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语种专业:翻译需求被 AI 瓜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如今,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AI 翻译已经能满足 72% 的常规文献翻译需求,像中文和英文之间的翻译,准确率更是高达 95% 以上。就拿国内科大讯飞推出的翻译机来说,不管是日常对话,还是商务文件翻译,它都能轻松应对,解决大部分翻译难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普通院校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可就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翻译岗位被 AI 大量占据;另一方面,外国语言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众多,竞争异常激烈。今年,国内就有 100 所高校撤销了日语、英语等专业,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小语种专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小语种专业,也别着急。建议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比如将小语种和法学结合,在处理国际法律事务时,你就能凭借语言优势,准确理解和翻译法律文件,为跨国法律业务提供支持;小语种搭配财务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跨国企业的财务部门,懂小语种的财务人员能更好地处理跨境财务事务,参与国际财务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增加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传统新闻学专业:AI 入侵新闻行业,就业难度直线上升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给新闻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在,很多新闻稿件都由 AI 自动生成,速度快、效率高。不仅如此,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也有不少是 AI 虚拟形象。在自媒体时代,从事自媒体工作并不要求必须是新闻学专业出身,只要会写稿、能产出优质内容,谁都能参与其中。
面对这种变化,一些 985 高校已经做出调整,撤销了新闻学相关专业。可以预见,传统新闻学专业未来的就业难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正在学习新闻学专业的同学,要主动寻求突破。建议跨界学习数据抓取、视频剪辑、数据分析等技能。
掌握数据抓取技术,能从海量信息中精准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学会视频剪辑,能让新闻以更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给观众;钻研数据分析,能根据用户的喜好和行为数据,创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闻作品,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新闻行业中脱颖而出。
三、基础会计学专业:智能财务来袭,基础会计岗位需求锐减
会计学专业一直以来都备受考生青睐,是热门的本科专业之一。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智能财务系统逐渐普及。这种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 80% 的核算工作,使得传统会计岗位的需求量大幅减少。
2023 届本科会计专业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基础会计岗位薪资不高,工作强度还不小。当前市场真正急需的是高端会计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财务核算,还要具备财务分析、风险管控等能力,能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打算报考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已经在学习这个专业,不妨辅修计算机专业,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学知识相结合,在财务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系统开发等方面发挥优势。
另外,考取管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证书也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这些证书能增加你的职业含金量,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开更多大门。
四、土木工程:房地产与基建遇冷,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项目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项目逐渐减少,传统基建项目也趋于饱和,新开工建设项目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整个土木工程行业的就业压力剧增。
从数据上看,土木工程本科就业率从 2018 年的 83% 下滑到了 2023 年的 68%,相关的建筑学专业就业情况同样不理想。在这种形势下,报考土木工程专业要格外谨慎,尤其是普通院校的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面临更多困难。
如果你正在学习土木工程或相关专业,可以考虑通过考研转换专业,选择一些更具发展潜力的专业方向,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等。另外,考取建造师资格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能提升你在行业内的专业认可度,即便行业暂时处于低谷期,等未来行业复苏,你也能凭借证书获得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