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相比于上一次交手战术选择,控制,凶稳关系都做的好挺多,但不够。今天输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奥运前后很多运动员器材和教练都不同程度的有变动,看球越多越感慨。老林从来没有选择权,他只能从自身出发做好自己。

他需要肖战 要是肖战带他 能在上一个台阶 因为身体素质还很好。 要是不换肖战 再打几年积累人气 退役转行赚钱吧 运动员的狼性需要肖战帮他激发出来,运动员狼性 是自身自带的 性格使然 不是教练激发的。
整个大体制造就了这种结果,如果是那种小项目,或者俱乐部制的,遇到老林这种又努力,又投入的娃,教练团队做梦都要笑醒,可这是中国的群众基础做好的运动
国乒一直在筛选那是因为优秀的运动员太多了,能出头的周期太短,林高远有他致命的短板,一直解决不了,就必然面临被边缘被放弃。。这也无可厚非,人才济济的天坛东路,真的只能筛选了。。。

现在这个阶段对老林来说教练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问题。再想的深入一点就是,乒乓球这项运动群众基础够大,能选拔的人也很多,所以国家队更多做的是选拔,不是培养(这也是现在国乒这么骚操作的根本原因)。
可他凭自己的努力和挑战不服输的精神依然让我们认识了他,人生不能站在山脚因为山顶很高就放弃攀登的过程,这就是他和我们的区别,一个勇敢热血的挑战者
因为人多,所以他们从不会觉得可惜,人可以再找,反复通过这种选拔机制,筛到他们觉得可以的人。从被耽误的那一批开始,老林就没踩上他们的点子,但就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直走到我们眼前,其实够了,他已经尽了自己200%的努力。

就是筛选,国乒为什么能在世界微胜一筹,不是靠培养,是靠筛选。人口基数足够大+越来越严密的筛选规划,总能挑出时代最强的几个。所以有些人总说把日韩欧甚至省队的头几号拿到国乒一定会大有发展,但我一直觉得不是,来国乒很可能在某个环节就被筛走,国乒的容错率比任何协会都低太多
我一直好奇命运到底会扣给老林哪个齿轮,相比如技战术,比赛中凶稳关系的合理性,感觉是高远还可以总结的地方。但这个其实教练真正能给到的不知道有多少。之前看过一个杂志采访,高远说希望年轻时该赢的球应该赢下来,也许还是在16-19年这段时间给他的时间有点少。不过这都不影响前面那个对话的事实,应该用更高的层面看他的经历和坚持,以及人和人的性格、底色本就不同。

今天仍然觉得在关键分上和前两局整体凶稳关系的处理上存在可以调整的空间,也不觉得是心态,他真的韧性足够强大,但也说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很多球场上的合理性其实要靠多参加比赛多赢球来积累,这也是哥选择去欧冠的原因之一吗?不猜测,不内耗,因为他打比赛本身就是最好的事
#林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