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的年下水/年服役吨位经常以法国海军为单位,动辄刷新世界纪录,但是在中国军迷兴高采烈之时,总会有理中客站出来泼冷水。
这些理中客总是嚷嚷着什么只要有需求,美国工业体系就会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取得远超中国的成绩。
或者说二战时期美国建造了一百多艘航母,现在的美国如果有需要的话也能在几年时间之内建造好几十艘航母。
那么现如今的美国真的有能力与中国拼造舰么?美国造船业能维持目前的状态不倒退就算不错了,还想爆产能,赶紧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美媒:美造船业深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无力扩大产能美媒海军协会在《Attracting Quality Workforce Biggest Issue Facing Shipyards, Experts Tell Congress》一文中明确表示以美国政府为主要客户的美国造船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并留住优质劳动力。
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大卫·诺奎斯特表示,现阶段有110万人在造船业相关领域就业,美国政府正在扩大造船业相关投资,延长造船厂的供应链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但是在1985年时这一领域的就业人口数量300万人。里根时代至今已经有17000家造船业上下游公司倒闭、被并购或者转行。
二战时期的费城造船厂
而美国前陆军部长埃里克·范宁称,美国造船业、飞机制造业、以及军车制造业都是由美国政府塑造的。而美国政坛更迭时,党派不一的继任者动辄推翻前任的政策,因此美国国防工业必须要服从不可预测且前后不一的政府决定。
昔日的费城造船厂已经被改造成了城市公园
美国海军每年都会发布新的30年造舰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前后不一,这让美国各类型私营造船厂非常的困惑。这些政策的前后不一导致造船业不愿意扩大规模雇佣更多的造船工人。因此美国海军想要完成其造舰计划首先需要确保年预算额的稳定。
并且30年的造舰计划实在是太长了,30年后的世界局势与威胁肯定与现在不同。以十年为期或者五年为期的造舰计划可能更符合实际。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美国造船业被DDG-1000和LCS坑出了心理阴影
海军协会明确表示,现阶段美国的造船业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美国海军应当考虑分拆分拆合同,以留住造船工人从而为未来做好准备。并且如果美国的战略规划没有一致性,那么美国的国防工业将会侧重于提升效率(和平时期)而不是侧重于规模(应对战争)。
在设计阶段的LCS是神器,服役之后的LCS是深坑
现如今的美国根本无力爆产能,海军协会的报道砸碎了理中客的玻璃心造船大国拥有着庞大数量的民用船只订单,所以船坞、龙门吊等一系列的专用设备是由军民用舰艇共同分担成本的,而民用船只的数量远远多于军用舰艇,因此军用舰艇需要承担的设备成本均摊相当少。
并且军用舰艇的吨位远远小于民用舰艇,因此除了航母以及核潜艇之外的军用舰艇需要占用的往往就是造船厂中最小的那个船坞,很显然造船厂的发展过程中船坞都是往大里造,这些小船坞的使用成本早已贴近于单纯的使用成本,其他成本早已均摊到接近于无。
更为关键的是规模庞大的民用造船业能够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造船人才,这些高素质的造船人才只需要经过相关的审查并且签订保密合同之后就能参加到军用舰艇的生产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日韩在成体系引进阿里伯克散件的前提下,日韩的山寨版宙斯盾舰价格仍旧远低于美国原版宙斯盾舰的原因。
对于美国这种民用造船业早已瘫痪的国家而言,造船业的两条腿只剩下了一条,军用舰艇需要分担从设备到工人培养的全链条成本。
所以美国造舰的成本非常之高。并且对于美国而言大型舰艇所用的大号船坞只为大型舰艇而生,直接后果就是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售价高达22亿美元一艘。而中国拥有发达的民用造船业,因此中国制造的综合性能与圣安东尼奥不相伯仲的071型船坞登陆舰只需要只卖1.3亿美元。
中国是第一大工业国与第一大造船国,美国根本没有资格与中国拼产能而海军协会的《Attracting Quality Workforce Biggest Issue Facing Shipyards, Experts Tell Congress》一文也暗搓搓的承认了美国没有能力与中国比拼军舰产能。
中国扩充军舰产能,从民用造船业中抽就行了。只要各种军舰专享设备能供应的上,对于造船厂,工人、龙门吊、船坞、船台、舾装港池、物资运输车辆都是现成的。订单有多少造多少就行了。
美国整个造船业体系都是指望着美国海军以及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订单过活,由于美国军舰以及海警船订单数量长期以来又相当有限,连串的原本能建造航母的造船厂破船了。所以美国想要扩充舰艇产能的话,需要从零开始培训造船工人以及相应的指挥着或者从别的国家挖墙脚。
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当年的美国了
由于船坞数量不足,所以美国想要扩张产能,还得现场开挖新船坞或者将那些曾经建造过军舰或者拆卸过军舰的造船厂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进而让这些造船厂拥有或者恢复水面舰艇的建造能力。很显然甭管是造船工人的获取,亦或者具备军舰生产能力的造船厂的获得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最为重要的是,军舰造完之后呢?所有人都很清楚大规模的下饺子的不可持续的,民用造船业发达的国家下饺子结束之后,船坞与造船工人各归其职就完事了。例如辽宁舰下水之后承担过辽宁舰建造任务的船坞转手就开始造民用船只,所以对于中国而言,扩大军舰的产能真的很简单。
特地找的新闻截图
但是美国呢,美国为了扩充产能可是专门修建了新的造船厂,培训了新的造船工人,难不成造船厂和造船工人像垃圾一样直接扔掉?原本的造船厂建造与工人培养成本能够均摊在几十年的数百艘船中,现如今却需要在十几艘船中均摊完毕。那么美国扩充产能之后建造的军舰,单舰成本恐怕会高到一个让世人不敢想的地步!
中国造船成本低的理由,也是日韩造船成本低的理由,所以就是让日韩和中国拼都比让美国和中国拼来的靠谱。问题是美国军方敢在美国本土以外建造军舰么?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可不是吃素的。所以说现如今的美国哪里来的资格和中国拼军舰产能啊?
来源见水印
二战时期美国那庞大的军舰产能被无数理中客津津乐道,问题是二战时期的美国产能之所以那么高,无非就是意味当年的美国是最大工业国与最大造船国而已。问题是这俩桂冠现在都属于中国,而这些理中客却在一再否认最大工业国与最大造船国的造船能力。
只能说这些“理中客”是既不理性也不中立更不客观!他们只是在一厢情愿的吹捧美国罢了。
劝退学工科,远离传统制造业,不仅仅是美国独有的问题
所以很多行业需要国家战略扶持,后期就能看到成果,现在民用客机研发也是同样道路,现在是亏本赚吆喝,但长期全面考虑各方面需要,必然是最正确发展方向。
井底之蛙,忘记一亿条牛仔裤换一架飞机了?美国人只霸天空
竞标美国海军快速运输舰的船厂有九家,这还没算没竞标的巴斯钢铁和英格尔斯![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