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现代人的常态,就和“亚健康”一样普遍存在。
到不了需要就医的地步,却又每天每时每刻干扰着我们的生活。
也许你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挤压许久的情绪,也许你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突然崩溃泪流满面,也许你会在别人都没察觉的时候选择了人生的尽头……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一些《毛泽东选集》上的话,瞬间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从不焦虑?
01
该翻脸时就翻脸,该斗争时就斗志,该妥协时就妥协,需要呈现什么状态就呈现什么状态。
短短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现在生活困境的所有的问题。
明明已经触及你的底线,该翻脸的时候却在顾忌面子或者其他,一忍再忍;
明明该宣誓主权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怯懦不敢发声,错过了立边界最好的时机;
明明此时自己一无所有,被人算计,该低头的时候却没有选择妥协,被人家正中下怀,“一举歼灭”,独留你一人面对最后人财两空的局面徒伤悲。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彼此试探底线,彼此暗自权衡利弊,如果你说你没有,那恭喜你,你被算计也是早晚的事。
因为一个人无条件的对一个人好,毫无底线,毫无原则,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不被珍惜。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溺爱的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养出不孝子。
感情的世界更是如此。能长久、表面和平共处的,大多是势均力敌,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衡。个中奥妙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
02
任何问题的到来,都不要着急去做回应。不要逼迫自己解决,让这个事发酵一下,也许就峰回路转了呢。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习惯了一切都要快。就连看个视频、电视剧都要倍速,因为想快点知道结局,似乎这样就能延长你的时间了。
买了本书,还没翻两页,一会微信,一会邮件,一个星期过去,这本书还在那放着,你认为的快,其实反而是一种慢——无法集中精力专注在某一个事或者当下。
所以,当问题来临时,我们习惯了“快”,希望所有问题都能在下一秒解决。
孩子学习的问题,你习惯用“咆哮”来“镇压”和“胁迫”;工作上的问题,你习惯用“怪别人”来推卸责任,似乎这样问题就与你无关;婚姻里出了问题,过错方急于掩盖事实,逃避责任,而受害方却如天塌一般,惶恐失措。没有人静下心来去想问题的本身,以及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都太急于想解决问题,而害怕面对问题本身。
——但这恰恰是我们致命的问题!
03
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我们总喜欢在孩子的评价中写上“眼高手低”。
但其实学习这件事,本来就是终身的。谁能永远不犯错?谁能学完所有的知识?
我们即使工作了,也要面对各种新知识重新学习,边学边干。
与其焦虑孩子的成绩,不如把焦点放在孩子的长线培养上。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有吗?面对困难挫折的抗压能力怎么样?对自己的认知和对未来的规划有没有?社交方面是否有团结协作的能力?等等人生的课题非常多,绝不仅仅是上学这一件事。
焦虑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无明压力,拨开迷雾,找对方向和方法,自然就能大踏步向前进!
04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一个。
这句话可能对于和平年代没什么用。但我觉得,对于生活中的一个个困扰,让你内耗折磨,不如就用起来!无论是人还是事,找准一个,精准发力,解决一个,你自会轻松很多。有的时候,那些困扰放在心里太久,即使什么都没做,你也觉得疲惫不堪。那就从当下出发,一个个解决!不着急,解决一个就是给自己增加了一格电!慢慢回血!05
你根本不用害怕任何人和事;限制一个人成长的从来不是外界,而是他自己的恐惧。
这句话恐怕说中了我们现在的很多中年人。
害怕失业。因为你从毕业工作就没想过自我成长,原地踏步了十几年,一旦下岗,生活都没着落。
害怕婚姻破裂。因为结婚后就全职在家,除了生娃带娃做家务,你不关心外面的世界,也丢掉了你擅长的专业。
人到中年,你看到老公身边的年轻女孩,危机四伏,你慌了,陷入焦虑和内耗。
人生看似一场大戏,演员表满满几大页,但其实,归其根本,就是你一个人的剧本。
你两手空空一个人哭着来到这世上,最后也得一个人恋恋不舍的离开。
没人陪你来,更没人能陪你去。
这一生,怎么过,都是你说了算啊!