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蒋冯阎中原大战是如何发生的,经过了哪几个环节,结局如何

伏生百年 2024-04-04 11:44:45

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5月至10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又称蒋冯阎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堪称中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略大决战。

在这场战役中,蒋介石集团彻底打垮了冯玉祥集团,重创了阎锡山集团,震慑了李宗仁集团,拉住了张学良集团。

此战过后,蒋介石终于成为了公认的中国的主宰者,中国终于进入了一个大体上统一的时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1928年2月,国民党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蒋、冯、阎、李四派新军阀获得了统一;四大军阀势力分别对应着北伐的四个集团军:

第一集团军的蒋介石势力自是不用说;

第二集团军便是坐拥关中的冯玉祥势力,与阎锡山成唇齿之势;

第三集团军便是阎锡山的晋军;

而第四集团军便是南方的桂系军阀李宗仁。

同年4月,四大军事集团联合伐奉,迫使奉系张作霖退回东北。

二期北伐胜利完成。

二期北伐开始之前,蒋介石控制国民党中央政权,需要借助冯玉祥的军事力量,北伐奉系张作霖,进而统一中国。

冯玉祥所控制的西北地瘠民贫且交通不便,需要乘北伐奉系张作霖之机到北方争夺自己的地盘。尤其对财源充裕和交通便利的北京、天津等甚为看重。

二期北伐结束以后,蒋介石担心冯玉祥势力发展过快,便利用阎锡山与冯玉祥的矛盾,把河北、京津等地划给阎锡山。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司令,允许阎锡山的第3集团军开进北京。而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只允许留驻南苑,不准进入北京城。

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平衡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实力,让两人相互敌视、牵制。

为此,冯玉祥对蒋介石极为不满,他命令所属部队撤回到山东与河南,本人托病在河南新乡,不肯前往北京。

1928年6月,随着东北王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遇害,中国的北洋时代正式落下了帷幕。

1928年底,东三省张学良易帜,其与南京中央维持着分治合作”的关系,在政治、军事、财政上,均保有自主地位。

此时的中华大地上,有着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五大军事集团并立。

这其中,蒋介石作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掌握着实力最为雄厚的中央军,占据着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浙沪地区,同时还有着国民党元老派在身后的支持,正是因为如此,蒋介石才会想要迅速地结束五大军阀并列称雄的局面,打算尽快地实现统一,建立起属于他个人的新王朝。

对于蒋介石来说,在四位对手之中,阎锡山只想着守住山西做土皇帝;张学良刚刚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家业,正在整肃内部,无力对外。因此,这两路人马暂时都不足为虑。

真正需要迅速解决的是李宗仁的桂系与冯玉祥的西北军,他们两个才是真正的肘腋之患。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蒋介石虽然取得了正统地位,却未真正统一国民党内四分五裂、派系林立的局面,蒋介石希望通过召开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北伐完成后,全国军队太多,国家养不起,需要裁兵。于是,蒋介石召开了编遣会议,与各个军头商量裁军。

1929年1月1日至25日,国民政府于南京成立国军编遣委员会,举行国军编遣会议,将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部列入第一期整编,东北军列入第二期整编。

裁军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裁,谁都希望裁别人的,自己不裁或少裁。

会议最终通过了有利于蒋介石而不利于冯、阎、李的编遣方案,冯玉祥装病以示抗议,之后不辞而别。

返回驻地后,冯玉祥加紧备战,誓与蒋介石较量一番。

在蒋介石的削藩日程表上,桂系是第一个要收拾的对象。

1929年3月15至27日,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追认编遣方案,从法律上肯定了蒋介石消灭地方实力派为合法。

1929年3月,蒋介石经过一番筹备,开始对着桂系李宗仁发起进攻,挑起了蒋桂战争。

为了孤立桂系,蒋介石事先对冯玉祥做了很多工作。他许给了冯玉祥行政院长的头衔,还答应把桂系在湖南湖北的地盘都送给他,此外还有五十万银元。

冯玉祥原本以为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一定会杀得难解难分,双方会两败俱伤,于是冯玉祥很爽快地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派出了手下的大将韩复榘带兵扑向湖北的武胜关,做出了一副要进攻桂系占据的武汉三镇的姿态,希望待蒋、桂两败俱伤之时,乘机出兵占领武汉。

