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我当上指导员,帮一名战士考上军校,10年后他竟给我意外的回报

雅旋看娱乐 2025-04-01 21:40:47

"这就是我们的女指导员?"刘震宇将烟头碾灭在铁质烟灰缸里,眼神里带着显而易见的轻蔑,

"部队什么时候变成幼儿园了?"

夏晓岚站在特勤中队办公室的门口,手指微微捏紧了身旁的公文包。

她听见屋内传来几声压抑的笑声,像是刀子一样刺向她的脊背。

"管好你的嘴,刘震宇。"中队长陈明的声音低沉而冷静,

"不管你们认不认可,从今天起,她就是我们中队的政治指导员。"

夏晓岚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铁门。

她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满是"刺头"的特勤中队,更是一场关于尊严与信任的持久战。

01

初春的雨水洗净了北方军营的尘土,也冲刷着夏晓岚的心绪。

这是她上任的第三天,窗外的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而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需要处理的思想汇报和纪律处分材料。

三十二岁,这个年纪对于一个女军官来说意味着什么?夏晓岚不止一次问过自己。

"报告!"门外响起清脆的敲门声。

"进。"夏晓岚放下手中的文件。

走进来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士兵,浓眉下是一双桀骜不驯的眼睛,他笔直地站在办公桌前,举手敬礼:"夏指导员好!特勤中队二班战士刘洋,前来报到!"

夏晓岚点点头:"你就是那个在政治学习课上说'政治学习纯属浪费时间'的刘洋?"

"报告指导员,是我。"刘洋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反而带着一丝挑衅。

"你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因为我说了实话?"刘洋的嘴角微微上扬。

夏晓岚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材料:"刘洋,22岁,湖南邵阳人,父亲曾是某步兵团的连长,退伍后因病去世。你入伍两年,体能测试全中队第一,射击成绩优秀,却因多次违反纪律被记过三次。"

刘洋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指导员调查得很清楚。"

"我想知道,一个军人的儿子,为什么会对政治学习如此抵触?"

刘洋的表情变得复杂:"政治学习能让我打得更准、跑得更快吗?能让我在实战中活下来吗?我父亲就是因为太相信那些漂亮话,才会..."他突然收住了话头。

夏晓岚若有所思:"你每天下午六点到我办公室报到,我们好好聊聊你父亲的事。"

"指导员,我不需要心理辅导。"刘洋绷紧了下巴。

夏晓岚微微一笑:"不是心理辅导,是惩罚。你公然质疑政治学习的价值,影响了中队战士的思想稳定,这是严重的纪律问题。"

刘洋的眼中燃起怒火:"所以您是要用政治学习来惩罚我?"

"不,我是要让你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政治学习。"夏晓岚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今天下午六点,不见不散,刘洋同志。"

特勤中队的日子并不好过。

作为全旅公认的"问题中队",这里聚集了一群技术过硬却纪律松散的特种兵。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在各种极限条件下执行过危险任务,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政治学习上。

夏晓岚上任的第一周就遇到了中队长陈明的直接质疑。

"夏指导员,你来之前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陈明是个四十出头的老兵,脸上的疤痕诉说着他的战场经历,

"这里的兵不是普通部队那种小毛孩,他们见过血,也流过血。你那套政治工作的说教对他们没用。"

夏晓岚放下茶杯:"陈队长,我理解你的顾虑。但政治工作不只是说教,它是确保我们的刀永远指向正确方向的保证。"

"漂亮话我听了二十年。"陈明冷笑一声,

"这里的兵需要的是实打实的领导,不是道德说教。特别是像刘洋那样的刺头,他只认技术和实力。"

"每个战士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需求。"夏晓岚望向窗外正在训练的队伍,"包括刘洋。"

"你太天真了。"陈明站起身,

"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我给你三个月时间,如果中队的思想状况没有明显改善,我会向旅里申请调整政治指导员人选。"

夏晓岚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说:"三个月后再下结论也不迟。"

02

每天下午六点,刘洋都准时出现在夏晓岚的办公室。

最初的几天,他只是机械地复述党的方针政策,眼中满是不屑。

但在第四天,夏晓岚改变了策略。

"今天我们不讲政治理论。"她将一本《特种作战心理学》放在桌上,"讲讲你父亲吧。"

刘洋的眼神瞬间变得警惕:"我父亲和这次惩罚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夏晓岚递给他一杯茶,

"我只是好奇,一个曾经优秀的连长,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儿子的。"

刘洋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我父亲是个好军人,但不是个好父亲。他总是把部队的事放在第一位,把家里的事丢给我母亲。"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他常说,军人就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要时刻准备为国牺牲。他太相信这些话了,以至于..."

