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什么不立恭亲王为继承人?说起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三条:没得选、个人资质、杜受田的作用。

首先,道光传位的时间点(1850年),虽然儿子还挺多(还有6个儿子在世),其实是没得选,只能老四(咸丰帝)和老六(恭亲王)二选一。
1,清朝雍正以后虽然号称“秘密立储”,那也是嫡子之间,道光帝在世的时候,老六的生母只是追晋皇贵妃,而老四的生母是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钮祜禄氏唯一的儿子。也就是说,老四(咸丰帝)是道光帝在世的时候唯一的嫡子,只要没有大错,废了老四选其他人都是说不过去的。
2,在1850年这个时间点,道光只有三个儿子年龄尚可,老四奕詝19岁(生于1831年)、老五奕誴19岁(生于1831年)、老六奕䜣17岁(生于1833年),老六往下,最大的老七奕譞才10岁(生于1840年),小皇帝继位,在太平年月还凑合。不过别忘了,1840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鉴于“国赖长君”这个原则,按照年龄算,道光的继承人只能选择老四、老五、老六。
3,老五奕誴不受道光帝的喜欢,被过继给了道光帝的三弟惇亲王绵恺为嗣子,已经失去了继承权,理论上说,只要道光的儿子不死绝了,老五奕誴已经失去了继承权。
综上三点,道光帝在1850年这个时间点,继承人只能老四(咸丰帝)和老六(恭亲王)二选一,老四是唯一的嫡子,顺序在先,除非有重大错误,绝不会变更继承顺序,不然会动摇国本。
除非道光帝能提前预知:老四奕詝只能活到30岁,而且只有一子一女能活到成年,儿子载淳(同治帝)也是个只能活19岁的短命鬼,不然绝无可能更改继承顺序。

其次,个人资质。
老四奕詝性情温和“长且贤”,年龄最大,又很仁孝,当个守城之君是没什么问题的,能许诺“克复金陵者王。”也是挺有魄力的,提拔肃顺也算有点眼光(肃顺看出来满人已经不可用,这也是老四的态度)。
老六奕䜣天资聪慧,但是对比老四,没有绝对优势,未见得他当了皇帝就能做得更好,连老四的老婆都斗不过的人,你说他一定比老四强多少,我看也未必。
老六身体好,活得长,子女多,要是没有老四,他当皇帝也未尝不可,但是老四这个唯一嫡子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最后,不要小看帝师杜受田的作用。
杜受田可是清朝八位谥号“文正”的大臣之一,就算是靠咸丰帝的照拂,那也是人家凭本事帮老四登上皇位之后应得的。相比之下老六的师父卓秉恬就差一些,“文端”这个谥号,离“文正”差的远了,前面还有“文贞”“文成”“文忠”,至少在能力上看,老四和老六的师父能力是有差距的,把杜受田给老六,说不定老六就逆袭了呢。

总结,三条对比下来,老六(恭亲王)对比老四(咸丰帝)没有明显优势,老四是道光帝在世时的唯一嫡子是巨大优势,老六无法抵消这个优势。除非是老四在道光帝在世的时候就身体明显不行或者早亡,不然道光帝传位肯定轮不到老六(恭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