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面食?医生再三提醒:真正要忌口的,是3种食物

浩漫玩转趣事 2025-01-02 14:10:39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时不时听到有人得了糖尿病,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为什么糖尿病变得越来越常见呢,这是否与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又是什么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如何能提早预防这种疾病呢?

相信不少人都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而如果已经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来避免病情加重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医学上对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靠血糖这一指标,如果经过多次诊断,发现患者的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那很有可能就是得了糖尿病。

当然临床诊断也不一定就百分之百准确,毕竟很多疾病虽然发病机理不一样,但是在症状上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别。

一、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很多人一看到自己血糖高了就吓得吃不下睡不着,还以为自己得了糖尿病,虽然血糖被认为是判断糖尿病最便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十分准确。

要知道血糖高了可不一定是因为糖尿病,如果你发现你的血糖比较高,千万不要紧张,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刚吃过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

如果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吃了很多甜食或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那么他的血糖可能就上升得非常快。

这时候如果只看血糖高了就以为自己有糖尿病,显然大错特错。

因为甜食进入人体内,会被我们的小肠吸收,这时候血液里的血糖当然会高。

这种升高只是机体运作的正常反应,而且只是暂时的,随着机体协同工作,糖分被代谢出体内,血糖又会回归正常。

但如果血糖长期不稳定,就要提高警惕了。

此前对糖尿病的主流分型方式为病因学分型法,但随着糖尿病发病机制越来越不同,其分型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而在我国,目前对糖尿病的分型主要有六种,为T1DM型、T2DM型、单基因型、继发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未定型糖尿病。

其中单基因型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病因之一,它是一种遗传性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与后天的生活习惯无关,是由先天单基因突变或缺陷所引起的。

二、不能吃面食是真是假?

了解了糖尿病的分型,我们再来说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有不少说法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面食,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值不值得信?

要知道面食其实就是面粉,而面粉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淀粉,淀粉作为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竟然不能吃?

这里向大家科普一个名词概念,也就是GI,英文glycemic index,翻译过来就是升糖指数。

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食物被我们人体摄入后,它在人体内引起血糖发生变化的能力。

如图,有的食物被摄入后能引起血糖发生剧烈变化,这种食物就是高GI食物。

而有的食物被摄入后,基本不会引起或引起血糖变化不大,就被称为低GI食物,

那么怎么判断一种食物引起的血糖变化是高还是低呢?

这里有一个参考标准,以葡萄糖为例,假如我们摄入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变化有一个范围,再对比摄入某种食物(对比时,需保证摄入食物中含与葡萄糖等量的淀粉)引起的血糖变化范围。

用该食物引起血糖数值的变化范围对比葡萄糖引起的变化范围,即可得到该食物的GI。

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吃面食主要是因为面食具有较高的GI值。

对于血糖不太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体内摄入的葡萄糖未能被及时消耗,对患者的病情确实有着不利影响。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摄入面食,如果本身血糖比较稳定,且一次性不食入过多,或者吃了面食后能通过充分运动把这部分葡萄糖消耗掉,那么问题并不大。

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吃荞麦面来替代。

荞麦面虽然也是面食,但主要是由荞麦制作而成的,GI值远远低于小麦,且营养价值也更高,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三、小心这三种食物

既然生了病,该忌口的还是要忌口,医生说:真正要注意的其实是这三种食物!

1、高糖食物

糖分占比超过10%的食物即为高糖食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100g食物中如果有10g或超过10g的糖分含量,这种食物就属于高糖食物。

经过甜品店,扑面而来的甜点香味,是不是总忍不住想买点尝尝?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远离高糖食物!

2、高油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关注每日的油量是不是摄入过多。

WHO推荐成人日食用油摄入量应维持在20g左右。

每天都在吃油,你是否计算过自己吃的油到底有多少?除了日常炒菜的油量摄入,我们吃的各类肉中,也含有不少的脂肪油。

其中猪肉的油脂尤其高,平时喜欢吃肥肉的更要注意了,肥肉中满满的脂肪,被人体摄入后,会对我们的健康隐患埋下种子。

要知道,脂肪中可都是饱和脂肪酸,很多慢性病导致的死亡都是因它引起的。

3、高盐食物

一听到盐,很多人会想到咸,其实高盐类食物往往不一定能吃出来咸味。

这是因为在制作时,很有可能添加了多种添加剂,或者加入了过多的甜和酸去平衡了大量盐的味道。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平时吃的盐并不多,殊不知,很多盐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摄入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是和甜有关,其实并不仅仅是。吃盐太多也会导致糖尿病。

机体在分解食物时是这样运作的:淀粉,也就是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淀粉酶的参与,而盐又可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

如果吃盐太多,那么淀粉酶会被刺激,从而导致其活性越强,淀粉酶的活性越强,对淀粉的分解也就越高效,葡萄糖产生的速度也会加快。因此体内在短时间内会生成大量葡萄糖,血压会极速上升。

可见过量摄入盐分确实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日常生活中,想要养成低盐的饮食习惯,应该从哪一步做起呢?

首先学会看食物的成分表,大多数人在买东西时并没有看成分表的习惯,其实要控盐,从挑选食物起就有技巧。

如果你买回来的食物多半都是加工腌制食品,那么肯定少不了加工盐,因此在挑选食物时,要选择成分表简单的,不含或含较少添加剂的食品。

四、怎么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不稳定会让人很头疼,除了饮食中做到忌口,也要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加强锻炼。

前面说过葡萄糖的累积会对血糖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如何能不让葡萄糖累积呢?

这时候就要提到胰岛素了,胰岛素能让细胞加强对葡萄糖的利用,只要葡萄糖被利用掉了,就不用担心了。

但有时候胰岛素也会“罢工”,如果胰岛素偷懒不工作怎么办?

这时候运动就非常重要了,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工作积极性”。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用,如果肾功能不全,或者本身腿脚就有疾病,那么就不要盲目去运动了,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培养饮食习惯,来避免血糖的过度波动,例如吃饭时通过调整食物的摄入顺序来控制血糖。

如果要吃含淀粉量较高的食物时,可以选择放在最后再吃,先吃蔬菜类的食物。

这是因为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如果先被我们人体摄入了,就可以使得食物通过的速度变慢,从而降低血糖升高的速度。

不管是哪种方式来控制血糖,都要避免进入极端,少吃≠不吃,锻炼≠过度锻炼。

如果只知道锻炼对血糖稳定有好处,就过度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其他疾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

重磅!中国糖尿病30年调查报告出炉:死亡率显著下降,总患病人数超1.17亿

2024-10-09 18:30--医脉通分泌科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 第2期 《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0 阅读:0

浩漫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