然而, 让冯玉祥万万想不到的是:桂系在蒋介石的银弹攻势下,竟然迅速地崩溃,不到三个月的功夫就已经输得一塌糊涂。

冯玉祥心里很清楚,桂系要是完蛋了,那老蒋接下来很快就会收拾他,到那时,他单枪匹马地对付蒋介石肯定是凶多吉少。

于是他手忙脚乱地去联络李宗仁,要与他联手抗蒋,试图扭转眼前这个局面。

蒋介石随后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冯玉祥,大举向山东、河南调兵,造成对冯系大兵压境之势。

接收济南事件则成了蒋、冯矛盾爆发的导火线。

北伐期间,蒋介石把山东许给了冯玉祥,省主席孙良诚也是蒋介石任命的 。

然而,冯玉祥拿到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山东——济南惨案,日军出兵占领济南,胶东地区和胶济铁路也在日本人手里。山东省主席孙良诚只得在泰安设立省政府办公。

后日本迫于国内外压力,决定从山东撤军。

1929年3月,日本与南京政府签订撤出济南的协议,按协议济南应由负责山东防务的西北军接收,而蒋介石则急令西北军不许接收济南,并通知日方由中央军接收济南。

蒋介石以武力把西北军孙良诚挤出山东,任命陈调元为山东省主席,全权负责接收山东。

冯玉祥见事已至此,决定向蒋介石摊牌。

冯玉祥采取果断措施,令韩复榘、石友三从信阳、襄樊撤退,并炸毁武胜关隧道。同时冯玉祥还命令原在鲁、豫两省的孙良诚、 马鸿逵、庞炳勋率兵向潼关以西撤退,并将洛阳以东的铁轨炸毁,以便集中兵力缩短战线巩固西北。

同时冯系在南京供职的鹿仲鳞、熊斌也同时辞职,返回了西北。

冯玉祥完成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之后,于5月中旬在华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武装反蒋。

1929年5月16日,冯玉祥授意刘郁芬、宋哲元、孙良诚等发表通电,竖起反蒋的旗帜,推举自己为护党救国军西北军总司令并开始军事行动,命令韩复榘等将领向着中央军发起进攻。

然而冯玉祥这么做早在蒋介石的预料之中,蒋介石早早地就准备好应对之策了。

此时,蒋桂战争还没有终结,桂系还在广西老巢负隅顽抗,在彻底解决桂系之前,蒋介石不想这么快与冯玉祥决战。

蒋介石做了两手部署:一是调集朱培德、刘峙、唐生智三路大军,分别集结于豫东、豫南、豫北,从东、南、北三面对冯玉祥大军形成包围之势;二是加紧用官位、金钱收买西北军高级将领。

早在韩复榘虚张声势要进攻武汉的时候,蒋介石就与他取得了联系,请他赴宴。同时许给他山东省主席的职务,山东的地盘全归韩复榘所有,另外,还送给韩一笔巨款。韩复榘登时就被蒋介石的给收买了,站到了蒋介石的这一边。

韩复榘在北洋军入伍后,曾随冯玉祥参加了辛亥年的滦州起义,为冯玉祥所赏识。又因其骁勇善战,经冯玉祥一手提拔,委以重任。被人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石友三当过冯玉祥的马夫、警卫,也是冯的“十三太保”之一。蒋介石在蒋桂战争时,曾派钱大钧赴襄樊慰劳石友三部,给石友三30万元,他也接受了蒋的拉拢。

1929年5月17日,国民政府通电,指斥冯玉祥,随即下达讨伐令。蒋介石还委任唐生智为讨逆军第五路总司令,拉唐生智反冯玉祥。

5月22日,韩复榘发表通电,宣布拥护中央,与冯玉祥彻底决裂。

除了韩复榘之外,冯玉祥手下的石友三、刘镇华、马鸿逵、杨虎城等人也都纷纷宣布反正,投靠蒋介石。

蒋介石接到韩复璖、石友三表示投靠的电报后任命石友三为讨逆军第13路总指挥,又任命韩复璖为河南省主席,石友三为安徽省主席。

韩复榘、石友三等的倒戈打乱了冯玉祥的军事部署,摧毁了他反蒋的决心和信心,打击了他在西北军中的威信;导致了冯玉祥在与蒋介石冲突中失败。

5月23日,国民党中央下令革除冯玉祥的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

5月25日蒋介石致电冯,要冯下野出洋,交出兵权。

冯玉祥在政治上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面对蒋介石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为了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冯玉祥于5月27日通电全国表示下野。宣布辞去所有职务,此后到华山读书,再也不问政事了。

