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俄罗斯军方及外交部门首次正式承认朝鲜军队参与俄乌冲突。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向总统普京汇报库尔斯克州全境收复的公开报告中,明确表示朝鲜人民军根据《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第四条,与俄军“并肩作战”,为解放库尔斯克州提供了“重要援助”。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进一步强调,朝军士兵在库尔斯克“同一条战壕中浴血奋战”,俄朝关系已升级至“实际的同盟水平”。
俄方虽未公布具体参战人数,但乌军情报显示朝鲜派遣了约1.2万名士兵,包括特种部队和炮兵。格拉西莫夫特别赞扬朝鲜士兵的“纪律性、坚韧性及不惧死亡的战斗意志”,并提到其“宁死不降”的准则。例如,一支30人的朝鲜特战小队在被乌军包围后选择引爆炸药同归于尽,俄军指挥官称其“像机器一样执行命令”
朝鲜军队采用“三三制”突击战术(三人一组协同作战),在普列霍沃村战役中48小时内突破乌军三道防线,为俄军机械化部队打开缺口。
朝鲜炮兵与俄军通过俄语参谋实现语言协同,使用170毫米谷山大炮精准打击乌军阵地。俄方还披露,朝鲜士兵在零下25℃严寒中连续行军18小时,仅靠压缩饼干和雪水维持体力,承担了最危险的穿插任务。
朝军的参战显著提升了俄军作战效率。美国兰德公司评估称,朝鲜士兵使俄军效率提高40%,前线42%的步兵班中朝军占比超50%。乌军士兵坦言朝军“冲锋时不找掩体,中弹仍前进”的作战风格导致乌军士气崩溃,前线逃亡率上升47%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生效:该条约于2024年12月4日取代2000年旧约,其第四条规定“一方遭侵略时另一方提供军事援助”,实质构成军事同盟。此次参战是该条约的首次实战检验。
乌方早前指控朝鲜派兵但未获证实,此次俄方承认后,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警告俄计划将朝军调往顿巴斯等争议地区作战,可能引发更大国际反弹。西方则指责朝鲜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如武器出口禁令),但受限于俄在安理会的否决权,新制裁难以通过,俄方通过发布战场照片、视频塑造“兄弟情谊”形象,并强调朝军贡献以巩固同盟。朝鲜则借参战提升国际威慑力,为其武器出口造势。
俄方此次高调承认朝鲜参战,标志着俄朝关系从“战略伙伴”升级为“血盟”。朝军以极端作战风格扭转局部战局,既为俄提供战术支持,也为自身积累现代战争经验。然而,此举加剧了国际地缘分裂,未来若朝军进入乌东争议地区,或将引发更复杂的外交与军事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