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候补”皇帝溥儁:被洋人搅黄皇帝梦,活到1942年,死在马棚

文史砖家 2024-05-11 16:45:43

文|格瓦拉同志

民国31年(1942年)的某天,在内蒙古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达理札雅的府第内,一个叫花子模样的老年人病死在马棚里。下人将消息告知亲王,达理札雅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悲戚的神色,而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眉宇间仿佛有喜色闪现。对于达理札雅来讲,死者虽然是他的姑父,但一向穷困潦倒、不务正业,在王府里混吃混喝多年,实在招人厌烦,如今翘了辫子,对于阖府上下也是种解脱。

阿拉善和硕特亲王府

稍后,死者的遗体被送往当地的嘉兴寺殡仪馆,在举行完简单的殡葬仪式后,被埋在该寺后院的空地里,棺木质地粗劣,几乎没有陪葬品,坟头也很小,真可谓“一抔黄土”。当天的葬礼非常冷清,除死者的妻儿和极少数亲友外,几乎没有多少人参加,亲王更是从始至终没有露面。毫不夸张地说,死者在入土之前,便已经被这个世界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很少人知道,死者在生前的身份很不一般,连亲王都要矮他三分。这个人,正是清朝最后一位太子、“候补”皇帝爱新觉罗·溥儁。那么问题来了,地位尊贵的溥儁怎么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一切,还要从溥儁的身世说起。

溥儁的身世非同一般,他的曾祖父是道光帝,祖父是惇亲王奕誴,父亲是端郡王载漪,属于近支皇族。按照某些历史类书籍的说法,溥儁的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三等承恩公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但是,根据权威史料记载,桂祥三个女儿中无一人嫁给载漪,而载漪的3个妻妾中也没有人姓叶赫那拉。由此可知,溥儁是慈禧太后侄外孙一说属于无稽之谈。

溥儁旧照

溥儁虽然跟慈禧太后没有亲属关系,但却并不妨碍他飞黄腾达,一度成为“候补”皇帝。这一切,当然要拜他老爹载漪的功劳。原来,载漪自幼好武,在率领由八旗子弟组成的神机营时显示出卓越的才干,不像其他的王爷们那般钻营文职、华而不实。载漪的表现深得慈禧太后的嘉奖,此后官职、爵位越来越大,连带着儿子溥儁也得到太后的青睐。

不过,溥儁跟老爹载漪的形象相差很大,在家里既不读书也不习武,而是纵情于声色犬马当中,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身边也全是一些品德低劣的小人。等到入宫后,溥儁的行为更是荒诞不羁,时常与太监私出野游,甚至在宫中拔取皇后簪珥戏乐,还经常与宫女胡闹,搞出不少丑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混账玩意,竟然还差点爬上龙椅,取代光绪帝君临天下。

光绪帝画像

慈禧太后想换掉光绪帝,无疑跟“戊戌变法”有直接关系。在这场持续百余日的短命变法中,光绪帝在尽变“祖宗成法”的同时,从太后手中夺权亦是题中应有之义,这让嗜权如命的慈禧怎样忍受?因此,在顽固守旧派的怂恿下,扑灭维新变法的慈禧太后先是幽禁光绪帝,不久又产生另立新君的念头。由于光绪帝没有子嗣,所以慈禧太后把近支皇族中“载”字辈成员筛选一遍后,最终选中溥儁。

慈禧太后是个看重执行力的“女强人”,一旦决定要换皇帝,自然不会拖拖拉拉。因此,“戊戌变法”失败后仅1年,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慈禧太后颁布懿旨,下令将溥儁入继给已亡故的同治帝做子嗣,并赐予他“大阿哥”的称号,形同储君。紧接着,慈禧太后又开始筹划废立事宜,打算在次年元旦举行仪式,迫使光绪帝将皇位让给溥儁,并改元为“保庆”。

慈禧太后

虽然筹备废立的事宜在秘密中进行,但欧美各国公使还是得到风声,他们出于对光绪帝的同情、对慈禧太后专权的不满,在与大学士荣禄、庆亲王奕劻会晤时,纷纷表明反对意见。荣禄、奕劻见兹事体大,便将公使们的异议告知太后,希望她能三思而后行。迫于欧美各国施加的强大压力,慈禧太后被迫叫停废立事宜,“候补”皇帝溥儁的皇帝梦由此被洋人搅黄。