第一次蒋冯战争就这样胎死腹中了。

按以前的套路,军阀走投无路时,往往通电下野,以避风头。

实际上冯玉祥仍控制着西北军政大权,在华山静观时局。

这样简单的障眼法岂能骗过蒋介石。蒋介石不傻:犯了大罪,发一纸下野通电,以为万事皆休,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蒋介石见冯玉祥想以退为进,便立即下令中央军向着陕西挺进,要彻底打垮冯玉祥。

冯玉祥的手下此时还有鹿钟麟、宋哲元、刘汝明、孙良诚等将领拥戴,还有不少的兵力以及陕西甘肃的地盘。

不过,要是中央军全部压过来,那他肯定还是凶多吉少。

因此,冯玉祥此时特别需要一个盟友。

桂系现在已经被打残,张学良正忙着应付中东路之战,顾不上关内的事,其余的小军阀都不足挂齿,唯一能够倚仗的,那就只有阎锡山了。

于是,冯玉祥就向着阎锡山求救,希望与他结盟。

阎锡山立刻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是和冯玉祥结盟吧,那就会得罪蒋介石;要是不管冯玉祥的死活,那蒋介石打垮了冯玉祥就会来收拾他阎锡山。

阎老西反复思量,他决定诱冯玉祥入晋,一来挟持冯玉祥,解除西北军的威胁;二来联冯抗蒋,使蒋介石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阎锡山便委托原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与冯玉祥又有旧交的李书城去华山见冯玉祥,劝冯玉祥同阎锡山一起出洋。

冯玉祥接到邀请之后,也是犹豫了一番。他的部下也劝他不要去,以防阎老西翻脸不认人。不过,冯玉祥觉得阎锡山把自己交给蒋介石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精明的阎老西不至于采取如此下策。

为了缓和蒋介石的进逼,并争取同阎锡山合作,6月21日,冯玉祥对外声称要途经山西出国考察,随后冯玉祥带着妻女及少数随从离开华山跟李书城过黄河来到了山西境内。

冯玉祥到了太原后,即同阎锡山联名发出出洋通电。阎锡山将冯玉祥安排在太原附近的晋祠居住,在太原给冯玉祥设立了办事处,还给他安了对外联系的电台,礼遇极优。

阎锡山常来与冯玉祥商讨反蒋办法,同时也准备些出洋的服装用具。在外人看来,他实际上已经和冯玉祥结盟了。

蒋介石一看冯、阎要结盟,急忙乘坐飞机赶到了北平,随即派吴稚晖、孔祥熙去山西,劝阎锡山不要出洋,并邀阎锡山赴北平同蒋会面。

北平当时属于阎锡山的地盘,所以阎锡山大大方方地就来了。

蒋介石和他见面之后,也不废话,当场就开出了价码:全国陆海军副总司令、华北全部的地盘、西北军的部队归阎所有,另外还少不了一笔巨款。

看到蒋介石这份大礼,阎锡山登时两眼放光。

阎锡山同蒋介石在北平密谈返回山西后,再不也谈出洋反蒋的事了。

冯玉祥在晋祠住了3个月后,阎锡山便将他移至五台县建安村居住,并在冯玉祥住房周围部署了武装岗哨,断绝了冯玉祥与外界的联系。

冯玉祥察觉自己被软禁了后,就提出要见阎锡山,而对方总是托词不见。不过,狡猾的阎老西可是没有公开声明与冯玉祥决裂。

冯玉祥万万没有想到阎老西竟然真的敢于走出这步棋,懊悔不已。随后冯玉祥暗地里指示前来探望他的西北军将领:与蒋介石谈判,向蒋介石靠拢。

宋哲元等遵照冯玉祥的指示,向蒋介石表示西北军愿意接受中央指挥,冯系将领鹿仲麟、刘郁芬、薛笃弼等,纷纷到南京复职,与蒋介石频繁会谈。

蒋介石这次是想趁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之机,以粮饷弹药笼络、收编西北军。

阎锡山见西北军和蒋介石走得近心里慌了。如果西北军投蒋,阎锡山就成了孤家寡人,势必会被蒋介石收拾。

8月6日,阎锡山投石问路,提出辞去山西省主席,蒋介石没有挽留同意了。阎锡山更慌了,这摆明是要收拾自己啊。

于是,中秋节之际,阎锡山跑到了五台县建安村,暂时解除了对冯玉祥的软禁。与冯玉祥共同赏月长谈。

阎锡山建议,两家共同联合反蒋,先打垮了蒋介石,然后再算两人之间的那笔账。

这阎老西一方面拿着冯玉祥当砝码向蒋介石讨要各种好处;另一方面又拿老冯当人质,让西北军不敢进攻山西。现在,他又在不释放冯玉祥的前提下,反过来要冯玉祥出兵帮自己打仗。这可真是把天下的便宜都占尽了。