"以至于什么?"

"以至于在那次抗洪救灾中,他明知道堤坝随时可能决堤,还是带着战士们冲了上去。"刘洋的声音开始颤抖,

"他救出了十三个村民,自己却被湍急的洪水冲走了。他牺牲时,我才九岁。"

夏晓岚的心猛地一揪:"所以你恨那些政治口号,因为它们夺走了你的父亲?"

刘洋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我不恨那些口号。我恨的是那些口号背后的虚伪。领导们在表彰大会上说他是英雄,可我家的困难补助直到三年后才批下来。我母亲一个人拉扯我长大,最后累出了一身病。"

夏晓岚沉默了。

她明白,刘洋的反叛不是针对政治学习本身,而是对那个夺走他父亲、却没有及时回馈他家庭的"系统"的不满。

"你父亲是英雄,这一点毋庸置疑。"她最终说道,

"但系统有时确实会出现疏漏。这恰恰说明我们需要更好的政治工作,而不是放弃它。"

刘洋苦笑一声:"指导员,漂亮话人人会说。"

夏晓岚直视他的眼睛:"那我们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你知道军校考试的程序吗?"

刘洋愣住了:"军校考试?指导员,你什么意思?"

"我看过你的档案。你的文化课成绩不错,体能更是优秀。如果你愿意,完全有资格申请军校深造。"夏晓岚的眼中闪烁着认真的光芒,

"当了军官,你就能亲手改变那些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

刘洋的眼神变了:"你是认真的?"

"我从不说空话。"夏晓岚起身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书,"从明天开始,我们的学习内容改为军校考试辅导。你觉得如何?"

那一刻,夏晓岚看到了刘洋眼中久违的光芒。

军区演习是每个军人的试金石。

特勤中队作为蓝军的主力,承担着突袭红军指挥部的任务。

04

演习前夜,陈明在作战室内来回踱步:"按照常规,我们应该分两组行动。主力从正面吸引火力,突击小组从侧翼突入。"

"这个方案太常规了。"夏晓岚站在沙盘前,指着一处密林,

"红军肯定会在这里设伏。我认为我们应该变换战术,利用敌人的思维定势。"

"你懂什么战术?"一名排长忍不住出声质疑。

夏晓岚没有生气:"在西安政治学院之前,我在边防部队服役五年,参与过三次反恐行动。战术分析是我的强项。"

她指着沙盘继续说道:"红军预计我们会选择这两条路线,但他们忽略了这条看似不可能的路线。如果我们能在夜间涉水通过这片湿地,就能在黎明前到达他们的后方。"

"涉水?那里的水深至少一米五,还有淤泥和水草。"陈明皱眉。

"所以红军才不会防备这里。"夏晓岚胸有成竹,"我已经研究过卫星地图,这片湿地有一条古老的猎人小径,水深不会超过一米。只要找对路线,我们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通过。"

会议室陷入沉默。最终,陈明点点头:"就按夏指导员的方案执行。刘洋,你带队先行探路。"

刘洋站起身,向夏晓岚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那一晚,特勤中队冒着细雨涉水前进,成功突袭了红军指挥部,创造了演习历史上的奇迹。

演习结束后,陈明主动来到夏晓岚面前:"夏指导员,我低估你了。你不仅懂政治工作,还懂战术。"

夏晓岚微笑:"这就是政治工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理论说教,更是帮助我们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陈明若有所思:"也许我应该重新审视政治工作的价值。"

特勤中队的野外训练以艰苦著称。

七月的烈日下,战士们负重二十公斤,在复杂地形中进行极限训练。

夏晓岚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政治指导员就特殊照顾自己。

她和战士们一起负重前进,一起在泥潭中匍匐,一起忍受蚊虫叮咬。

这一天,中队进行溪流横渡训练。

溪流并不宽,但水流湍急,水下暗流涌动。

刘洋是第一个下水的。作为全中队水性最好的战士,他负责探明水下情况和架设安全绳索。

然而,刚游到溪流中央,他突然被一股暗流卷住,整个人消失在了水面下。

"刘洋出事了!"岸边的战士大喊。

没等陈明下达指令,夏晓岚已经脱下装备,一个箭步冲入激流中。

她是中队为数不多会潜水的军人之一,在边防时曾接受过专业训练。

水下能见度极低,夏晓岚凭借触觉在水中摸索着。

终于,她碰到了一个人影——刘洋的腿被水下的树根缠住,他正在挣扎,氧气即将耗尽。

夏晓岚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军刀,割断缠绕的树根,然后一把抓住刘洋的臂膀,奋力向水面游去。

