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雁君:“我研习二王,曾将王字放在特定的魏晋书风流变的过程中去考察,试图从晋人残纸书迹中寻绎二王书风的成因。”“将“原始的晋人书迹”融入“二王”书法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创作实践的基本程式。选择倪元璐、陈老莲、徐渭等,虽系“山阴”情结,更是情性所致,形式所需,书风所趋。”
赵雁君,1961年生,浙江诸暨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其作品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大展,曾5次连续荣获大奖。出任中国书协各类大展评委。
沈刚:“赵雁君的书法,具有鲜明的个性活力,从中又辐射出很重的文化含量”。
徐本一:“读雁君书作,无不感受到一种气息:二王的清逸,简牍残纸的稚拙, 汉魏刻石的恣肆”。
他学书法从颜、柳入手, 又宗法二王,兼习黄庭坚,又习魏碑,后来对明末清初大写意书风又有了浓厚的兴趣,主要选择了三位书法家徐渭、倪元璐、陈洪绶。
他可以说是深研二王,理论和实践双修,又借鉴了明清的笔墨意趣,可谓博采众长。他意将二王的秀润飘逸和徐渭的大气、狂野,陈洪绶的峭利挺劲、倪元璐的古拙、奇崛融汇在一起。
他的行草书形成了独特的面貌,奇崛豪迈、率意挥洒、狂放纵逸。确实是有了徐渭的“形”、倪元璐的“势”与陈洪绶的“意”。当然也融入了强烈现代的气息。他的书法是经典与自我的交融、是传统与时代的结合。
在用笔上,灵活多变,以中锋为主,行笔快而爽利,方圆兼具,连带自然;章法上,上下连贯,左顾右盼,疏密相间,大开大合,宏阔大气。墨色鲜活而多变;在结体上,随笔而变,因势赋形,拙巧互用,极具表现力。
这三幅字的艺术风格也很鲜明。若问他是什么书体?还得称之为隶书。毕竟隶书的成分大最。隶书笔意融入行书笔意,既有隶书朴拙的碑学味道,又有秀逸的帖学意蕴;
他的小楷有脱俗之气,用笔精到而又灵活,融入行草、魏碑笔意,结字俊秀,意味深厚,耐人寻味。
你怎么看待他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