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恼羞成怒,加拿大“割袍断义”,新总理要拿特朗普立威。美国和加拿大这对邻居的关系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充满了变数,那么为何加拿大这次反应如此之大?加拿大的新总理卡尼又会如何处理或者说利用这次事件呢?
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系就开始迅速降温,特朗普多次表示加拿大即将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称如果这样会给加拿大民众带来更多的好处。但是加拿大从上到下却并不领情,都对特朗普的提议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眼看着自己下不来台,特朗普恼羞成怒,开始在关税上对加拿大施压。他先是以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等问题为借口,威胁对加拿大加征关税。虽然加拿大选择了退让的态势,表示愿意通过加强边检来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但是美国还是在3月4日把“关税大棒”砸在了加拿大的脑袋上,对来自于加拿大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但这还远远不够。
3月26日,特朗普再次签署命令,对向美国国内进口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本轮加税的范围包括轻卡、轿车等车型,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的汽车零部件,而且美国还留了一个“伏笔”,将在必要时把这一措施扩展至其他零部件,也就是说美国的加税措施很可能覆盖整个造车产业链。
消息一出,加拿大立刻坐不住了,要知道,汽车是加拿大出口额第二大的商品,仅次于石油。据加拿大车辆制造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在2023年,加拿大向外出口汽车的总额为510亿加元,其中有470亿加元的汽车是出口到美国,占总额的92%以上,几乎可以说美国是加拿大汽车出口的唯一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出现变动,无疑会对加拿大的汽车产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更会影响到加拿大的整体经济形势。
面对这一情况,加拿大新总理卡尼当即宣布,将设立20亿加元的“战略应对基金”来应对即将出现的变局,对汽车行业进行报复。不仅如此,他还宣布,在4月2号美国的对外关税政策正式敲定之后,加拿大将视情况进行反击。
除了经济方面,卡尼还对美加两国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义,他在渥太华发表演讲时表示,特朗普的行为违反了《美加墨贸易协定》,该协议中提到,如果一辆汽车有75%的零部件在本国生产,那么这辆车就能够以零关税的价格进行出口。
虽然特朗普宣布对于符合协议的汽车可以给予“暂时”的豁免,但是这相当于美国拿捏住了加拿大的把柄,随时可以翻脸。而且特朗普早在第一个任期内就表露出了退出协定的意愿,因此这个“暂时”并不可靠。
鉴于此卡尼表示美国已经不是一个可信的贸易伙伴,两国间的亲密关系已经结束。但说到底关税并不是一个不能够谈判的问题,关税政策进行修改和浮动也是常事,为什么这次加拿大的反应如此强烈,甚至和美国割袍断义,划清界限呢?
除了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之外,加拿大内部的人事变更也是不得不提的因素。相比于“官二代”特鲁多,这位新上任的卡尼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型官僚。作为从哈佛、牛津这样的学府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其专业能力自然不容小觑,而在进入政界之前在高盛的工作经历也让他对美国的资本和经济运作更为熟悉,在从政后他历任加拿大财政部副部长以及加拿大和英格兰的央行行长,对于特朗普的套路,他自然心知肚明。
而且4月28日,加拿大即将举行下议院选举,卡尼的自由党想要确保172席的绝对多数,还需要比目前多争取21个席位,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表现出对美国的强硬,才能够树立自己在选民中的形象,毕竟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比为国家击退来犯之敌更能树立个人威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