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参加了「2025年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新春开工”」活动,大会从下午3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多,时间比较长,参会的人员和企业很多,非常热闹。今天就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所见和一些粗浅的思考,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认识清晰江北研创园(南)位于南京江北长江五桥两侧,是江北新区直管区重要的一部分。在《南京江北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研创园是江北新区三大中心之一,定义是市级副中心。(注意研创园其实有两个部分,一部分位于五桥沿线,即南区,另一部分位于高新区,即北区,而现在一般说的研创园主要指的是南区,即五桥沿线的这部分。)

不过就实际建设的推进而言,完成度远比定位市级中心的江北中心要高很多,毕竟如此多的办公楼中已经入驻了非常可观的高新科技企业。不管是硬件条件、还是工作氛围、食堂条件等甚至都要比河西新城科技园更好,园区甚至配置了非常高标准的独立停车楼,这在其他园区可不多见。

而且园区内的企业由于很多都和芯片相关,所以门槛也比不少朋友认为的高不少。每天早晚高峰和中午,都能感受到非常热闹、繁忙的场景。

不过显然研创园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事实上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更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会议一开始研创园就强调要优化企业服务,去年其协调解决焦点科技、南智光电等企业诉求高达700余项、拨付政策支持、补贴约4个亿、企业服务大厅新增的可办理业务有62项。

积极推进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实现资本互动、平台整合。并且强化了对招商队伍的培养,根据介绍其招商专员相较于过去扩充了40%,并组建传感器、工业软件等产业专班,指向性增强的同时,园区的招商专业度也明显提升。

另外我觉得有一点挺有想法,会上提出了合伙人概念。希望将技术专家、企业家、创业者和基金管理人与园区成为发展合伙人。会上还提出了企业和园区之间互派人员驻场的交流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和地方互动的频率、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和效率,不得不说这些举措都挺有想法,当然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具体实践。

借此机会我也看到了不少江北企业具体的高科技产品,比如宜矽源半导体的车规级芯片DVC51016、南京连泰特的TC2201固态硬盘、南京紫荆半导体的开源RISC-V架构车规级芯片、江苏优达斯汽车的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南京南汽的电动转向管柱、南京立业电力的ODFS22-33400/500-NX1一级能效变压器模型、龙芯中科(南京)的龙芯3A6000芯片、江苏华创微系统的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HM32F407等等。

从现场实际展现的产品来看,半导体和通讯方面的比重都比较高,整体给人很硬核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研创园的企业就业门槛相对是比较高的,这也难怪不少朋友觉得江北没有好工作,实际上是因为江北增量的就业供应主要是高端理工科为主。这就与普通市民的就业需求产生了错配,江北未来还是要增加就业种类的多样性,以满足更加丰富的需求。

另外会上也带来了关于工业用地的好消息,我觉得很值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去年的年初,网上曾铺天盖地的传播过一类的消息,就是江北区域将不少研发性质的地块调整为工业用地。当时不少人的标题和内容都很惊悚,一时间搞得好像江北完蛋了的感觉。
我当时就写过一篇《被曲解,南京江北很无辜!》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回顾一下。一方面随着实际的发展,对产业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很正常,另一方面研转工,这里的“工”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重工业,而指的是一类工业用地即M1,不仅没有污染,而且在形式上往往和研发大楼并没有明显区别。

而这一次大会明确证实了这一点,大会中提到了两个地块分别是05-28和09-06地块,正是当时研转工地块中的两块,定位高端工业,和常规理解的工业用地可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点厂区建筑的外形、外立面和商务研发大楼基本没有区别,如果大家以为变成M1工业用地之后,地块上的建筑就变成了类似大棚厂房的建筑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二点,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工业上楼项目,分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和设备用房,层高有好几种。其实这类项目在深圳早就非常普遍了,只是在南京还比较新鲜,或许这也是之前大家产生误会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江北新区确实在工业集约化方面走在了南京前面,这还是很棒的。


我特地找了下此前发布的设计方案,说实话,整体视觉效果真的不比普通的研发大楼差,所以之前那一片的居民真的不要太担心这个所谓研转工的事情,相反这种性质的工业地块反而是“产学研”最好的载体,比单纯的研发更实在,更容易对周边区域的发展提供实打实的助力。



而09-06地块作为高端工业的二期,只会更好,这一点大家要有信心,不要被固有思维困住了视角。
最后说两句,江北新区在产业层面这些年的表现是很亮眼的,尤其研创园,每次从五桥下来或从浦滨路经过都会不禁感叹,江北的速度和规模。
未来随着地铁11号线的建成,整个江北滨江沿线将首次通过地铁串联成一体,届时研创园的有效辐射范围将大幅度扩大,这么多年的大力投入也将共享给周边更多的市民,加油江北研创园,顶住压力、熬过误解,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