当两人被战友拉上岸时,刘洋已经失去了意识。夏晓岚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

"咳、咳咳!"刘洋终于吐出一口水,睁开了眼睛。

"你没事吧?"夏晓岚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

刘洋喘息着,目光复杂地看着浑身湿透的夏晓岚:"指导员,你...为什么要冒险救我?"

夏晓岚拍了拍他的肩膀:"因为我们是战友。在战场上,我会毫不犹豫地为你挡枪,正如你会为我做的一样。这不是政治口号,刘洋,这是军人的本分。"

那一刻,刘洋眼中的敌意与挑衅彻底消失了。

04

训练场的灯光在深夜依然亮着。

夏晓岚结束加班走过操场时,发现靶场里有人影晃动。

她悄悄靠近,发现是刘洋正在苦练射击。

在他身旁的地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军事理论基础》。

夏晓岚没有出声打扰,而是默默退了回去。

第二天,她在刘洋的床头发现了一摞自学资料:《高等数学》、《物理学原理》、《英语语法大全》......

"他在为军校考试做准备。"室友小声告诉夏晓岚,"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后都自学到深夜。"

夏晓岚心中一动,第二天直接找到刘洋:"你想考军校?"

刘洋有些局促:"是的,指导员。我想成为一名军官,像我父亲那样。不过我的文化课基础太差了,恐怕很难考上。"

"为什么突然决定考军校?"

刘洋沉默片刻:"那天在溪流里,我以为自己要死了。在水下挣扎的那几分钟,我想了很多。"

"我父亲曾经说过,真正的军人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更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一直只注重军事技能,忽略了思想建设。"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指导员,我不想再当一个只会服从命令的机器。我想成为一名能够引领战士的军官,就像...就像你一样。"

夏晓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从今天起,每晚八点到十点,来我办公室。我帮你补习文化课和政治理论。"

"这...不会太麻烦指导员了吗?"

"这是我的职责。"夏晓岚微笑道,"培养优秀的革命接班人,不正是政治工作的意义所在吗?"

夏晓岚和刘洋的补习时间很快成为中队的"公开秘密"。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埋头苦读。

刘洋的进步令人惊讶。

他不仅军事素质过硬,学习能力也极强。

短短两个月内,他的文化课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指导员,你说军校的政治理论考试会考哪些内容?"一天晚上,刘洋抬头问道。

夏晓岚笑了:"怎么,现在连政治理论也开始关心了?"

刘洋有些不好意思:"我发现政治理论其实很有用。它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而牺牲。我父亲可能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义无反顾地冲向那条被洪水冲垮的堤坝。"

"你父亲是个真正的军人。"夏晓岚点点头,"他懂得牺牲的意义。"

"我曾经恨他,恨他把责任看得比家人还重。"刘洋的声音低沉,"但现在我明白了,正是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军人,才筑起了国家安全的堤坝。"

夏晓岚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欣慰:"你已经成长了很多,刘洋。你父亲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骄傲的。"

刘洋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谢谢你,指导员。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沉浸在对过去的怨恨中。是你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

夏晓岚微微一笑:"这就是政治工作的魅力所在。它不只是灌输理论,更是点亮心灵,指明方向。"

05

中队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在刘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战士开始重视政治学习。

他们不再将其视为负担,而是理解了思想建设对军人的重要性。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进行时,一场风波悄然而至。

"夏指导员,你最近是不是对刘洋特别照顾?"训练场边,陈明突然问道。

夏晓岚一愣:"我只是在帮他备考军校,这有什么问题吗?"

"中队里已经有流言了。"陈明表情严肃,"有人说你对刘洋的关注超出了正常的教导范畴。"

夏晓岚心中一凛:"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女指导员,他是年轻战士。"陈明直言不讳,"你们每晚独处两小时,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

"荒谬!"夏晓岚声音提高了八度,"我和刘洋是严格的教导关系。这种流言不仅侮辱了我的人格,也玷污了军人的纯洁情谊!"