然而,冯玉祥却答应了阎锡山的要求。因为冯玉祥始终是把蒋介石当成自己头号敌人的。他的想法是,只要打垮了蒋介石,那就一切都好办。只要蒋介石垮了,到时候就不怕阎老西不放自己。

经过这么多变故,两人认为再相互套路,无异于自取灭亡,合作反蒋才是唯一出路。二人约定:西北军率先发难,晋军随后响应。

中秋密谋之后,冯玉祥指示西北军将领,立即中止与蒋介石谈判,准备武力反蒋。

1929年10月10日,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孙良诚领衔西北军将领再次通电历数蒋介石六大罪状,推阎锡山、冯玉祥分别为国民军总、副司令,宣布联合反蒋。

宋哲元为前方总司令,石敬亭为后方总司令,孙良诚为前敌总指挥,11日兵分三路向河南进军。

第二次蒋冯战争爆发。

西北军以宋哲元为代总司令,孙良诚为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兵分三路:孙良诚、庞炳勋率领主力,沿陇海线东进,进攻郑州、开封;孙连仲、刘汝明出紫荆关,进攻南阳;孙维玺、吉鸿昌出老河口,进攻襄樊,直捣武汉。

蒋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兵分四路:方鼎英所部,在许昌、郾城一线作战;刘峙所部,在襄樊、南阳、武胜关一线作战;唐生智所部,在巩县、登封一线作战;刘镇华所部,从黄河北岸进攻陇海路上的冯军。

西北军兵力10余万,蒋军总兵力约30万。西北军虽攻势凌厉,但时间一长,后劲不足。结果,西北军被阻于陇海路以南、平汉路以西的三角地带,旷日持久,无法前进。

西北军兴兵讨蒋后,阎锡山并没有如约响应。

原因是蒋介石派何应钦去太原,用陆海军副总司令的职位+200万军费,收买了阎锡山。

阎锡山得到了好处,那脸变得比演川剧还要快。11月5日,阎锡山宣布就任陆海军副总司令,并立刻发表声明否认与冯玉祥联合反蒋,还召开了讨逆大会,公开支持蒋介石。

西北军一下子变成了孤军奋战,所以很快就败下阵来,狼狈地退回了陕西老家。

第二次蒋冯战争,以冯玉祥的失败告终。

这下子,可是把冯玉祥气炸了肺。他万万没有想到阎老西竟然无耻到了这种地步。

1930年1月,冯玉祥再度指示宋哲元等人向蒋介石示好,同时联络韩复榘、石友三约定共同讨伐阎锡山。

阎锡山看到这副景象,心里又慌神儿了。西北军要是真的投靠了蒋介石,那他阎老西可是绝对受不了的。这下,阎锡山彻底坐不住了。

1930年1月13日,前往郑州参加军事会议并准备履行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就职仪式的阎锡山,听到蒋介石命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逮捕自己的密令后,连夜逃回山西并决定倒蒋。

2月10日,阎锡山致电蒋介石主张礼让为国,武力统一不适合;得到了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胡宗泽等人的响应,并推举阎锡山为全国海陆空总司令。

2月23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联名通电,提出投票解决党国纠纷,汪精卫通电支持。

1930年2月27日,阎锡山再次跑到了五台县建安村,见到冯玉祥之后,阎锡山再次赌咒发誓地表示要和冯玉祥一起全力反蒋,如有失信,天诛地灭。

阎锡山此举获得了冯玉祥的谅解,两人约定:同生死,共患难,反蒋到底。

3月10日,冯玉祥终于结束了八个月的软禁生活,离开了山西,回到了陕西老家。

冯玉祥回到陕西,痛定思痛,觉得自己这一年来简直就是被蒋介石玩弄于股掌之上。

蒋介石几乎都没费什么力气,只是甩出一顶顶官帽和大量的银元,便把各路军阀耍得团团转。冯玉祥自己更是差点被蒋介石给玩死。

蒋介石控制着南京的国民政府,相当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蒋介石下发的委任状好使,含金量高,各路军阀都稀罕这东西。另外,蒋介石的背后还有江浙财团撑腰,可以让他随心所欲地甩出大笔的银弹。

