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曾流行扁担亲,为何如今很少见了?何谓扁担亲,有哪些弊端?

老吴上农村 2024-12-13 10:03:19

在曾经的农村,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婚嫁习俗,叫做“扁担亲”,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不好的“扁担亲”婚嫁习俗逐渐消失不见了。那么什么是“扁担亲”,它有哪些弊端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扁担亲”?

扁担亲,又称换亲,是指两家互换姐妹或兄妹成亲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通常发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了延续香火和传宗接代,家庭之间通过交换子女来缔结婚姻关系。扁担亲‌也叫瓜藤亲。

例如,张家的儿子娶了李家的女儿,同时张家的女儿又嫁给李家的儿子,如同扁担的两端,故而得名。

这种“扁担亲”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非常的流行,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家庭,再加上那时农村生的孩子又多,根本没有能力来娶亲,所以,一些同病相邻的人,彼此之间都有一男一女和另一家的一男一女,交换结婚,从而就节省彩礼费用,又能彼此成就婚姻,达到延续香火的一个目的。

“扁担亲”为何能在当时流行?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都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人的交际范围是非常的窄的,往往只是局限于附近几个村子来往,大概方圆几里的距离。太远了就不熟知了。

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一些人通过相互的交往,知根知底了,或者是为了某种利益,因此通过扁担亲的方式联姻,可以确保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经济上来看,两家建立扁担亲,就省去了这个彩礼的费用,相互抵消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面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两家之间哪里有什么事情,彼此之间有照应。

最主要的是通过建立扁担亲,起到了延续家族血脉的一个作用,不会因此而断亲。

“扁担亲”有何弊端?

扁担亲有好处,当然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第一个是违背自身的意愿

这种在当时流行的扁担亲,很少是男女双方愿意的,都是迫于家庭的压力和当时的这种习俗的束缚。在那个婚姻不能自己做主的时代,青年男女们没有办法,即使是不愿意,又能怎么样,也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第二个是扁担亲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连锁反应

扁担亲是一家的兄妹与另一家的兄妹交换结合的,一旦有其中的一对男女产生感情问题或者是婚姻危机,大概率就会引起另一对夫妻的关系,从而影响到两家的和睦和稳定。

例如,若张家儿子和李家女儿婚姻不和闹离婚,那么张家女儿和李家儿子的婚姻也可能会受到牵连,双方家族之间原本的亲密关系会迅速恶化,导致家族内部矛盾重重,亲情破裂。

为何如今的“扁担亲”消失了?

曾经流行的扁担亲,如今没见哪里有了。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第一个是人们的价值观和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青年男女们,都接受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价值观和婚姻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过去那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婚姻敢于说“不”。敢于去寻找自己的真爱,找寻自己的幸福。

第二个是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限制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不再是以前的封闭社会,现在的人天南海北的闯荡,见的人多,见的世面多,能够结识到不同的人和事。眼光放长远了,不再是以前的“坐井观天”了。

而且现在的法律也规定婚姻自由,不能把儿女们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的私利之上,而且近亲之间是不能够结婚的。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扁担亲”的弊端,做为父母的也不再用这种方式来延续家族的香火了,为了自己的儿女们着想了。

综上所述,“扁担亲”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是与当时社会条件有关的,也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教育有关,如今随着人们思想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这种畸形的婚姻观念的弊端的了解。所以慢慢的摒弃掉了这种陋习。(图文无关)

0 阅读:30

老吴上农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