陈明叹了口气:"我相信你,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了解情况。或许你应该考虑一下,是否需要调整辅导方式。"

夏晓岚站在原地,心中翻腾着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在特殊的军营环境中,哪怕是最纯粹的师生情谊也会被放大审视。

第二天,刘洋找到夏晓岚:"指导员,我听说了那些流言。我申请转入其他中队,不想给你带来麻烦。"

夏晓岚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一痛:"你愿意为了保护我的声誉而放弃军校梦想?"

刘洋挺直腰板:"您教导我,军人要有担当。这些流言因我而起,我应该承担责任。"

"不,你不需要转中队。"夏晓岚坚决地说,

"我们问心无愧,为什么要向流言低头?从今天起,我们的补习改在图书馆进行,邀请其他有意向考军校的战士一起参加。"

刘洋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指导员,你真的不怕那些闲言碎语吗?"

夏晓岚微微一笑:"一个真正的军人,要学会在压力面前坚守初心。我不会因为几句闲话就放弃培养优秀军官的责任。

军校考试前的一周,刘洋的状态达到了巅峰。

模拟考试中,他的各科成绩都远超及格线。

考试当天,整个中队都为他送行。就连曾经对他百般挑剔的陈明也亲自开车送他去考场。

"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是特勤中队的骄傲。"夏晓岚在考场外对刘洋说。

刘洋郑重地向她敬了个军礼:"指导员,这半年来,你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军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06

三天后,成绩揭晓:刘洋以总分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被军事指挥学院录取。

消息传回中队,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这是特勤中队历史上第一个考入军事指挥学院的战士!

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刘洋穿着崭新的军装,站在营区门口,向前来送行的战友们敬礼告别。

"刘洋,好好学习。"陈明拍拍他的肩膀,"争取毕业后回到我们中队。"

刘洋点头:"中队长放心,我一定不负众望。"

最后,他走到夏晓岚面前,眼中满是不舍:"指导员,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教诲。"

夏晓岚向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祝贺你,刘洋同志。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始终牢记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两人相对而立,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在严肃的军礼背后,是一段纯粹而深厚的战友情谊。

刘洋转身登上了前往军校的大巴,车窗外,夏晓岚的身影渐渐变小。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岁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

夏晓岚已经从特勤中队的政治指导员,晋升为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负责边防部队的思想建设工作。

这些年来,她凭借扎实的政治素养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一步步走上了更高的岗位。

这天,她正在指挥部会议室主持边防思想工作会议,值班参谋急匆匆走了进来:"夏主任,军委政治工作部的检查组到了,请您立即前往接待。"

夏晓岚有些意外。

按照计划,军委的检查应该在下周才开始。

但军队就是军队,命令就是命令。她迅速整理好材料,前往接待室。

走廊上,她的心中突然涌起一丝莫名的悸动,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即将发生。

接待室的门开着,一个身着军装的高大身影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肩膀上,勾勒出一个坚毅的轮廓。

"同志,你好。"夏晓岚站在门口,礼貌地问候。

那人缓缓转身,阳光从背后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

当他的面容完全显现在夏晓岚面前时,她的身体猛然僵住了,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

当他的面容完全显现在夏晓岚面前时,她的身体猛然僵住了,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

"刘...刘洋?"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站在窗前的男人已不再是那个桀骜不驯的年轻战士,而是一位气宇轩昂的军官。

肩上的军衔昭示着他如今的身份——军委政治工作部的高级军官。

"夏指导员,"刘洋微笑着向她敬了个标准军礼,"或者我该称呼您为夏主任了。"

夏晓岚回过神,匆忙回礼:"刘洋,真没想到是你。你现在..."