冯玉祥思来想去,觉得要想扳倒蒋介石,那就只有豁出去与他在战场上见个高低。西北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完全有希望战胜中央军。如果再加上阎锡山、李宗仁的人马,那胜面还是比较大的。

于是,冯玉祥下定了决心,开始积极活动,组织反蒋联盟。

对于冯玉祥此举,西北军多数将领不同意,他们指出:阎锡山没有信用,是西北军的大仇人,而且已经与韩复榘和石友三约定好共同讨伐阎锡山了,不能没有信用。

冯玉祥对众多将领的提议置之不理,他拥戴阎锡山做联盟的盟主,还找来了李宗仁入伙,又拉来了石友三、樊钟秀等人,结成了一个总兵力超过六十万的庞大军事同盟。

那个石友三是民国时代第一反复无常小人。对于他来说,改换门庭比妓女脱裤子还要平常,不管是谁,只要稍微给点好处,他就可以卖身投靠。这一次重入冯玉祥的怀抱,不过就是一件寻常的举动而已。

有了这样一支大军,冯玉祥就拼出了全力,要和蒋介石在战场上见个高低了。

1930年3月14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派57位将领联名通电促蒋介石下野;25日通电推举阎锡山为中华民国海陆空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

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分别在自己领地举行就职仪式。

4月5日,国民政府下令通缉阎锡山;7日南京通电永远开除阎锡山的党籍。

4月底,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组成了反蒋联盟,具体计划为:

1、桂军为第一方面军,由李宗仁统率并兼总司令,出兵湖南、进趋武汉;

2、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由冯玉祥统率,总司令鹿钟麟;担任陇海、平汉两路作战,分别向徐州、武汉进击;

3、晋军为第三方面军,由阎锡山统率,总司令徐永昌,担任山东津浦、胶济两路作战。

4、石友三为第四方面军,主力进攻济宁、兖州;

5、内定张学良为陆海空副总司令,积极争取讨蒋,东北军为第五方面军;内定四川刘文辉为第六方面军;内定湖南的何键为第七方面军。

1930年5月1日,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分别宣布对方为叛逆,誓师讨伐。

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终于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

反蒋力量虽然人数看上去不少,但是李宗仁的桂军实力已经很弱,而且与中原主战场相距遥远。尽管桂军出兵湖南,但是显然对冯、阎二人帮不上什么忙。蒋介石只是用封官许愿裂土分地的方法来调动湘军、粤军和滇军去对付桂军,他把自己的主力部队都用在了中原战场。

在中原战场,反蒋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奸邪小人石友三根本就指望不上。阎锡山的晋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是阎老西更加滑头,他是不会拿出全部实力来和蒋介石拼死一战的。

因此,说来说去,这场中原大战归根结底还是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生死搏斗。

按照冯玉祥与阎锡山的约定:晋军将沿着津浦铁路由北向南进攻,先拿下济南,再打徐州;西北军将沿着陇海铁路由西向东进攻,争取在徐州与晋军会师。

蒋介石命令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指挥第一军团在济南阻挡晋军南下;刘峙指挥由中央军组成的第二军团在徐州、宿县一带集结,随时准备利用铁路机动,刘峙第二军团所辖的顾祝同、陈继承、蒋鼎文、熊式辉、陈诚、卫立煌、张治中等师,都是蒋军精锐部队;何成濬指挥同样由中央军组成的第三军团集结于河南漯河地区,主要负责控制平汉线。

蒋介石自己坐镇徐州,指挥全局。

4月8日,蒋介石亲到徐州召开军事会议,刘峙、顾祝同、韩复榘、陈调元、马鸿逵均参加。

会议决定陈调元部调鲁西,韩复榘部调鲁北,委韩复榘为第一军团总指挥,担任整个山东方面的防务。并且决定陈调元的第26军、胶东刘珍年的21师和马鸿逵的第15路军,统归韩复榘指挥。