洋人公然阻挠天朝事务,这让独断专行、极好面子的慈禧太后深感耻辱,而皇帝梦碎的载漪父子自然对欧美各国更是恨之入骨,总想找机会给“洋鬼子”们点儿“颜色”看看。恰在此时,发轫于山东省的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涌进直隶、北京等地,到处杀害洋人及教民,气焰甚是嚣张。跟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不同,载漪父子却从中看到复仇的良机。

“庚子国变”的罪魁载漪

对于肆虐直鲁两省的义和团,朝廷在是剿是抚问题上举棋不定,而载漪出于对欧美各国的愤恨,便联合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大学士刚毅等满族权贵主战派,在慈禧太后面前拼命鼓吹义和团是“义民”,可以帮助朝廷驱逐洋人、恢复祖宗旧制。不仅如此,载漪还指使军机章京连文冲捏造了一份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会,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否则将联合采取强硬措施。

果不其然,这份捏造的外交照会使慈禧太后陷入极度的愤怒、恐惧当中,而先前奉命考察义和团的重臣刚毅、徐桐带来该组织确实效忠大清和拥有“刀枪不入”神功的消息时,自然便让她同意载漪等人提出的方案。于是,慈禧太后在1900年6月20日宣布懿旨,正式向英、美、法、德、俄、日等11国宣战,并下令清军董福祥部和义和团联合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区。“庚子拳乱”由此爆发。

义和团

然而,这个愚蠢的举动却给中国带来大灾难。不久,英、美、法、德、意、奥、日、俄8国合组联军进攻中国,清军在战场上连战连败,很快便将天津、北京等地丢失。北京沦陷前,慈禧挟持光绪帝逃难至西安,史称“两宫西狩”。慈禧太后在逃亡途中“大变脸”,一方面颁布剿灭义和团的懿旨,一方面向列强发出“乞和”声明,并委托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负责议和事宜。

在中外议和过程中,联军拟定出一份多达147人的“战犯”名单,要求清廷全部予以处决,位居榜首者正是载漪。此时,身在西安的慈溪太后对载漪先前蒙蔽自己、轻启战端的行为大为愤怒,遂以“纵义和拳,获罪祖宗”的罪名革除载漪的爵位,并废黜溥儁的“大阿哥”名号。至此,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的溥儁被太后抛弃,不久又与其父一起被流放到新疆。

《辛丑条约》签订照

十二月,上承太后命,溥儁入为穆宗后,号“大阿哥”……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礼,以溥儁代。都下流言将下诏禅位,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劻以各国公使有异同,谏止。……命奕劻与大学士李鸿章议和,诸国目载漪为首祸。十二月,夺爵,戍新疆。二十七年十月,上奉太后还京师。次开封,谕:“载漪纵义和拳,获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膺储位,废‘大阿哥’名号。”见《清史稿·列传第八》。

然而,慈禧太后并没真的打算将载漪父子流放到新疆,而是命人在半路上将他们释放,让二人躲到阿拉善旗罗王(溥儁的岳父)的府中避难。数年后,溥儁听闻京中风声渐松,便携带妻子返京居住,并继续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然而,等到清朝覆亡,尤其是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溥儁的生活一落千丈,地产、房屋变卖殆尽,最终竟沦落到乞讨为生的境地。

民国初年溥儁与家人合影

为了讨饭吃,溥儁先后投奔过叔叔贝勒载瀛和妻舅塔旺布里贾拉。塔王在世时,对妹夫溥儁相当照顾,不仅把他们一家接到王府居住,并且按月送钱接济。不过,等到塔王在1931年过世后,侧福晋,即新任亲王达理札雅的母亲,开始嫌弃溥儁一家,不仅大幅扣减救济金,并且把他们一家赶到马棚里居住。溥儁遭此冷遇,心情郁闷至极,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1942年病死,终年57岁。

参考书目

1.【清】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上海书店1982年版。

2.【清/民国】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3. 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