"军委政治工作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刘洋平静地说,目光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负责此次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检查。"

两人相对而立,十年的时光仿佛一瞬间被拉回到了那个特勤中队的小办公室。

"请坐,"夏晓岚恢复了专业态度,示意刘洋就座,"我们没想到检查组会提前到来。"

"临时决定提前,为的是更真实地了解边防部队的思想状况。"刘洋正色道,随即又露出一丝笑意,"当得知这个军区的分管领导是您时,我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任务。"

夏晓岚微微一怔,随即会意地点点头:"十年了,没想到你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一切都要感谢您当年的指导和栽培。"刘洋的眼神中满是诚挚,"如果没有您,我可能还是那个对政治工作嗤之以鼻的刺头兵。"

07

夏晓岚的思绪不由飘回十年前。

那时的刘洋,眼中还带着对世界的怨恨与不屑,而如今坐在她面前的,是一位成熟稳重的高级政工干部。

这种转变,令她既惊讶又欣慰。

"公事公办,"她微微一笑,将一份文件夹推到刘洋面前,"这是我们军区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汇报。"

刘洋接过文件,神情变得严肃:"夏主任,除了例行检查,我们这次还有一项特殊任务。"

"什么任务?"

"军委掌握情报,边防一线可能存在思想渗透活动,有人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我军官兵的政治立场。"刘洋压低声音,"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您全力配合。"

夏晓岚眼神一凛:"具体情况呢?"

"这是绝密情报,"刘洋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加密文件袋,"请您过目后即焚。"

夏晓岚接过文件,迅速阅读起来。

文件内容让她的表情逐渐凝重——有证据显示,境外势力正通过网络和隐蔽渠道向边防官兵传播不当政治言论,试图动摇军心。

"情况确实严峻,"她合上文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正因如此,我才急于赶来。"刘洋正色道,

"时间紧迫,我们需要尽快制定应对方案。"

夏晓岚点点头:"我会安排一个专门的办公室,供你们检查组使用。同时,我们需要召开一个小范围的紧急会议,商讨具体应对措施。"

"谢谢夏主任。不过在此之前,"刘洋忽然露出一丝笑意,

"我们是否可以花几分钟时间,先叙叙旧?十年未见,我有很多话想对您说。"

这个请求让夏晓岚略显意外。在严肃的军事环境中,私人情感通常要为工作让路。

但面对曾经亲手培养的学生,她终究点了点头:"当然,我们可以边走边聊。要不要去看看我们的边防哨所?"

两人并肩走出办公大楼,沿着营区的石子路慢慢前行。

夏日的阳光洒在笔直的柏油路上,远处的训练场上,一队队官兵正在进行着例行训练。

"您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刘洋轻声问道。

"忙碌而充实,"夏晓岚微笑,

"离开特勤中队后,我先是调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又去了军区。一路走来,见证了部队的发展变化,也经历了不少挑战。"

"结婚了吗?"刘洋的问题有些突兀。

夏晓岚摇摇头:"一直忙于工作,没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她转而问道:"你呢?军校毕业后直接去了军委?"

刘洋笑了笑:"不,我先是回到了特勤部队,担任了三年的指导员。后来因为在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的表现,被调到了军委政治工作部。"

"看来你在政治工作领域很有天赋。"

"这都是您的功劳,"刘洋真诚地说,

"记得那年在溪流里,您不顾危险救我上岸后说的话吗?'在战场上,我会毫不犹豫地为你挡枪,正如你会为我做的一样。这不是政治口号,这是军人的本分。'那句话改变了我对政治工作的认识。"

夏晓岚有些动容:"没想到你还记得。"

"我记得您教导我的每一句话。"刘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是您让我明白,政治工作不是虚伪的说教,而是指引军人方向的明灯。"

两人走到一处僻静的小亭,远眺边境线上连绵的山脉。

"夏主任,其实这次来,除了工作,我还有个私人请求。"刘洋突然说道。

"什么请求?"

"我想请您去看看陈明中队长。他现在是旅长了,前段时间在一次行动中受了重伤,正在军区医院治疗。"

夏晓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陈明受伤了?怎么没人通知我?"

"他不想麻烦您,"刘洋解释道,"但我知道,您和老中队的战友们之间的情谊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夏晓岚点点头:"我今晚就去看他。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刘洋。"

"这是我应该做的,"刘洋微笑,"特勤中队的战友情,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08

两人的谈话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夏晓岚接起电话,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出什么事了?"她挂断电话后,刘洋问道。

"前沿哨所发现可疑人员活动,疑似在进行情报搜集。"夏晓岚的语气变得严肃,"我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

"我和您一起去,"刘洋当机立断,"这可能与我们刚才讨论的思想渗透活动有关。"

指挥部内,气氛紧张。

大屏幕上显示着前沿哨所传回的侦察画面——三名身着便装的男子正在边境线附近徘徊,手中拿着疑似摄录设备的物品。

"根据情报分析,这三人可能是境外媒体记者,但也不排除特工的可能性。"情报参谋汇报道。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夏晓岚沉声问。

