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倒台,张爱萍申请离开中央,罗瑞卿反问:你这么不欢迎我吗

今人说古 2024-09-09 23:52:58

张爱萍在总参工作的时间不短,他54年10月调任的副总参谋长。他上任后不久,中央就正式任命粟裕大将为负责总参工作的总长。58年黄克诚当总长,59年罗瑞卿做总长。这接连更迭的背后,藏着的是重大历史事件: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59年庐山会议。

张爱萍晚年带着怀念的神色,评价粟裕任总长的总参,是最好的总参,也是他心情最愉悦、军队建设最好的时期。张爱萍是个专心工作的人,即便十分认可粟裕这个总长,但在本职工作外,其余事情很少过问,尤其是涉及到人事安排。

58年粟裕遭到批判,委屈又郁闷地同张爱萍倾诉起,还流下了眼泪。张爱萍似乎不太能理解,也有不想干预的心思,所以劝粟裕说:“别这么没出息,你干脆找他(应该是彭总)开诚布公、直截了当地谈一谈!没事的。”

张爱萍即便到晚年,跟儿子聊起粟裕遭批判、被免职的事,也没有讲太多。直到经历66年后的种种,张爱萍才明白了粟裕的苦楚。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没有去亲身体会,是不能够理解的。

粟裕被免去总长职务后,黄克诚接任,张爱萍跟他也是老熟人了,工作状态还算过得去。但是很快,彭德怀和黄克诚一起倒了。黄克诚是张爱萍多年的老首长,黄的倒下张心里很不好受。而彭德怀,在张爱萍调任总参工作后,也接触过很多次,彭还邀请张跟自己在同一层办公。

于理,张爱萍想不通;于情,张爱萍接受不了。他的内心从此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对此,他说了一番极具哲理和预见性的话;“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搞小圈子,吹吹捧捧拉关系。我知道,这是过去的宗派又要出现的前戏。”

于是,在庐山会议黄克诚去职总长后,张爱萍给新任总长罗瑞卿写了封信,说自己在总部机关待得太久(其实没多少年),希望能到下面的军区做些工作。其实他的真实想法是,不想卷进政治旋涡,不想看这些是非,更不想再经历这样的离别。

罗瑞卿跟张爱萍在红军大学时期就很熟悉,私底下经常开玩笑。抗战时,两人同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还合影留念过。照片背后有罗瑞卿的题字:“送给爱萍小弟存念。”

刚上任就收到作为副手的张爱萍的辞职信,罗瑞卿也不恼,而是直接把张爱萍找来,反问他:“你就这么不欢迎我来吗?这么不想我做你的上级吗?”张爱萍默然无语,把请调信拿了回来。

张爱萍对罗瑞卿没意见,是对这样的形势变化有意见。这种辞换的关头,请调确实不合适,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最后他继续留在总参工作,但工作得不是很舒服。

张爱萍对罗瑞卿这个人的能力很认可:有魄力,有干劲,能决断,做事雷厉风行。罗瑞卿没有因为这事对张爱萍心生芥蒂,任总长期间对张很信任,对张的工作也很支持,很多事都放手让他去做。和上级处得不错,但跟同事——即副总长之间的关系却是相当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张爱萍说是有人把过去那套拉拉扯扯的作风,带进总参。

那几年张爱萍想了很多,经常想到彭德怀:“他对革命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因为说了真话,结果被整成这样。”他慢慢觉得很多事没意思,于是更加坚定了下基层、干实事的信念。

59年后,张爱萍很少在总部机关待了,一年到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面——边远地区的国防工业基地,处理自己那一摊子事。能不参加的活动和会议,他都不参加。高层发生的那些事,他不听、不问、不参与。

但如果有人实在违背原则说胡话,他还是会忍不住站出来说话。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