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eepseek事件还在继续发酵,一些网友试图通过一些和技术不相关的数据,比如说参保人数,质疑其真实的实力。给人一种好像只有大公司才能有所作为,小公司就一定是胡扯的一样。

但问题是deepseek确实对世界尤其是美国科技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段时间关于中美AI的讨论很多,尤其是美国那边,各方力量齐上阵,甚至政界已经要对其展开调查了。
同时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平台等也迅速接入DeepSeek。假如deepseek真如某些网友认为的那样没什么价值,或者只是通过某种手段取得了好成绩,实际上是草包。那为何这些美国大厂要争先恐后的接入,美国政界又为何紧张兮兮,这不符合逻辑。

可见deepseek肯定是有真创新的,而且引发了很大的震动,甚至直接将中国的AI大模型水平提高到了和美国同一起跑线,让大家见识到了推理式模型的巨大优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总之确实很好用,推理过程也很棒。我在想南京从这次的事件中能有什么启发呢?
属于中国的时代其实此前中国民间和科技界等都已经对AI国际竞争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就是中美之间存在差距,而这个差距是2-3年。有相当权威的院士也是这么认为的,并调侃这很正常,就如同中国足球。

但这次deepseek事件大大改变了这个普遍性的认知,至少将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我认为意义非同凡响。通过算法革命重创了美国的硬件霸权,甚至deepseek通过使用更底层的编程语言做优化绕过英伟达的CUDA,直接填平了英伟达的护城河。这意味着deepseek或可以在任何GPU上部署,国产GPU也可以适配,关键成本相较于美国堆硬件的模式大幅度降低,或只有1/10。
这使得中国大大降低对英伟达显卡的依赖,堪称算法革命完爆硬件霸权。可见有时候达成某个目标的路径并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摆脱路径依赖,需要有打破权威,另辟蹊径的精神。

另外不管是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浙大)、《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川大)、还是宇树科技的王兴兴(浙理工)等都传达出一些共性。都是80、90后,都没有海外教育和就业的背景,单纯就是国内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摸爬滚打出来的,他们的个人经历野生味也都很足,很有想法很有个性。
他们的成功打破了唯顶级名校论,即使非清北、常青藤等一线国际名校毕业的学子也有创造世界级影响力的机会。中国缺的或许不是人才,不是钱,缺少的是信心和组织高密度人才的创新体系。这波80后90后看来已经扛起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大旗,给很多困在大厂当螺丝钉的有志者提供了另一套成功样板,提供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一个并不出彩的小团队抄了硅谷老家,让一众科技巨头股价暴跌。

大家不要觉得ai这东西很容易,法国斥资540亿欧元推出了一款名为Lucie的法语AI聊天机器人,由于其表现过于离谱,仅在推出三天后就被紧急下架。
deepseek对硬件的低要求和开源,事实上也造成了AI技术普惠化的结果,普通的个人电脑就可以做到本地部署,影响或等同于此前的互联网普及。当然大部分个人电脑设备都可以轻松部署14b以下的参数版本,尤其是完整的671b参数版本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未来我们或看到更多20人左右的高密度创新团队在全国各地涌现,属于中国的创新爆发期或将来临,新的硅谷奇迹将在中国诞生。而很多人认为这波风潮就是由杭州六小龙引发的,显然杭州已经率先站在了队伍的前列。
前段时间某红书引发的中美民间自发对账,也让大家看清了很多事情。比如美国虚伪的所谓免费医疗、荒唐的保险机制、每年都需要缴纳房产税的所谓永久产权房产等。对于美国盲目崇拜的消失我相信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这个春节或将是世界最后一次用“追赶者定义中国AI。
实际上我认为就目前发展形势而言,由于美国国立的衰退,其实美国那边已经提供不了太多有用的经验路线了,越往后新经验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有限。而且他们还玩硬脱钩,为了保住有限的优势,这个限制,那个不卖的,所以有些东西到最后只能是咱们自己上,只能是自我探索。正如梁文峰认为中美此前AI领域真实差距是原创与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是逃不掉的。deepseek不是最后一个,它只是刚开始。
南京的机会与挑战面对2025年开端大变局,南京的机会和挑战显然是并存的。中国国运的强势崛起意味着未来我们在科技领域将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国际经验。过去外国开发新技术,中国拿来应用变现的路径将不再成为主流。甚至中国未来将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科技真正的引路人和贡献者。
如果顺利,中国与国际的竞争或将很快转变为国内省市之间的竞争,这就如同乒乓球比赛,打着打着,最后冠亚季军被中国包揽一样,国际赛变成国内赛。
那么在这场大变局中南京在中国科技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在狙击美国的过程中又担负着什么角色,我认为是南京需要思考的定位。另外真正的创新推动或将从大企业向小企业小团队转移,科技民主或是下个时代的主题。南京未来的决策思考需要及时调整,某种程度上需要摆脱对于国企的过度依赖。
同时我觉得南京需要更多长周期的考虑和布局,不要把目光盯着1-2年这样的短周期上。现在南京最大的问题是对外传达出的主要发展路径不太清晰,大家不认为凭着当下发展路径可以追赶前九城市,信心不足是南京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说实话南京需要建立未来10年以上的一份具备前瞻性的、可落实的、严格推进的计划表。要有构建完成产业链的布局,和某些产业瞄准世界第一的野心。而不是为了稳10,而做出的似乎没什么章法的引进这个总部那个总部的行为,这种堆砌GDP的做法短期看似很有效果,但长期看耽误的是时间,对南京的产业格局调整没有帮助,反而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失速掉队,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南京拥有非常庞大的高教综合资源,研发实力更是位列国际前列。巨大的人才储备和先进的基础设施都是产生巨大科技成果的前提条件,是诞生创新性公司的温床。南京本应该是这场科技对决中的绝对力量,不过目前来看,南京的参与感还是有些偏低。

根据deepseek提供的数据,南京在高校专利转化率上并没有什么优势。杭州、苏州、甚至合肥在这方面都要比南京高。南京如此巨大的优势,没有得到高效转化是严重的损失。

至于原因,我认为本质上是 “科研、产业、资本”三元协同不足的体现。破局关键在于打破体制束缚、重塑利益分配机制,并通过政策引导实现需求端(产业)与供给端(科研)的深度耦合。
比如南京传统产业中石化和钢铁占比较高,而高校优势学科偏向基础研究,与本地正在打造的新兴产业链匹配度不是那么高。
风险投资不够活跃和中试环节薄弱也是重要的原因,这使得南京一些早期科技成果项目缺乏资本支持,大量实验室成果因缺乏中试条件无法进入量产。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意味着南京拥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潜力巨大。
当然目前来看,留给南京的时间已经不多,南京必须稳下心神好好谋划。南京或需要组织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观察员等,组建可以帮助政策决策的智囊团,帮助地方在产业层面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评估和前瞻性预测。南京此前已经走了不少弯路,再不可原地绕弯。
在资本生态国资为主的现状上,提高对于民间或国际风投的吸引力,营造积极的创投氛围。调动持股等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甚至鼓励创业,优化利益分配。南京若能在国企改革、资本引入、创业生态培育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一定可以依托科教资源优势,扭转“强科研、弱转化”的窘境。
而这个方面一旦迎来真正突破,可以提供给南京的GDP将是海量的。当然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需要一届一届的持续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