"尚不清楚,但根据他们的活动路线,似乎对我们的哨所布防特别感兴趣。"

刘洋仔细观察着屏幕上的画面:"夏主任,我建议立即组织一次思想政治紧急动员,提醒前沿官兵提高警惕,防范可能的敌对宣传。"

夏晓岚点点头:"同意。另外,组织一支小分队,秘密监视这三人的活动。如有异常,立即报告,但不要轻举妄动。"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边防部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当夜,夏晓岚和刘洋一同前往军区医院,探望受伤的陈明。

病房里,陈明躺在床上,右腿打着石膏,看到两人走进来,他的眼睛一亮:"夏指导员!还有...这不是刘洋吗?"

"旅长好,"刘洋笑着上前握住陈明的手,"听说您受伤了,特地来看望。"

陈明打量着刘洋的军装和军衔:"好小子,都当上军委的高干了!当年在中队的时候,谁能想到呢?"

三人一时笑作一团,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特勤中队。

"你们两个,一个是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一个是军委政治工作部的高干,"陈明感慨道,"特勤中队出了两个政工尖子,真是让我这个老兵倍感欣慰。"

夏晓岚微笑着坐在床边:"说说吧,怎么受的伤?为什么不通知我?"

陈明摆摆手:"就是例行巡逻时遇到了点小状况,不值一提。不想让大家担心,所以就没说。"

刘洋却皱起了眉头:"旅长,根据我的了解,您是在一次反渗透行动中受伤的,对吗?"

陈明的表情变得严肃:"你们已经知道了?"

"军委有相关情报,"刘洋点点头,"这次我们来,正是为了调查边境地区的思想渗透活动。"

陈明长叹一口气:"事情比你们想象的要复杂。那不仅仅是思想渗透,他们还试图收买我军官兵,获取敏感情报。"

夏晓岚的脸色变得凝重:"有人被策反了?"

"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但我怀疑有内鬼,"陈明压低声音,"否则对方不可能如此精准地获取我方巡逻路线。"

三人对视一眼,都意识到情况比预想的更为严峻。

"我们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刘洋思索道,"既要揪出内鬼,又要打击对方的渗透活动。"

夏晓岚点点头:"明天我们召开军区安全工作紧急会议,制定具体方案。"

离开医院时,夜色已深。刘洋突然问道:"夏主任,还记得我们在特勤中队的那个小湖吗?每次训练结束,我们都会在那里休息。"

夏晓岚微微一笑:"当然记得,水很清澈,能看到湖底的鹅卵石。"

"我听说,这个军区也有一个类似的湖,就在营区后山。"刘洋望向远处的山影,"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去看看?"

夏晓岚明白他的意思——他们需要一个更加私密的场所交流敏感信息。

"明天傍晚,我带你去。"

09

第二天的安全会议异常紧张。

来自各个部门的情报汇总后,一个令人担忧的图景浮现出来:境外势力不仅在进行思想渗透,还试图通过经济利诱、情感控制等手段策反我军官兵。

会议结束后,夏晓岚和刘洋按照约定,来到了营区后山的湖边。

初夏的傍晚,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天边的晚霞。

两人并肩而坐在湖畔的石凳上,远处偶尔传来战士们训练的口号声。

"夏主任,关于这次的渗透活动,我有些想法没在会上说。"刘洋的表情变得严肃。

"你怀疑有高级别的内鬼?"夏晓岚直接问道。

刘洋点点头:"根据情报分析,对方获取的信息层级很高,不是普通官兵能接触到的。"

"你有怀疑对象?"

"还不确定,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刘洋压低声音,"最近三次敏感信息泄露,都发生在军区政治部例会之后。"

夏晓岚的眼神一凝:"你是说泄密者可能在政治部?"

"只是一种可能性,"刘洋谨慎地说,"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两人陷入沉思,湖面上的波纹随风荡漾,映射着天空变幻的色彩。

"刘洋,"夏晓岚突然开口,"你还记得当年在特勤中队,我们是怎么处理那起失枪事件的吗?"