1930年5月11日,蒋介石下达总攻击令,战争全面展开。

刘峙的第二军团由徐州沿陇海线向着豫东商丘一带发起了进攻。

阁、冯军主力部署是:陇海线由晋军、西北军共同承担而以晋军为主力,孙殿英、万选才、刘茂恩、刘春荣等部及石友三之一部归其指挥;平汉线以西北军为主力,樊钟秀部配合作战;津浦线则由晋军担任。

今天的人们提到刘峙,往往就会想到淮海战役中那个蠢猪司令,不过,刘峙能够爬到那样的高位,显然他也是曾经有过两把刷子的,而中原大战恰好就是刘峙的人生高光时刻。

在刘峙的指挥下,第二军团进展顺利。在战斗中,第1师第2团有个上尉连长表现异常突出,他的名字叫做张钟灵,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灵甫。张灵甫在战斗中带伤冲杀,硬生生地拿下了西北军最为坚固的防御阵地谢集,为中央军立下了头功。

在中央军的猛烈进攻下,防守商丘的西北军第12军军长万选才被迫撤出了商丘,随后,他手下的将领刘茂恩叛降中央军,把万选才当做礼物送给了蒋介石。

与此同时,集结在漯河的中央军第三军团也乘机北上,兵锋直指开封。两路大军咄咄逼人,一时大有横扫千军之势。

冯玉祥面对着刘峙与何成濬的两路进攻,毫不犹豫地派出了自己的精锐主力,去与中央军拼死一搏。

孙良诚、吉鸿昌等西北军主力部队与刘峙的第二军团在陇海线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西北军出动了铁甲列车,一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中央军第1师师长徐庭瑶见此情景,立即调来一列民用火车,他自己亲自跳上火车,要去撞击西北军的铁甲车。可是还没等撞上,铁甲车上的火炮就打中了民用的列车,结果火车倾覆出轨,徐庭瑶身受重伤。

在西北军的猛烈反击下,刘峙被迫向后退却,退到了定陶、曹县、民权一带。

另一边,5月16日,何成濬指挥中央军第三军团北上,向着许昌发起进攻,结果与樊钟秀指挥的第二方面军撞了个满怀。

樊钟秀与石友三截然不同,他是真心想要帮助冯玉祥打败蒋介石的,而且樊钟秀也是一位真正的名将,是打仗的好手。

樊钟秀与何成濬展开交锋,何成濬被打得步步后退,连战连败。樊钟秀部下的西北军骑兵司令郑大章亲自率领千余骑兵,绕到中央军的背后,奇袭归德机场。郑大章烧毁中央军飞机12架,俘虏飞行员、地勤人员50余人。

飞机场附近有个朱集火车站。有人建议郑大章把火车站拿下来,但是郑大章觉得这一次收获已经很大了,应该见好就收,于是他就带兵撤走了。

其实,蒋介石本人当时就在朱集火车站,而且火车站上的卫队只有200人,蒋介石乘坐的专列还没有车头。如果郑大章发起进攻,蒋介石就只好束手就擒。然而,由于郑大章的疏漏,让老蒋逃过了一劫。

樊钟秀继续发动进攻,打得何成濬又退回到了漯河拼命死守。就在这时,5月25日,樊钟秀在一次中央军的空袭中被炸弹炸伤,随即身亡。

樊钟秀的死,让何成濬得到了喘息之机,他开始重新组织部队。6月7日,第三军团再次占领许昌。

冯玉祥只好亲自上阵,指挥西北军精锐向着何成濬反击。何成濬被打得又退回了漯河。

这边刚刚取得胜利,那边刘峙军团又开始在豫东发起了进攻。

冯玉祥只好暂时放过何成濬,率军北上迎战刘峙。

6月下旬,刘峙、蒋鼎文、陈诚等部队在杞县、太康一带遭到西北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中央军大败,伤亡很大,被迫退回商丘一线。

看到西北军连战皆捷,阎锡山就变得活跃了起来,连反复无常的石友三都开始主动出击了。

6月25日,一直都是磨磨蹭蹭的晋军终于向着济南发起了进攻。防守济南的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逃,率军退往青岛。

晋军占领了济南,并且开始南下,目标是曲阜。

7月6日,冯玉祥指挥西北军向着商丘的中央军发起了总攻。两军激战了七天七夜,中央军多处阵地被突破,整个防线岌岌可危。而晋军也开始了对曲阜的进攻。

一时间,冯、阎两支部队大兵压境,中央军形势不利,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住了。蒋介石的好日子似乎真的就要到头了。

