是对家庭的一种幸福美好的希望寄托,农村家庭办理丧事的时候,一旦办完丧事,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就意味着不再出现悲伤的事情。
所以,依据传统文化习俗,农村办理丧事完后,再拒收人家送来的丧礼,叫做“后补”丧事,是农村人的一种忌讳。
农村丧事旦过去了,没有送丧礼的人,千万不要去后补丧礼,是既失传统文化习俗的,又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让对方处于悲伤之中再雪上加霜,让对方难受,所以,农村人千万不要后补丧礼,避免得罪人。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