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体模特”被父母、丈夫抛弃,20年后才被认可,48岁却无伴侣

濮宝来报道 2025-01-02 00:42:14

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无数人怀揣着成名的梦想踏上征程,有人一帆风顺,有人历经波折。汤加丽的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充满了挣扎、争议与坚持,她在追求艺术与自我表达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又曲折的轨迹。

汤加丽于 1976 年在安徽呱呱坠地,家庭环境质朴而又传统。父亲曾是军人,后转业成为警察,身上有着军人的坚毅与正直;母亲则是一位全心操持家庭的主妇。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汤加丽的成长之路被父母寄予了厚望,他们希望女儿能够通过教育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对她的要求颇为严格,近乎苛刻。

童年时期的汤加丽,活泼好动的天性展露无遗,在大院里奔跑玩耍时,那股子活力甚至超越了男孩子。父亲为了让她能有所专注,便萌生了将她培养成专业运动员的想法,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也期望她能在体育领域有所建树。于是,在 9 岁那年,汤加丽被送进了体操队,开启了她艰苦的训练生涯。

体操队的训练强度极大,但汤加丽骨子里的坚毅和固执让她从不轻言放弃。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体能训练,还是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反复练习,她都咬牙坚持,汗水湿透了衣衫,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从未落下。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代表体操队参加少年组比赛时,她宛如一颗闪耀的新星,一举拿下两块金牌,那领奖台上自信而又灿烂的笑容,成为了她体操生涯的高光时刻,也让她荣获 “优秀运动员” 的称号。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身体的不适让汤加丽难以继续承受体操高强度的训练,无奈之下,她选择了转型,投身于舞蹈领域。得益于体操训练所塑造的良好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她在舞蹈学习中如鱼得水,很快就适应了新的领域。初中时,汤加丽便被民族舞的优美所吸引,内心深处对舞蹈的热爱愈发炽热。在父母的支持下,她报考了安徽省艺术学校舞蹈班,正式踏上了专业舞蹈学习之路。

进入艺术学校后,汤加丽对舞蹈的热爱近乎痴迷。每天,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校园,她就已经在练功房里开始了一天的练习,压腿、下腰、旋转…… 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揣摩、精心雕琢。夜晚,当同学们都已入睡,她还在脑海中回忆着白天的舞蹈动作,思考着如何改进和提升。这种近乎疯狂的努力,让她的舞蹈技巧突飞猛进,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同学心中的榜样。

毕业之际,汤加丽凭借出色的表现被省里的歌舞团提前内定。但进入歌舞团后,她才发现这里高手如云,曾经在学校里的优势变得不那么明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汤加丽渴望突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电视台招收特邀舞蹈演员,凭借出众的身材和容貌,她成功入选,签约安徽卫视。此后,她频繁出现在各种舞台上,春晚的舞台上也留下了她优美的舞姿,她的名字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但汤加丽并不满足于此,她深知学无止境,毅然辞去歌舞团的稳定工作,报考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蹈班。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日子里,她一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演出赚取学费,还时常补贴家用。她的优异成绩让她成为了北舞的优秀毕业生,并顺利进入了东方歌舞团,这无疑是对她舞蹈实力的高度认可。

在东方歌舞团,汤加丽的舞蹈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她的舞步轻盈灵动,仿佛能踏碎时光的尘埃;她的体态优雅柔美,恰似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无论是日本的《纸扇》《阿波》,还是俄罗斯的《假日里的年轻人》,她都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带来一场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成为国内舞蹈界的佼佼者。

然而,汤加丽内心深处渴望着更多的挑战和变化,她将目光投向了影视圈。但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入影视圈的她四处碰壁,角色机会寥寥无几。

1994 年,18 岁的汤加丽在电影厂试镜时,邂逅了导演沈东。当时的沈东正在为歌手苏红拍摄专辑 MV,汤加丽青春洋溢的气息瞬间吸引了他。沈东凭借导演的身份主动与汤加丽搭话,那带着几分热切与倾慕的眼神,让汤加丽有些羞涩。此后,沈东以交流演技为由,频繁与汤加丽接触,礼物与甜言蜜语不断,很快便俘获了汤加丽的芳心,两人迅速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借助沈东的人脉,汤加丽开始涉足影视表演,陆续出演了一些电视剧,如《龙凤智斗蟠龙坊》中的 “小凤”,《康熙王朝》里的紫云等角色。尽管她的演技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的尴尬境地。

2001 年,网络时代悄然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也为许多人提供了新的机遇。汤加丽在演艺事业上的停滞不前让她感到迷茫和失落,一次与朋友的闲聊,成为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朋友看着身材婀娜的汤加丽,半开玩笑地说:“你身材这么好,演戏不红,说不定当模特能行。”

在拍摄广告时,汤加丽结识了摄影师张旭龙。张旭龙在业内颇具争议,但才华横溢,他看到汤加丽的身材条件后,心中萌生了邀请她拍摄人体艺术写真的想法。起初,汤加丽以为张旭龙在开玩笑,甚至有些生气,但在张旭龙的耐心解释下,她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提议。当时国内尚未有人涉足人体艺术写真领域,汤加丽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开创先河的机会。

两个月后,汤加丽与张旭龙签订了拍摄协议,开启了长达一年的拍摄之旅。为了拍摄出满意的作品,他们不辞辛劳,穿梭于山林、溪边、原野等各种自然场景中,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和光线。张旭龙对照片的质量要求极高,每一张照片都反复斟酌,稍有不满意就重新拍摄。800 多盒胶卷,只为了精选出那 120 张最完美的照片,这背后是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02 年,《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出版,瞬间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这本写真集销量火爆,让汤加丽一夜成名,她的名字和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搜索量甚至超过了许多明星。但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争议和谩骂。支持者称赞她勇敢地展现自我,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反对者则言辞激烈,指责她 “伤风败俗”“不知廉耻”。

面对外界的质疑,汤加丽尚可选择逃避,但家人的态度却让她心痛不已。父亲严厉地斥责她:“你要是再拍这种照片,就别认我这个父亲!我现在出门都抬不起头。” 母亲也在一旁苦苦劝说,希望她能放弃。然而,汤加丽却陷入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中,无法自拔。

一年后,她与张旭龙因写真集署名问题产生纠纷,最终闹上法庭,汤加丽赔偿了张旭龙 15 万,两人的合作也因此破裂。此后,她与另一位摄影师石松合作,继续推出写真集,依然备受关注。

但她的婚姻却在这场风波中摇摇欲坠。2007 年,沈东提出离婚。外界纷纷猜测是因为写真事件,但汤加丽在多年后回应,拍摄写真前已征得丈夫同意,离婚另有隐情,只是她不愿多谈。离婚的那段日子,汤加丽常常独自落泪,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已支离破碎,她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然而,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看到了汤加丽的坚持和对艺术的热爱,逐渐理解了她的选择,父女关系得以修复。汤加丽也从离婚的伤痛中慢慢走了出来,继续投身于艺术创作,拍摄了《起舞的胡蝶》,还指导拍摄了《寻找同桌的你》等作品。

如今,45 岁的汤加丽依然单身。有人猜测是写真事件影响了她的感情生活,但也许,她只是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选择了一种更加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后悔拍摄写真时,汤加丽目光坚定地说:“以前或许有过后悔,但现在我不后悔。如果能回到过去,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汤加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追求梦想和自我表达的道路上,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以及那份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同时也要有勇气去面对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坦然、坚定。

来源:娱鹿角

0 阅读:0

濮宝来报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