关键时刻,老天爷出来搅局了。

7月中旬,河南普降暴雨,而且持续了好几天,结果导致洪水泛滥,很多道路和桥梁都被冲垮。这样一来,西北军的后勤就运不上来了,原本凶猛的攻势渐渐地停顿了下来。中央军终于可以缓过一口气了。

这时,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提出建议:中央军首先集中兵力北上,击溃晋军,然后再掉过头来收拾西北军。

蒋介石对此十分赞许,于是中央军就在7月底开始沿着津浦铁路发动反攻。与此同时,逃到青岛的韩复榘也杀了回来。

中央军一路向着济南杀去。济南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如果晋军全力死守,坚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等到西北军解决了后勤问题重新发动攻势的时候。那么,蒋介石肯定就要彻底完蛋了。

但是,晋军将领傅作义、张荫梧等人没有及时地收缩兵力转攻为守,结果分别在泰安、高密等地遭到了中央军优势兵力的沉重打击,被迫向后溃退。这样一来,他们在济南也站不住脚了。

8月15日,当晋军放弃济南北渡黄河的时候,中央军已经杀到了济南城下。结果,晋军在渡河之际遭到了中央军的冲杀,登时全军崩溃,一败涂地。有上万名晋军官兵活活淹死在了黄河之中,中央军顺利地收复了济南。

晋军的失败让冯玉祥陷入了困境。

但是他不甘心失败,在中央军进攻济南的时候,西北军集中了20万人的兵力向着商丘发起了最后的攻势。结果,商丘终于拿下来了,但是西北军也变成了强弩之末,无力前进了。

8月21日,蒋介石在济南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全力消灭西北军。

随后,中央军的主力纷纷南下,直扑豫东前线。

西北军开始节节后退,中央军步步进逼,形势终于开始逆转。

此时,桂军在湘军、粤军、滇军的打击下,已经放弃了对湖南的进攻,缩回了广西。

无耻的石友三又一次宣布倒戈。

冯玉祥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阎锡山的身上,为此,他全力拥戴阎锡山在北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与南京国民政府形成对峙的局面,彼此互争正统。

1930年9月9日,阎锡山在北平举行了就职仪式,也算是过了一把国家元首瘾。

就职的时间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民国十九年九月九日九时九分。阎锡山希望能讨个吉利,让自己这个主席能够长久地做下去。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恰好过了九天,9月18日,一直保持中立的东北张学良忽然带兵入关,参与到了中原大战之中。

对于张学良,交战的双方都是尽力争取的。然而,冯阎一方只能拿出一些空头支票,向着张学良许愿一些官职;蒋介石则不然,他大大方方地把华北以及平津的地盘都让给了张学良,当然还少不了一笔巨款。

于是,张学良在看到冯、阎一方开始处于劣势之后,便立即下令出兵三十万,入关调停。

张学良的参战使得战局急转直下,冯、阎一方迅速溃败。

1930年9月17日,蒋军将领杨虎城攻占了洛阳的龙门,冯玉祥无法西退,只能撤到豫北。

9月19日,石友三通电拥护张学良,率部开往豫北。

9月28日,西北军吉鸿昌、梁冠英、焦文典倒戈投蒋,平汉线的冯玉祥军处境危险。

10月6日,战略要地郑州被中央军占领,西北军撤往豫西,西北军的将领庞炳勋、孙殿英、梁冠英等人纷纷向中央军投降。

10月15日,冯玉祥、阎锡山联名发表通电,表示下野。

接下来,阎锡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经天津到大连避难。冯玉祥则到山西汾阳隐居,后来又去了山东泰山定居。

11月4日阎、冯玉祥通电取消设立的海陆空总司令部。

至此,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西北军的势力彻底宣告土崩瓦解,所有的部队都脱离了冯玉祥的掌握,冯玉祥再也没有能力挑战蒋介石了。

山西晋军对于阎锡山还比较忠诚,所以一年以后,阎锡山又乘坐着日本飞机回到了太原,重新执掌大权,但是他也不敢再去挑战蒋介石,只能是守住山西当土皇帝了。

这样,蒋介石就真正地控制了整个国家,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孔猛 选自公共号:息陬孔猛,如侵权请私信本人删除)

1 阅读:5

伏生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