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娘
尽管距离马云宣布退休已经过去了数年,但有关这位前中国首富的一举一动,依然牵动着市场目光。
但相比此前媒体头条上无处不在的马云语录,如今想要知道这位曾经屡出金句、性格鲜明的企业家的动态,却只能通过重重叠叠的公司文书了。
一句话翻译一下这段“官宣”:马云交出了支付宝的实际控制权。
早在五年之前,那时候还活跃在公开场合的马云说过一句到今天依然时长被拿来调侃玩味的话——会将阿里巴巴定位成国家企业,只要国家有需要,支付宝随时会上交国家。
尽管从蚂蚁的股权结构上来看,还没有到“上交”这个地步,但如今起码在明面上,对于马云来说,如今的支付宝也确实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了。
01
山河故人
多少有些令人感叹的是,蚂蚁股权调整的新闻发布这天,央视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也出炉。曾经的马云也是这一商界重要评选的座上宾。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十年前的马云与王健林之约。
在当时,这场约定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谈资。如今来看,之所以在当时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影响,我想不仅仅是因为这二位本身代表了中国经济中最具有驱动力的两大产业,其实某种程度上更在于二人可以在权威的公共舞台上,依然一定程度上表现着鲜明的个人色彩。
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如今舞台上的企业家们,别说表达欲了,连表情都恨不得是复制粘贴的。唯恐被别人发现自己有什么特殊。
如今这场十年之约已经临期。在当年成为热门话题的两大产业,基本也已经没有比较的必要了。平台经济的反垄断、房地产行业监管调整,风起云涌十年间,产业结构和外部环境,都正在发生深度调整。
但就马云和王健林来说,在前者经历了陆家嘴论坛、后者经历了一个小目标之后,二人想必都无比的明白,祸从口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代价。
马云离去那一年,开始失去“造富”魔力的不止是互联网圈,甚至是整个民营企业群体——从如今上榜的那些年度经济人物上就能够看出其中的玄妙。除了翻身的俞敏洪,其他人几乎没有太强的公共影响力可言。
当然,有此前马云们的前车之鉴以及网络上此起彼伏的反资本浪潮,如今企业家群体开始变得日益面目模糊、小心翼翼,也是情理之中。
02
后马云时代
在蚂蚁的变化之前,很多人一度以为马云要重返中国。进入2023年,很多人认为,马云从日本回国,是我们回归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志。受够了新冠肺炎疫情更无法再忍受萎靡不振的经济的人,写出了“人民想念马云”的文章。
“面对眼前民营经济的凋敝,人们有些怀念1994年,勇敢下海的马云。面对眼前中美科技的竞争,人民开始想念2005年,意气风发的马云。面对眼前惴惴不安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人民开始怀念2018年,马云所获得的‘数字经济创新者’称号。”
这种声音的出现,相比前两年关于马云的消息和短视频里犹如老鼠过街似的评论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尽管乐观者期盼马云的回归,但真正的问题是,回来的马云还会是当年的马云吗?
而这显然和此前蚂蚁的梦想是有差距的。蚂蚁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蚂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作为企业家的马云都功不可没。
蚂蚁生长的背后,事实上是马云的雄心——基于阿里淘宝的商品个体交易积累和完成的成熟性的移动在线支付技术体系,绕开现行的中国乃至世界金融现有体系的纸币和银行开户交易模式,这套模式在短期内在国内外撕开了现代金融制度的口子。当然,这也是蚂蚁的“原罪”所在。只能说,马云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过早的暴露了自己,也高估了自己。
吃过这种大亏之后,且不说他愿不愿意回来还是一个问号,即便马云重返杭州坐镇,但在公共舞台上,作为企业家代表的当年的马云,已经彻底消失了。
理是那么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