刘洋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声东击西,设置诱饵。"

"没错,"夏晓岚点点头,"我们可以故意制造一些虚假情报,然后观察信息的流动路径。"

刘洋眼前一亮:"这个方法可行。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人设置不同的'诱饵',看哪一条最终泄露出去。"

"明天开始实施,"夏晓岚决定道,"这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

刘洋郑重点头:"明白。"

沉默片刻后,刘洋的话题突然一转:"夏主任,这些年来,我一直想当面感谢您。"

夏晓岚微微一笑:"你已经感谢过很多次了。"

"不,不只是为了军校考试的事,"刘洋的眼神变得深邃,"更是为了您教会我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军人。"

"你过奖了,"夏晓岚谦虚地说,"这是你自己的努力成果。"

刘洋摇摇头:"没有您的引导,我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政治工作的真正意义。"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笔记本,"这是我一直随身携带的。"

夏晓岚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看到了自己的字迹:"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点亮军人的心灵,指明前进的方向。"

"这是您十年前在我临行前送给我的笔记本上写的话,"刘洋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感激,"这些年来,无论我面临什么困难,这句话都给了我力量和方向。"

夏晓岚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我很高兴这句话对你有帮助。"

"不仅有帮助,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刘洋真诚地说,"我选择投身政治工作,正是因为您让我看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夏晓岚注视着眼前这个曾经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一位成熟稳重的高级军官,心中充满了欣慰:"看到你的成长,是我从军生涯中最大的骄傲之一。"

"夏主任,我有一个请求,"刘洋突然说道,

"此次任务结束后,我想邀请您到军委政治工作部进行交流授课。您的经验和智慧,对年轻的政工干部会有很大帮助。"

这个邀请让夏晓岚有些意外:"军委政治工作部?那是很高的平台。"

"正因如此,他们更需要像您这样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战经验的政工专家,"刘洋认真地说,"我已经和部领导初步沟通过,他们对您的工作非常认可。"

夏晓岚思索片刻:"如果组织需要,我当然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好了!"刘洋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这将是对我当年承诺的最好回报。"

"什么承诺?"

"记得我离开特勤中队去军校的那天吗?我说过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不辜负您的期望,"刘洋微笑着说,

"如今,我不仅实现了这个承诺,还能为您的事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夏晓岚深受感动:"刘洋,看到你今天的成就,已经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

湖面上的晚霞渐渐消退,远处传来集合哨声。两人起身,向营区走去。

"明天开始实施'诱饵'计划,"夏晓岚轻声说,"希望能尽快揪出内鬼。"

刘洋点点头:"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守住这道精神防线。"

两人的身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映照在湖面上的剪影如同十年前那对师生,坚定而执着地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三天后,"诱饵"计划成功了。

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差异,夏晓岚和刘洋锁定了泄密者——军区政治部一名姓王的参谋。他利用职务之便,将敏感情报通过特殊渠道传递给境外势力。

"王参谋已被控制,正在接受审讯。"刘洋向夏晓岚汇报,"他交代,是被对方以高额金钱收买。"

夏晓岚叹息:"一个有十五年军龄的老军人,怎么会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这正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永远不能放松。"刘洋沉声道,"即使是政工干部自身,也需要不断加强思想建设。"

边境的渗透活动迅速被瓦解。在刘洋的配合下,夏晓岚组织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了边防官兵的思想防线。

任务结束的前一晚,夏晓岚和刘洋再次来到那个宁静的湖边。

"明天我就要回军委了。"刘洋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语气中带着不舍。

"这次合作很愉快。"夏晓岚微笑道,"看到你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我由衷感到欣慰。"

刘洋转向夏晓岚,眼神坚定:"夏主任,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您。"

"什么事?"

"我申请调任到边防部队工作。"刘洋的语气中带着决心,"军委已经初步批准,就等您这边的意见了。"

夏晓岚惊讶地看着他:"你要放弃军委的位置,来边防?为什么?"

"因为这里最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刘洋认真地说,"在舒适的机关,我的价值可能只是写几份报告、出几个方案。但在边防一线,我能直接影响和改变战士们的思想,就像当年您对我做的那样。"

夏晓岚注视着眼前这个曾经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你真的想清楚了?边防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

"我想得很清楚。"刘洋微笑道,"当年您放弃了安逸的政治学院教职,选择来到特勤中队。如今,我也想追随您的脚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夏晓岚默然片刻,郑重地点点头:"如果这是你的选择,我支持你。边防部队确实需要像你这样有经验、有能力的政工干部。"

0 阅读:172

雅旋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