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特朗普高调重返白宫,还没坐稳就挥动关税大棒: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25%关税,中国商品更飙至35%,口号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誓要抹平贸易逆差。制造业回流声势浩大,看似雷霆手段,实则新瓶装旧酒。

从特朗普首任期到拜登时代,美国关税游戏从未停歇。此次全面加税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延续着同一套霸权逻辑——既要独占全球最丰厚的高端利润,又不容他国靠拧螺丝挣口饭钱。如此赤裸裸的收割计划,世界早已看透,特朗普注定要沦为全球笑柄。
贸易逆差是特朗普最爱打的幌子。2024年美国总逆差8700亿美元,其中对华逆差3500亿占四成。特朗普拍桌叫嚣:加税抬高进口商品价格→美国人少买→逆差消失。这般小学生算术,在现实经济中纯属痴人说梦。
逆差本质是美元霸权的副产品。美国主动将制造业转移至中国、越南等成本洼地,自己安心当全球头号消费国。2024年美国制造业占GDP仅11%,中国则达28%。从iPhone到衬衫玩具,美国早就不生产这些商品。即便强令回流,本土生产成本将飙升数倍——35%关税保护下,美国消费者宁选越南、墨西哥替代品,逆差不过换个马甲继续存在。
更深层矛盾在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须通过贸易逆差向外输出。2024年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58%、国际结算70%,各国囤积美元的需求迫使美国必须持续进口商品输出货币。正如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的"特里芬难题":若美国不维持逆差,世界经济将陷入美元荒。即便2025年对华加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降15%,越南、墨西哥出口却激增20%,总逆差纹丝不动。
特朗普总嚷嚷"逆差是抢劫",实属揣着明白装糊涂。制造业空心化的确带来阵痛——2024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比仅8.2%(1970年为25%),蓝领生计艰难。但逆差带给美国的隐性红利更惊人:廉价进口商品压制通胀(2024年CPI仅3.1%);海外美元回流购买美债(外国持有美债达8.2万亿美元),相当于用逆差换取无息贷款。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测算,这套机制每年为美国节省相当于GDP1%的利息支出。

妄想用关税消除逆差?纯属违背经济规律。19世纪末英镑霸权时期,英国年年维持4%GDP的逆差仍稳坐头把交椅。如今美元体系下,美国扮演全球最终买家角色,各国挣美元买美债形成完美闭环。2024年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18万亿美元,却无人质疑其偿债能力——这就是货币霸权的魔力。特朗普挥舞关税大刀,不过是拿水枪扑山火。
更显美式双标的是:既要垄断芯片(2024年半导体仅占美出口5%)、军火(F35战机技术严防死守)、航天(SpaceX独占全球60%发射订单)等高端利润,又不许他国从事中低端制造。科技巨头苹果、谷歌2023年在海外藏匿5万亿美元利润却分文数字税不缴,这种"全都要"的吃相已引发全球公愤。
所谓制造业回流更是空中楼阁。台积电在美建厂耗资520亿美元,但芯片仅占美进口5%,对逆差影响微乎其微。低端制造业更不可能回归——2024年美国工厂时薪30美元,越南仅3美元且岗位空缺率6.3%。苹果曾尝试在美国生产Mac Pro,成本暴涨30%后只能当奢侈品卖。事实证明,所谓"回流"不过是借机巩固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照样甩给别国。
加税闹剧终将反噬美国。中国对美大豆、波音加征25%报复性关税,欧盟对美国汽车药品加税20%,加拿大奶制品关税提高15%。全球供应链迅速重组: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增20%,墨西哥增15%。中国对东盟出口增12%,对非出口增15%,"一带一路"持续深化。欧盟酝酿2025数字税围剿美国科技巨头,巴西力推区域贸易圈。美元霸权催生的逆差,岂是关税围墙能阻断?
这场关税豪赌注定惨淡收场。当特朗普在2025年将关税推向巅峰时,等待美国的将是:供应链加速去美元化、高端垄断遭全球围剿、制造业回流成泡影。世界早已看透——既要靠美元收割全球,又不许他国挣辛苦钱,这等贪得无厌的剧本,该落幕了。
老天爷保佑我中华伟大
你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当现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