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温暖的一首词,超然旷达,结尾7个字,安慰世人900年!

南荒诗词点墨人 2024-05-31 05:38:03

编辑 | 柳色黄

插画师 |肚子肚肚

南来或北往,总为生计忙。

为了生存,人们往往选择远离家乡,前往北上广;也有人热爱自己的家乡,不在乎世俗上的成功,愿意一辈子停留。

但不管是选择在大城市打拼,还是沉醉于小城市的安逸,只要是忠于自己内心的抉择,便是最勇敢的人。

罗翔说:“世界上最勇敢的方式,就是销声匿迹,自我沉淀,在繁华中自律,在落魄中自愈。”

融入人群不过是自我认知的外化,重新回归自我才是终极的觉醒,从此,山高水远,此心安处是吾乡。

创作背景

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又称王素子。

与苏轼交好,因“乌台诗案”受其牵连,被谪贬荒僻之地-岭南滨州,任职宾州盐酒税,其中歌姬宇文寓娘(柔奴)毅然随行。

公元1085(元丰八年)十二月,王定国北归,回到高邮,苏轼前来拜访,好友相聚,自是觥筹交错,庆贺一番。故而王定国令寓娘出席唱歌助兴。

苏轼听闻寓娘不辞艰辛,同赴滨州苦难之地,对其十分赞赏,酒席上见其姿容不改,更添从容,不由得十分好奇,情不自禁问道:“在广南生活怎么样,应该不是很习惯吧?”

寓娘为其斟酒,笑答:“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苏轼听到寓娘的回答,大受震撼,自“乌台诗案”之后,人生巨变,在生死边缘和谪贬后艰辛困苦令他大彻大悟,对于人生的思考已经有了超然物外的心得,但是对于寓娘的这一句回答依旧感受到别样的感动,心灵某处拨云见日,一下子便清净开阔起来,遂写词赠寓娘,盛赞其才貌双绝。

由此,宋朝一位小小的歌姬便因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而千古留名,成为读书人心中善解人意的美人。

灵魂的温暖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常常羡慕这位丰神俊朗的郎君,连上天都格外眷顾他,让他拥有这么一位晶莹俊秀的佳人陪伴。

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宛如一阵风起雪飞,将炎夏之地变成清凉之乡。

不远万里,远道而来,备受艰辛也没有折损她秀丽的面容,微笑时,依旧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我试着问她:“岭南的风水应该不够养人,怎不见你玉容消减?”她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上片是写寓娘的外在美。为朋友的情人作词,先是恭维一下王巩,称其为“玉郎”,又赞寓娘为“点酥娘”,间接称赞两人是“一对玉人”,这不仅是外貌上的赞颂,也是感念寓娘对王巩千里相随的情谊。

其次便是盛赞寓娘的歌声,为何是歌声呢?因为“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其清凉辽阔之声,自然是因为心胸超然旷达。

这一段是苏轼的三重肯定:一是肯定寓娘的容貌、二是人品、三是心性。

且“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赞其歌声,十分新颖,又令人感到声临其境,能唱出这样清亮的歌声,必然是一位旷远清丽的佳人。

下片则刻画寓娘的内在美。万里归来,历经风霜,容颜不改,微微笑着的时候,好像带有梅花的清香。寓娘之内在,犹如梅花,凌霜傲雪,坚贞不屈。

最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示寓娘的机敏应答和乐观豁达的心胸。先是问了一个反问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岭南宋时还是蛮荒之地,众人都避之不及,可见其环境恶劣,好友难得还家,不免心中疑惑,不是说岭南风水不好,怎么你不改容颜还越发显得年少呢?“却道”一词,笔锋突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寓娘的答语“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必然是受白居易的影响,而苏轼也近乎照搬,可见十分认同寓娘的对答。

寓娘的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与心境上追求随缘而安的苏轼产生共鸣,“此心安处是吾乡”亦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自“乌台诗案”后,苏轼便屡遭贬谪,但他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发现当地的美食美景,这种安之若素、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成为其一大显著标签。

且写下这首词后,绍圣三年(1096),苏轼谪居惠州,并于此写下那首耳熟能详的的《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从之前询问好友佳人岭南风土人情,到自己亲身经历,亦或许因为寓娘口中的岭南,让苏轼改变了“蛮荒之地”的刻板印象,故而能在岭南怡然自得,大概便是冥冥之中,自由定数吧。

旷达人生

自“乌台诗案”后,谪贬黄州,再次与王巩相聚时已人到中年,此前黄州、常州的经历令苏轼大彻大悟。

他的诸多名作都是在这段时期写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等。

而《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正是由于之前的谪贬经验,找到心灵共鸣,却不曾想,元祐元年十一月(1086年),苏轼又因试题被人参了一本,称之为“苏朱策试”之争。

三年后,又屡遭谪贬,绍圣元年四月(1094年),苏轼以“讥讽先朝”的罪名贬英州(今广东英德),还未到任,又连续降职,最后,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兜兜转转,竟然来到好友当年的流放之地岭南,命运形成闭环。

不知道此时的苏轼翻阅到从前的词作不知作何感想?但是如今的他早已千帆过尽,心智更为成熟坚韧。

有了黄州的铺垫,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内心独白,即便是日后谪贬到更远更偏的惠州、儋州,苏轼也能从容不迫,北归之时,才能言语轻快,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提起苏轼,我们总能想起关于他的诸多标签,如“千古大家”、“乐观”、“美食家”等等,如果仔细看他的人生简谱,真的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一直到最后病逝于常州都处于人生的低谷。

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生活的磨炼终将结出珍珠。

与王巩相聚后,苏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处世哲学,此后,不论山高水远,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参考文献: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49-6501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961-965

张晓蕾.苏轼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47-2482

杜运通.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线装书局,2011:257

思履.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41

推荐3本好看的书籍

喜欢的诗友欢迎购买

你收获了知识,我收获了两三块零花钱

我们都收获了快乐(#^.^#)

(声明: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南荒诗词馆,关注我,与我一起读诗。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
1 阅读:81

南荒诗词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